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仍然取代不了紙本書?

魔城主人 wrote:
只能讀純文字的書那功能真是太稀少了...(恕刪)

只能讀純文字的功能確實是算很陽春的。所以電子書閱讀器發展至今的規模,目前不管是和小筆電或平板電腦相比,依然是相當相當小的一個市場。舉例而言,市佔率六成的亞馬遜kindle去年賣約八百萬台(2009年的全年銷量還不到三百萬台…),已經超乎各界預期近一倍(一般預期2010年整年大概只能賣四百萬到五百萬台左右)。但是呢,各種尺寸的筆電不談,光談ipad,ipad上市80天後,就已經賣了三百萬台。電子書閱讀器和筆電、平板電,其市場規模差距、一目瞭然(桌機、筆電、小筆電、平板等各種電腦的銷量,每一種的年銷量都是以千萬為單位計算的…)

不過其市場相對的小,只是反應了其產品本來就有其「專攻」的部份。電子書閱讀器專攻的那一塊,並不是其他產品能輕易打入的。也就是長時間的純文字閱讀。

舉一個明顯的差別:電子書閱讀器的持續使用時間,都不是用小時來計算的。當然它有翻頁次數的計算,也有持續時間的計算。但總之以時間而言,大部份品牌的電子書閱讀器,連續使用時間都約在「二個星期」左右。這和ipad或小筆電那幾個小時的計較,顯然是「完全不同設計目的」所導致的結果。

