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野 wrote:
剛好最近有開店的打算...(恕刪)
你沒開過公司窩,
低技術勞工實際薪資調漲公司營運成本是薪資的1.2倍~1.4倍
勞保、健保、6%、年終、獎金計算、加班費,都是用底薪(趨近基本薪資)窩,
所以你的利潤不是減對半,開店前真的要精算一下,
小弟有開過工作室約略會算一下成本,
不遊走法律邊緣一些比較沒有技術性的工作實在不好賺,
要賺錢真的要靠工作時間、勞力來彌補,
我大哥就是開過飲料店,最後賠了六十萬收場,
我開軟體工作室,沒請員工,還是薛了一筆,
平均每週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4小時,最後身體出問題收起來了,
低技術的公司要靠發票、勞健保、稅、沒有身分證,
如果是高階工作的話反而是找不到人、怕人離職,真是兩難,
有些人提到基本薪資和外勞脫鉤,不然爽到的是外勞,
小弟在這邊呼籲,千萬不可行,
想想那些無良的老闆(無良的老闆不分藍綠的),
要請一個薪水18K的外勞還是23K的本國勞工,
薪水會在基本薪資的勞工就是沒有技術、年紀大的為主,
她們想做,但是這些人容易被取代,
有沒技術、專長,
有些又是又不願意從事高勞力產業,
有些體力問題所以造成台灣奇特的勞動市場,
缺人、人太多、引進外勞、人力派到國外,
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不過這次提的算法真的是無理,公式亂套,
把所有低階的人全部拉到中階,
真的太離譜的算法,2.29人是有軍公教勞工等平均值,
有些數據統計不到的地攤、非法、雙重國籍、旅居國外、逃漏稅都不會在2.29,
還有10240沒有把政府的低收入、老農津貼、18%、退休金、勞退、教師退休金也精算下去,
調高基本薪資是必要的,只是每年流於形式的漫天喊價,
勞方說沒有調漲空間,政府大砍一刀,
每次都搞這樣做秀,尤其大選前吵得更兇,實在有夠無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