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S提交的分析報告,百年臉盆的成分主要為鐵、銅、矽、鋅、錳、鎂等十多種化學元素,但不知年分及材質來源。"1. 看起來只是普通臉盆; 什麼樣的家庭才會傳這種東西下來當傳家寶? 什麼樣的子孫才會相信這是傳家寶?2. 明明鑑定出來為歹銅奧鐵, 為什麼還是不肯承認事實?3. 跟飛機同材質又怎麼樣? 報廢的飛機也沒人拿來當傳家寶啊?4. 比較奇怪的一點是沒提到有沒有鋁.
SGS是私人公司,跟國賠無關吧.畢竟我們公司和檢驗相關,早上我們同事看到這個新聞全笑翻了.其實.....這個問題我覺得就反映了專業的檢驗與一般人想法的差距.由於SGS發的報告可以被大多數機關接受,所以在檢驗時必須使用國家或是國際可以接受或認證的方法.而不只是如那位阿伯口中所謂的掃一掃就能了事的.就像塑化劑的風暴一樣,很多檢驗不是有些人想當然爾就認為可以出來的.不過......到底該說是誰的問題呢?之前我送好幾次件去SGS食品實驗室檢測時,都有一些選項讓我勾選要做些什麼.這應該是工業實驗室檢測的,照SGS的流程也應該有表單進行勾選才對.不知道能不能算是接洽人員沒解釋清楚嗎?
八寶 wrote:你沒仔細看新聞,十多...(恕刪) 如果真的很有價值, 找的是古懂或相關的專家評估, 怎會找SGS呢?正如玩錢幣, 郵票的人, 要把物品交SGS來評估嗎?真的很好奇, 物主當時決定送檢的用心是什麼?(該不會是被騙花了家財, 買了所謂的古懂, 不放心才想找SGS吧.)因為就算是刮一點兒來化驗, 都已經是破壞了物件的價值,就算之前被評估值十萬, 價值都會折扣一半以上.
以前在學校時我們在做實驗時有些檢測的量 真的只需要很少 [TGA MASS ESCA...]但有些量可能需要比較多 [XRD UV IR ..]但 還要考慮 像SAMPLE 表面 是否有被汙染 金屬表面是否有氧化...故 我們需要取 內層 較乾淨[或說 新鮮的SAMPLE] 做檢測SO~~~ 多少都會破壞SAMPLE本身不過! 我學到的也只是學校這小小的範圍!!真正業界....也許要靠其他前輩來補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