會叫的野獸 wrote:
你的常識不一定是別人的常識。人家或許是第一次買音響,不會接線有那麼嚴重嗎?

為什麼接AV端子算常識?
因為AV端子問市都幾年了?(錄放影機都下市十年左右了)

如果不會接HDMI線... 還比較合理, 這端子才出來沒多久



我的常識認定很簡單
就是某個物件(事件)在市面上社會上已經通用甚久... 那該物件(事件)的使用(表示)方式理當算常識
不能因為完全沒用過就賴皮

正如俗話說,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





其實...
消費者不是不會(接線), 是拒絕接觸(摸索)!
消費者就是認為他準備花錢, 你就是準備做到服務
(但有誰賣你一條100元AV線還幫你服務的?)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豬在台南 wrote:

我的常識認定很簡單
就是某個物件(事件)在市面上社會上已經通用甚久... 那該物件(事件)的使用(表示)方式理當算常識
不能因為完全沒用過就賴皮


所以飛機汽車輪船在市面上通用許久你都會開了嗎?
chiang:不用耍嘴皮子,有沒有違規你心理很清楚,如果不服,那也可以,等你當01老闆你想怎麼作都可以。

幻天擎 wrote:
飛機汽車輪船在市面上通用許久你都會開了嗎?


閣下真可愛

比喻錯誤了吧!




那是要執照的! 那不是常識!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Jack 你好棒 wrote:
大概是想跟樓主拗拗看
看樓主會不會送他一些歌


不是!

他(們)很正經的說... "這裡面有幾首歌"
"我買回去就可以開始聽歌了?"
很多說詞... 一時想不起來


拗歌另有拗歌的客人...
他(們)會說, "你這裡有什麼歌?"
"有沒有歌送我?"
"幫我抓幾條歌好嗎?"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說到電磁爐......
這東西只有在我小時後的時候有用過,印象中是只有磁鐵可以吸附的容器可以使用(就是鐵磁性金屬器皿啦~),不鏽鋼的話好像不一定

樓主列的那幾點也不能完全算是常識,有些東西沒買過/沒用過/沒機會接觸還真的不知怎麼用,不過連說明書看都不看就在抱怨的話就真的不應該(除非是說明書沒寫)

另外樓上有人說很多店員不夠專業......我想通常專業的買家不會去煩店員,都是在買之前就做好功課了吧
豬在台南 wrote:
是嗎?
您拿一個鋁鍋(一般電鍋用那種)去試試看!

源起
本來發完文就想去睡覺的,因為明天還有硬仗要打。不過看到豬大的回覆,引起我的好奇心了。雖說閒聊與八卦不要太認真,但誰讓我的個性是好奇兼嚴肅認真呢!

我是電機出身的,電磁爐的原理是過去在學校玩到不想再玩的東西,各類金屬也都玩遍了,確實都正如我說那樣。出了社會工作,也見識到某些用冷次定律加熱與焊接的應用,各種金屬都有,應該是不會有錯的。

但既然豬大提出了疑問,不再驗證一下,怎麼能說服人呢?首要當然就是拿豬大提的鋁鍋,電子鍋那種。我家是絕對禁絕鋁餐具,所以家中還真的只有電子鍋的內鍋才是鋁的。

設定測試條件
實驗要嚴訂控制變因,所以對照測試都必須以相同條件進行。這裡先要定義一下測試條件。

1).水量要固定

我是用電子鍋的水量杯滿滿一杯,每個實驗都相同。

2).起始溫度要一致

今天室內溫僅有15度,水溫倒還有17度,就以17度當起始點。

3).溫昇條件要相同

為了不要浪費太多能源和時間,決定溫昇20度就停止加熱,也就是大於等於37度立刻關電。

4).量測方式要相同

我手邊有一個可量測溫度的萬用電表,使用的是K-Type電偶,就用這個來量測吧。

實驗開始
1).鋁鍋

首先登場的當然就是電子鍋內鍋了。這部電磁爐有安全裝置,如果發現面板上沒有可供正常加熱的鍋具,就不會供電。嚴格來說,應該是電磁爐偵測到負載阻抗過高,無法有效轉移能量,就認定為鍋具異常。

