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llen wrote:一個國家有多個語言很正常,但是因為不爽別人不用特定語言。就罵人可恥,這就很不正常。 贊成大大的觀點!就像吃雞排的人, 罵吃排骨飯的人可恥一樣....別人愛講什麼語, 跟愛吃什麼東西一樣, 是個人自由,罵人的那個, 比較奇怪!!!
didicow777 wrote:唐詩都可以用台語唸出來了難道中國字是北京話(或說國語)專屬嗎?...(恕刪) 難道絕多數人都有辦法使用台語朗誦多數唐詩嗎?文中提到的問題點在這邊對於台語未來的發展憂心也在這邊如果某學者用台語唸出某唐詩並不會影響多數小朋友的台語能力
常用自然就會,不常用,教了也是白教.我表妹在苗栗出生苗栗長大,沒人懷疑他不會說客家話,直到她上小學才發現,他聽不懂其他同學的客家話,因為爸爸媽媽在家都說國語習慣了,沒有那個環境.後來爸爸媽媽緊急惡補,在家通通說客家話,才讓他可以和其他小朋友溝通.這是25年前的事了.
頂級綠茶 wrote:怎麼又改了標題?我以為還再發一篇勒?...(恕刪) 你沒看到前兩頁大家看到標題就直接回文了syntech wrote:常用自然就會,不常用,教了也是白教....(恕刪) 說得好,一針見血
潛出水面 wrote:語言是會進化的 這句話不是很贊同語言會隨時間改變, 但不算進化, 只能算衍化進化是變得比較好, 但語言通常不見得如此因為語言完全配合當時那個社會環境的文化水平如果大家愛講低俗的用語甚至髒話, 語言也會變成那樣如果大家愛用很文雅的用語, 語言也會變成那樣比如"屌",根本是髒話,現在呢?
潛出水面 wrote:難道絕多數人都有辦法...(恕刪) 怕您等等連自己的文章內容都改了,我在此收藏原文版友好,我是本省人1/2(台語)+客家人1/2(客家話)的混血種,以下是我對台語跟客家語近況的看法:人類的文明之所以能累積一切要歸功於文字的發明,很不幸的台語跟客家話並沒有本身的文字,並且在這新詞彙不斷冒出、人們普遍使用國語雙重夾殺下,精通台語或客家話的民眾數量急遽減少,並且出現老年化危機(越年輕的人所學的台語越只剩皮毛)。"精通"部分是指,絕多數年輕人甚至中年人並無法在聊天中通順的講出比較進階台語的句子,只是在不斷反覆著常用的詞語組,並且參雜著大量的國語(因為很多詞彙無台語發音),這點代表著台語並不敷現今的使用,想想只用台語教一個新手組合一台電腦是多麼不方便的事情(例如提到光碟機),何況是客家話!語言是會進化的,相對於有文字且在進化的國語,台語跟客家話是死的。台灣有些學者想替台語創造文字,很可惜的,台語(或客語)是眾人講出來的,於是有各種發音或是說法都各持己見的不肯退讓,就算新創的台語文字給成年人看,又有誰看得懂,誰願意去花時間學?何況誰都習慣於自己的發音並且難以改變於是只能從小學生開始教育起,這就有趣了,台語要救,客家語是不是也該救?在小學生都在狂K英文的現代,還要加修台語跟客家話?不是我認為孩子們不夠聰明,是還有最通用的國語要學習呢!原住民就別講了...小學生如果精通四國語言就算了,但搞得精通"同一國"三種語言不會有哪邊怪怪的嗎?語言的本質是用來"溝通"跟"紀錄"的,當一個語言沒有記錄功能且溝通方面逐漸不敷使用,是必定被時代的洪流吞噬的我有時會對人說:「你講話一半國語一半台語,你何不全講台語或是國語?」但前者他辦不到,或是講不出什麼東西,已經是為講台語而講台語了20年內,台語不會消失,只是年輕人很多詞彙用台語講不出來、而講出來的句子參雜一大堆國語,許多專業方面完全只能用國語或英文溝通不!我們要救回台語跟客家話,現在所有國民都要客家語聽說讀寫檢定合格!...別鬧了
潛出水面 wrote:難道絕多數人都有辦法...(恕刪) 所以才要教母語不是嗎?台語客家語都可以唸唐詩並非專家學者的專利林逸欣在我猜以台語吟唱唐詩教您認真點就被說成不理性是造成版面水準低落的元凶哈哈!我受教了!
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任其自然發展就好即使有種語言只有兩個人會,在這兩個人對談的場合使用又有什麼不對倒是在什麼場合用什麼語言,才可以逹到最大的溝通效果,才是重要的所以語言沒有癈除不癈除的問題,只有使用場合適不適合的問題
潛出水面 wrote:沒錯,並無關只是要想避免每個人都問我一句:「你是不是不會說台語。」到時發現我台語比你還行就傷感情了 只因為這樣?...說得行不行是指 1. 懂很多? 2. 很會講? 3. "很輪轉" 4. 都是?想要理性的探討, 就不應該出現挑釁的字眼或是語氣更何況...您是用寫的...與此題無法得證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