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積電不發展自己的品牌呢 ?


acehwang wrote:
我也有一樣的感覺,這種題目有可能是企管或行銷的作業題。...(恕刪)


如果真的是作業

當老師發現作業上的內容跟01上相似,那就熱鬧了...

不過有不少網友回答的很好,當作吸取知識也不錯

樓下請繼續題目,不要管我的歪樓
別跟豬打架,得不到好處還會弄的一身臭
潘達 wrote:
沒錯,若台積電要自創...(恕刪)


你忽略了 Apple 和 三星的關係

Apple和三星 互為競爭 又 彼此又有零組件供應關係

這就是值得玩味的地方


還有這篇不是什麼作業 請不要把自己的過去經驗套用在別人身上謝謝

主要是在某論壇看見一篇討論台積電的文章

當中有位網友寫到一句話 引起我的好奇

~

Now a day technologies really strong

But it has no cpu design ability


在1997年我即將大學畢業的時候, 台積電人資長來學校辦的就業博覽會進行專題演講
會後我當場提出一個問題:
你們台積電這麼會製造IC不輸TI與Motorola,為何不發展自我品牌, 在IC上大喇喇印出TSMC呢?
那位人資長笑著說: 同學呀, 要是我們發展自有品牌那還有誰敢把訂單交給我們呢, 所以我們的發展策略很
清楚, 就是不做品牌, 專門集中在製造, 我們有很強的RD, 全部專注在製程技術的開發
其實當時老張也講過, TSMC要致力發展成全球專業的fabless foundry, 和客戶維持雙贏的夥伴關係
根據我當時進TSMC同學的說法, 他們在Fab1x搞銅Low-K製程幫ATI生產Readon顯卡晶片
銅製程還在摸索中遇到很多瓶頸,如果你要買顯卡先不要買ATI Readon xxx晶片那批,良率低問題也超多的
後來我這同學跳槽到聯x科,常常報明牌說買某某產品,那是他開發的... 呵呵
Crius wrote:
你忽略了 Apple...(恕刪)


前面就有講過,張忠謀開宗明義的講,他們從事晶圓代工,不會和自己的客戶競爭。

另外,請看今天最新的iPhone4S的拆解新聞(請自己去查中央通訊社今天的新聞),裏面已經沒有三星的記憶體晶片,改換以Hynix的晶片取代了。

另外,4S裏面Intel/Infineon的晶片比重和iPhone4比起來也小到不重要的比例了。

以上的例子不是說明了Apple面對Samsong及Intel敵對的立場及其作法了嗎?

你所說的Apple和Samsong的關係是零組件的購買,而不是IC製造。IC製造裏面牽涉的智權問題可比單純的購買零組件來用複雜得多,晶圓代工的客戶就好像把自己所有的一切赤祼祼的攤給代工者看一般,沒像你想的那麼單純。拿Apple和Samsong的關係來比對晶圓代工和客戶間的關係是不對的。

如同前面的人說的,要的話,就獨立開來和原本的代工產業切割且獨立運作,才不會造成原本客戶的疑慮。台積的專業代工和聯電的競爭業務切割都是存在的明顯例子,不是自己想這麼做就可以的。
Crius wrote:
你忽略了 Apple...(恕刪)


另外,小弟的行業就是半導體廠的原物料供應商。

有時要把客戶的晶片送到有敵對陣營的國家進行化學品的測試。只是送去測試的地點和客戶的競爭對手處於同一個國家喔,客戶都會考慮再三了,怎麼可能把自己的晶片送給競爭對手生產呢?

把自己的晶片交給競爭對手生產絕對是大忌~~~~

若你還是覺得我說的不能說服你那就不信囉,已經有那麼多人的說法和我是一致的,自己判斷吧~~~~

Crius wrote:
我知道台積電 主要的...(恕刪)


台積電早已是第一品牌了
只不過客戶不是一般社會大眾而已
為什麼種菜的不去開一間自己的餐廳呢???

老鼠冤 wrote:
28的推不出去,最大...(恕刪)

這樣是不是代表台積電的技術還是差三星一些
台積電能在晶圓代工領先,只是因為協調統合能力較強
版大這一問應該還是針對三星而來。
畢竟三星就真的是代工品牌上中下游什麼都做,半點都不怕客戶跑單的樣子
;而台積電卻怕做品牌的話客戶會跑單。
就這層面來說,要說台積電確實不如三星也是沒錯的。

可是話說回來,三星手上的單子難道真的不會跑嗎?這倒也不見得。

事實上,台積電現在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蘋果把三星的單子轉到台積電來。

三星以前威脅不了蘋果,所以蘋果不怕;但如果三星能開始動搖到蘋果的市場時(其實已經開始了…),蘋果就有可能不再和三星有如此深的合作,而把部份訂單轉到台積電(這樣台積電就發了…)。

若是賭蘋果有一天會從三星轉單到台積電的人,現在就可以長線投資台積電了,因為若真的轉了、台積電將能大賺一筆。但是究竟會不會有這一天呢?天知道啊~~~
有人說台積電卡關在28奈米是因為設備商的關係
這種真是有趣了的論點,很多人對於半導體世界不了解
現今決定製程技術的公司只剩下一家,那就是ASML
ASML有興趣自己可以到wiki找看看資訊,這是很神的一間公司
更多人不知道canon Nikon Hitachi 有黃光設備商的背景
但全都被ASML擊敗,而ASML之所以會擊敗這些對手
其實跟TSMC也有些關係,因為TSMC某人提出了immersion 的概念 並與ASML合作
靠水的折射讓193波長得以繼續延續奈米發展進度
所以現今不管是三星.TSMC 等 全都看ASML機台的發展極限到何處
不過兩家製程上也有突破,ASML賣的機台宣稱可以到40奈米
但TSMC靠自己製程上的發展可以讓40奈米到達28奈米以下
這就是製程幫助下達到節省成本,所以代工業比的就是這些
不然誰都有錢買機台,但勝負自然就看自己功力,如何超越
所以為何代工業有A咖B咖跟C咖
那些DRAM就是沒有技術,沒有製程所以落到現在這田地
可見製程的發展有多重要
回頭說到三星跟TSMC比較,既然設備商都是同一家,
工具都一樣自然就看各家本事了,假設台積電製程落後三星絕對是個警訊
畢竟這關係到成本跟訂單,也很有可能差距會越拉越大,看看聯電就是一個例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