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
沒打廣告?電視廣告不算廣告? 報紙上的廣告不算廣告?
夾報、發傳單算不算廣告呢?這一些我都收過那這樣算不算廣告哩

而且不一定每樣商品都便宜,像衛生紙算了算根本就沒便宜到,之前看到夾報去看了一下,根本找不到該樣商品特價(日期對喔),然後在那邊晃了一下,看一下價錢,有很多東西還比不過
屈臣士跟家樂福耶(像沙威隆沐浴乳),後來不好意思進去不買,所以隨便買個飲料就出來了
我愛台灣,我的國家 敬請多支持台灣國產品
前陣子逛了一陣子全聯,覺得大體上來說還是大潤發便宜哩
就算全聯的特價"大部分"頂多也只跟大潤發一樣
看到廣告的時候跟男友都只有一個感覺"又一個跟屈X氏一樣睜眼說瞎話的"
而且大潤發還有集點折現金
又可以刷我的CALL CALL卡再折
對我們來說大潤發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P.S沒刷卡少了優惠也就算了,沒停車場為了去買個東西就收罰單或被拖吊,好不容易省下來的又全繳出去了
tommy90 wrote:
沒有停車場,沒有寬廣的賣場,沒有拋光石英磚,沒有亮麗的制服,沒有刷卡服務...(恕刪)


再沒有亮麗的制服那一段...在他還沒說之前....我以為她要表達的是...沒有漂亮的店員...哈哈...
這東西也要呀..真是困難....還要湊滿50個字...難呀難呀難呀難呀難呀難呀難呀難呀
想談戀愛 wrote:
沒刷卡少了優惠也就算了,沒停車場為了去買個東西就收罰單或被拖吊,好不容易省下來的又全繳出去了...(恕刪)

小弟也覺得他們這一系列的廣告點子是不錯啦,
但是…不知道會不會有點濫用過了頭了!

像大大提到這二點:信用卡和停車場…
本來看之前的廣告還會想去逛看看的!
可是看到沒有刷卡也沒停車場…嗯~算了吧!
尼采:一個有強烈決心的人,將無所不能!
這個廣告我印象很深刻....
因為男主角是我當兵的班長.........哈
他以前就是個冷面笑匠
真懷念他!!!
以前最常跑全聯的一段時間是因為買保險的關係....
因為買保險送了兩萬多的全聯禮券
再來就沒去了..............
哈哈...
他跟我是同梯的.....
我家附近的全聯..招牌好大一個..還有停車場..
不過有些東西的確有便宜一點點...
badeyen wrote:
哈哈...
他跟我是...(恕刪)


呵呵
在這邊遇到學長
先說聲學長好
沒記錯的話他的名字是邱X翔
很可愛的班長

我是李X盛的徒弟
負責管發餉的那個...
我覺得這個廣告的創意跟意圖非常好,整個廣告策略以及廣告在行銷上的任務非常鮮明

唯一讓我覺得非常難以理解的是:這個系列廣告的主要溝通對象會不會混淆的太離譜??

像全聯福利中心此類的銷貨通路,其主要消費者大多落在35~50之間的菜籃族為主

但其通路的業績不好也是個事實,當廣告公司接到廣告主這個case的時候,會覺得苦惱是正常

因為全聯福利中心最大問題很明顯的就是通路太少,你廣告打的在大,東西在便宜,消費者不知道

在哪裡,或者沒辦法像屈臣式或7-11一樣,走到樓下就能買東西的話,業績低也是必然,

如此而言,廣告在行銷上所要解決的困境久遠比廣告本身的效果來的艱難,因為這根本就是通路自

身的問題;就好比說,屈臣式主要消費者為年輕的上班族女性,那廣告創意與風格自然可以搞點創意

搞點年輕人的東西;但是像全聯福利中心,我可以想像廣告公司想要試圖把主要消費者往下擴大

到年輕人以增加業績的野心,所以才把廣告搞的這麼kuso,但是對年輕人來說,買東西講求的是

便利,還有逛街時的感覺,就像你進入誠品會不自覺輕聲細語用指間小心翻書,但進入金池堂卻不會

介意把書給翻爛的道理一樣;當你所要的溝通對象並不在乎你的(我比較便宜)的訴求的時候(雖然

這是全聯福利中心唯一的致勝點),廣告創意做的再好也無法有效刺激消費者購買動機,這點跟屈臣

氏的(我感發誓,我最便宜)的狀況不同,屈臣氏性質跟風格,比起便利商店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因此當他想要做市場區隔的時候,必然選擇自己與超商的差異性,這對消費這來說叫做利基,說簡單

一點就是,當消費者要買個洗髮乳,請問進入屈臣氏跟進入7-11有什麼不同,他們同樣都24小時,他

們同樣都窗明几淨,他們都同樣方便,我最便宜,這一點就成為區隔兩者消費者的最大分野,也就順理

成章形成廣告的主要溝通內容;因此,全聯福利中心光想用廣告解決行銷困境的方法,顯然相當有限

,相對的,這種廣告反而會忽略了自己原本最主要的消費族群,我不相信這種廣告創意對菜籃族有任

何吸引力,反而是它砸入的巨額廣告費可能會讓老闆在三個月後看不到成效而跳腳


最愛高陽 wrote:
我不知道全聯福利中心...(恕刪)


花了多少錢喔,你可以大致算一下,電視廣告平均每10秒鐘15000到25000不等,依照時段的收視

率不同,有不同行情,如果要考量廣告的到達率,每支30秒的廣告每天

至少
得撥個5~10次才會有效果出現,再加上台灣廣告通路特有的套餐文化,就是想買收視

率特高時段,一定得再搭配其他冷門時段一起買,電視台才會賣你,我一個廣告前間用最保守的一個

月下去算,不算製作費,30秒廣告一個月得花15000~25000*3*5~10*30,就等於他一個月的

花費,這還只是這支廣告的最低到達率,我不知道這樣算對不對,但基本上差不多是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