倒入水之後,開啟電磁爐電源。



果然是無法加熱,電磁爐直接認定是沒有鍋具存在拒絕加熱。這不是正好符合豬大的說法,鋁鍋是不能用的。但過去所學理論、實驗結果、業界應用,怎麼會和目前結果不符呢?先不管了,繼續下一個實驗。

2).鐵鍋

接下來的對照實驗當然就是身經百戰的鐵鍋了。為了節省水和能源,我找了一個較小的鐵鍋,只要能被電磁爐偵測到便可。



很順利地,鐵鍋在19秒的時間內完成了17~37度,昇溫20度的實驗。

檢討:鋁內鍋為何失敗?
接下來要坐下來檢討一下為什麼鋁鍋會不能加熱,這和過去理論與實驗是違背的,一定是哪裡搞錯了。經過檢視,發現電子鍋底部並不是個平面,而是弧面。

用肉眼感覺不是做學問的正確態度,所以取來了游標卡尺,這絕對是漂亮的直線。把游標卡尺放上鍋底,果然證明是個弧面。



這張照片說明了一件事情:鍋底根本就沒有平貼在電磁爐的面板上,和電磁爐的加熱電磁線圈有一段距離,實際貼合面板的鍋底僅有一圈空心圓,接觸面積小得可憐,這就是導致電磁爐偵測不到鍋體的原因。

不要輕易被打敗
誠如前述,家中沒有其他平底的鋁鍋了。父母家好像還有,是以前捨不得丟留下來的,或許哪天回去借個回來試試看。

不過眼前就是沒有鋁鍋具可用,難道這個實驗就要因為鍋底是弧面就放棄了嗎?此時忽然心生一計:如果沒有現成的鍋具,現場做一個不就得了,材料就是烤箱烤東西用的鋁箔。

雖然我是很排斥鋁餐具,但市面上方便料理又便宜的金屬箔,就只有鋁箔。這個材料確定是鋁。



我隨手用鋁箔折了一個面積相當於小鐵鍋的方形容器,只要不漏水就可以了。

克難鋁鍋實驗
測試條件一模一樣,以這個克難鋁鍋試驗一次。



結果正如過去經驗和理論,鋁製容器一樣可以順利加熱。這個克難鋁鍋甚至在13秒內就完成任務了,比鐵鍋還快了六秒。

結論
正如我前一篇所述,這是冷次定律的應用,只要是可以導電的金屬,都是可以在電磁爐上加熱的。但前提是必須要有足夠的表面積可以感應出電流,讓電能得以轉移至鍋底而加熱,而且鍋體阻抗不能過大或過小。底面無法平貼在電磁爐面板上,會造成能量轉移效率太差,甚至被電磁爐認定為沒有鍋具。

坊間傳來傳去,說僅有鐵鍋能上電磁爐,其他金屬材質無法發熱所以無法使用,這是一種不求甚解的以訛傳訛,要說它是一個迷思(Myth)也不為過。

其實剛才我還試過尚未蝕刻過線路,舖滿銅箔的PCB原板,直接丟上電磁爐,不但可以加熱,且加熱幾秒鐘拿起來就會燙手了。

實驗+拍照+上傳影片+撰寫+貼文,現在都已經這麼晚了。這個實驗就暫時先做到這裡,改天若還記得,會向父母借個鋁鍋,重新跑一趟實驗。先去睡覺了,各位晚安。

================= 2011/1/2 20:03補充 =================
下午從父母家借來一個鋁鍋,大同電鍋用的,底部大部分是平的。放上電磁爐,電磁爐還是偵測到鍋具異常不會加熱。就像尼斯網友說的:
尼斯 wrote:
鋁鍋阻抗很低是廠商設計讓他不起動...(恕刪)

但從電磁爐的原理而論,感應加熱的原理還是適用於各類金屬,正如我先前銅箔和鋁箔的實驗一樣。只是製造商會加上鍋具偵測的保護功能,避免阻抗過低的鍋具,如銅鍋鋁鍋等,造成運作電流過大超出設備負載能力而引發故障或危險。