一如你對於電子本雜誌的閱讀經驗談。你在閱讀電子雜誌後會有資料歸檔整理等需求,這其實正反應了,只要是「電腦」,其產品的目標一開始就是多元的,絕不會只追求「單一功能」,單一功能也無法滿足消費者。也就是說,用ipad看雜誌是很愉快的,但如果你的ipad只有看雜誌這唯一的功能,它就算不上是一台電腦了,而你大概也不會買了
~~~~~~~~~~~~~~~~~~~
話說回來,目前電子書仍不成熟,所以許多電子書其實都和開版大一樣,只是掃描的紙本書「圖檔」,而非一開始就以電子介面構成的「資料檔」。不過相信這應該會隨時間慢慢改善才是。
另外就是畫重點的問題,記得有些電子書閱讀器已開始納入「重點劃線」和「心得註記」的功能了(更進一步朝紙本書的閱讀需求邁進)。
~~~~~~~~~~~~~~~~~~~
我不是在相關產業工作的人,只是我的投資是以面版類股為主,所以才特別關心這類和面板技術有關的發展。
~~~~~~~~~~~~~~~~~~~
Ipad的重量主要應該是受限於目前電池技術的瓶頸,而電池的技術已經屬於另一個產業的大問題了。
能不能替代書本看這就知,甚至連報紙都無法替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71toSXNRY
歐洲自助旅行充電站 http://www.eurotravel.tw/
若談取替,以現階段來說當然還早;但,電子閱讀的發展卻還有很大的空間。
如果有一天,電子書是像一支原子筆那樣的小捲軸,你輕輕從側邊一拉,拉出一個薄膜,就可以免費上網直接連結到國立圖書館的總書庫,閱讀裡面的任何一本書、期刊、報紙。你還可以用手指在薄膜上直接劃線、做心得筆記,然後歸檔儲存。

這樣的電子書就算不能讓現有的紙本書報完全消失,卻也絕對會讓紙本書報的創作、編輯、出版、經銷、販售、典藏,變成和今天完全不同的樣貌。

Morpheus1979 wrote:
不過其市場相對的小,只是反應了其產品本來就有其「專攻」的部份。電子書閱讀器專攻的那一塊,並不是其他產品能輕易打入的。也就是長時間的純文字閱讀。
...(恕刪)


嗯! 最近華碩狂打廣告的那款 "筆記專用電子書" 個人也覺得相當新奇有趣

不過就像您提到的電子書閱讀器相對的市占率是小很多的, 特別是樓上有
網友也提到了, 其實真的愛讀書的人或許反正喜歡拿實體書的那種感覺?
這樣是否也會影響廠商投入心血的意願? 以及日後的功能升級?

畢竟許多人可能跟我一樣, 平常看書的時間不多, 可能大多時間是利用通勤時間
翻翻較輕鬆簡單的小品 (火車上幾乎 95%以上都是看蘋果日報)

還好的是! 我們討論的硬體之外, 軟體(電子書籍本身)的部分, 應該比較沒有專屬
閱讀器的問題吧? 所以相對而言電子書出版商的顧忌應該會少一些?

個人看好電子書的另一個角度是
傳統的出版品一定要到一定的量才會印刷, 日後也會有勘誤.更新.甚至絕版的問題
這方面電子書都不會有問題, 或許還可以跟現在大量發行的各種 app 一樣, 許多作
者不需要再仰賴出版商就能自力發行自己的電子刊物。


當然! 回到樓主本身的問題上
若是那一天學生不需要再大包小包的背著一堆書
而是由一本小小的電子書來取代的話, 我想還是可以減輕許多負擔的
我本身是閱讀量滿大的人,所以應該還說得上一點準。當閱讀量大時,大概會有以下幾種困擾:

第一個負擔是書的價錢。這個應該不用多述,華文書三佰台幣以上是常有的事,外文書就更貴了。即使都讀平裝版的,一本外文書買到手,超過五佰塊台幣仍是常有的事。

第二個負擔是書的重量。閱讀其實有很多面向。消遺娛樂的書、純文學的書、個人興趣的書、工具書…等,這些書彼此並不衝突,許多時候是必須一起帶著的。這其實相當辛苦。

第三個負擔是書的儲存。書的數量逐年累積,擁書上仟並不是很誇張的事。在國外某些地方便因此而有了「舊書交換」的店(臺灣只有二手書買賣,不流行二手書交換)。

第四個負擔是資料的歸檔整理。突然想起一個在書裡看到的資料,但回頭是一整面的書牆時,如果腦袋不中用,那就真有得找了…

所以雖然我並不認為取替紙本書是幾年內可見的事,但電子閱讀的需求卻是已經存在、且逐年增加的了。
這市場雖小,卻是一個「成長中」的市場。會成長到何境地很難說,但有志於此的公司肯定是不會輕言放棄的。
~~~~~~~~~~~~~~~~~~~
其實電子書的軟體已經是一個問題了。電子書目前已有數種的數位檔案格式正在競爭當中了
例如亞馬遜的kindle就有其專屬的電子書格式(.azw檔)。當然也有跨平台的格式,例如傳統的pdf,或是ePub格式。
聽說亞馬遜要開放kindle使用其他格式,但好像還沒正式開放的產品出現。
那種天下一統的電子書夢,其實還有一大段路得走。出版商有得頭痛囉~。
~~~~~~~~~~~~~~~~~~~
是的,電子出版是電子書所造成的改變之一,而且歐美有些作家早已熱衷於此道甚至已經大賺一筆了…
例如史蒂芬金(Stephen King),2000年推出的一本新小說《Riding The Bulle》,最初便只推出電子版(直到2002年才有紙版)。
老師:這次考試..open book好了.....
學生:可以用ipad嗎?
老師:??...........

你覺得老師會說可以還是不行?

不小心路過的貓 wrote:
取代不了
電子產品共通的麻煩是--電力用完了就無用武之地
...(恕刪)

沒有所謂不可能....
但ipad並非電子紙.......不久後的顯示器耗電量將是目前的十分之一而已......原本只能用5小時會變成50小時....相信大家意願會更高........

如果用電量變成百分之一,那就更有機會了.......而且這些新式顯示器只在換頁時才會消耗電....那使用時間又更長了...


cucubird wrote:
老師:這次考試..open book好了.....

學生:可以用ipad嗎?

老師:??...........



你覺得老師會說可以還是不行?


Open Book ~

這才是考試害怕~~~ 因為課本 絕對讓你找不到 答案

以前教授就說 你可以帶你想要的書~ 考一整天也沒問題

因為 題目 不會還是不會~ 從課本找不出解答的~ 所以帶只是 找公式 一些要記的東西

黑板 老師也會把該用到的公式 寫上去

考試就看到~ 有人一進去看到題目就一直些~ 有的人就拼老命 翻書本

不過 從頭到尾翻書本的 很快就陣亡 ~~~~~~~~~~

Morpheus1979 wrote:
我本身是閱讀量滿大的...(恕刪)


說真的~~如果書籍真的全面電子化~~只有後面三點會改善~~

第一點一樣不會有太多的差異性~~

難道電子化之後就免費讓人下載嗎???

這個部份也是目前各家電子閱讀器最大的問題~~~

紙本書籍可以借閱~~可以傳閱~~

但是電子書只要一傳閱~~對於出版社的獲利影響還是很大的~~~

賠錢生意基本上不太會有人要作~~~除非能夠有更好的通用加密方式電子書才有可能越來越普及~~
紙本書如果不小心摔出去了, 頂多撿起來就好了, 也不怕損壞 ~~~

iPad如果摔出去了, 運氣差一點的人, 可能就要有花錢維修的心理準備 ~~~

不怕摔至少是紙本書最大的優勢, 是任何電子書都比不上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