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oleon5800 wrote:
我是客家人,不認同『...(恕刪)
你想太多,閩南語或是河洛話 要講三個字
國語 台語 只要講兩個字
純粹就是 "懶" 懂嗎?
講兩個字就讓人懂了,幹嘛多說一個字,表示自己很有文化嗎?
pingyingtu wrote:
這句話是有爭議的。
在日治時代,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鼓勵學日文,有學就有獎勵。
那時候就有些人認為自己是「日本人」。
相反的,由台灣有志之士推動的抗日運動,則強調台灣自覺,如蔣渭水、林獻堂等。
到了蔣介石來台,則推行「中國人運動」,當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
「台詞」一辭,源自於日治時代,當時為了與「日語」區別,所以用「台語」稱呼佔台灣大多數的語言...(恕刪)
3065 wrote:
多數的台灣人很淳樸、...(恕刪)

---更可恥的事生病時還跑回台灣使用台灣的健保
都可稱為"台灣之光"napoleon5800 wrote:
發文有誤,特此盡速提醒以避免有人誤解而引發爭端
閩南語的客人是『人客』,而閩南語中的『客人』則專指客家人。
閩南語並無歧視客家人之想法
請認知正確後再發言,勿造成三人成虎的情況
napoleon5800 wrote:另外我說客家人逆來順受,只是想表達很多客家人同樣學習閩南語的情況,並非否認台灣人的努力。這部分被斷章取義,在此澄清。
發此文的目的是想表達對『台語』一詞的不認同
並非是想主張想讓客家話成為『台語』的希望。
台灣這塊島包容了許多的族群,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母語。雖然閩南語是優勢的方言,但使用『台語』一詞專指閩南話,對其他族群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