鋁的電阻係數是鐵的三分之一左右,銅則是鐵的五分之一左右。以相同厚度和面積的鐵鍋、鋁鍋、銅鍋來比較,如果取消電磁爐的保護功能,鋁鍋造成的負載電流將是鐵鍋的三倍,銅鍋則是五倍。

並非所使用的材質無法產生加熱效果,而是廠商設計時就對機體負載能力予以限制,卻讓人誤以為是因為材質能否發熱,所以才造成鍋體材質的選擇。不能使用的原因是人為的廠商限制,並非材質能否發熱。

豬在台南 wrote:
不過我還是搞不懂上面的實驗他的鋁箔是如何啟動電磁爐...(恕刪)

鋁箔和銅箔的實驗之所以可以被機體認可並產生熱量,那是因為薄的金屬箔阻抗較大,不若較厚金屬鍋體那般的低阻抗,電磁爐判定其負載能力在可接受範圍內,故可正常啟動加熱功能。

電磁爐所運用的原理(法拉第、冷次),不僅是可以製造成電磁爐來加熱食物,甚至可以用來加熱熔解金屬,上Google找"感應熔爐"、"感應熔接"、"induction heating"、"induction welding"就有相關應用的介紹。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豬在台南 wrote:
雙子貓 wrote:
電磁爐不限鐵鍋,只要是金屬鍋都行


是嗎?
您拿一個鋁鍋(一般電鍋用那種)去試試看!
(...(恕刪)
鋁鍋玻璃鍋和陶瓷鍋丟片不鏽鋼片進去啟動線圈就可加熱
鋁鍋阻抗很低是廠商設計讓他不起動

不過我還是要

2.新電視, 知道接天線(纜線),.......
是買吧.

7.電腦(或是電視)後面的線只要一拔掉, 就插不回去.......這就不懂你說什麼



說明書
電器產品的來說曾經碰到就屬飛梭的HIFI錄放影機最複雜,
都不用多年了還是沒搞懂裡頭許多功能如何用
那依你對常識的定義是可以回答這問題的,
微波爐都出道這麼久了。
怎麼拒絕回答了?
快啦回答我啦。
什麼東西不能放進微波爐啦。
開放大家去看知識+啦。

知識常識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呢。
Hi

喵憲 wrote:
什麼東西不能放進微波爐啦。


放得進去的東西都可以放

後果請自行負責
chiang:不用耍嘴皮子,有沒有違規你心理很清楚,如果不服,那也可以,等你當01老闆你想怎麼作都可以。

豬在台南 wrote:
學歷越來越高, 但是生活常識越來越低, 而且, 個人本位主義已經比聖母峰還高!




個人也覺得現在的人的確比較自私
但是…

豬在台南兄 所舉的例子
很多其實不是常識,是經驗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如果身邊周遭鮮少遇到電器相關的事物、剛好邏輯推理也不是很強的話,這些事物其實對"普通人"來說是真的有一點點難度的

弟覺得
大家在生氣前
應該先以"素人"的角度去著眼、思考
若以自己"達人"的角度與經驗來指導
其實很難讓素人理解到底狀況是怎樣的(因為達人的術語或是為了省時間省去解說細節)

弟記得之前有一次01這有鄉民在問相機記憶卡的事情、提到記憶卡很難用
當鄉民群起嘴砲(非惡意)笑說哪會難用並說些專業知識(比如記憶卡牌子與種類時)
只有小弟想到記憶卡壓下彈出的設計而提醒
結果該樓主果然是素人,記憶卡用摳的,所以每次都花很大勁才拿出來…

這些對我們這些常接近相關事務或觀察力與邏輯推理比較強一些的人來說,根本就是不用提到的基本中的基本
但是… 素人就是不知道

花一點心思、換一個角度
讓受助的對象有個愉快的經驗
盡量別讓他們感受到我們老鳥(達人?)的氣焰
幫他們瞭解,讓他們也能將這些"常識"融會貫通、幫忙宣傳
這樣我們就會更少被騷擾囉(也有可能就不再被需要了就是

祝 開心

共勉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