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原來就是當年Jordan來台快閃的秀場導演....

李安的綠巨人超好看的
別把賴聲川跟李安比了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賴聲川也是"...(恕刪)


我一直對他印象很好的

唉...
本來就是一場戲,咱們繼續看下去。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賴聲川主要是...(恕刪)

那麼,名聲如果是毀在夢想家,算是江郎才盡嗎?
怕熱就不要進廚房,還我ID哥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但已有一堆人上法院控告貪污勾結...這才是我們該譴責的...

當年500元空心菜事件...逼得那個得大獎的建築師出面.....
最後呢..看到那兩個500元男女議員...完全不能信任

...(恕刪)


恩恩 若認為花博沒問題的人
當然夢想家也一定不會有問題

單純一點是比較好 但也別單純過頭了

要相信司法 司法是公正的
別鬧了 ............................................................................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他紅不紅..自己查吧 呵呵

我只知道他現在很黑

kyle1267k wrote:
李安的綠巨人超好看的...(恕刪)


這就是 見仁見智了 有人滿意 有人不以為然...

這裡有多少人看過夢想家呢? 還都是聽人說的 呵呵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這就是 見仁見智了 ...(恕刪)

我那天有看喔,不過說真的我以為是轉到大陸台了,因為我轉過去時剛好在演辛亥革命的劇情,
那個表演方式很像。
tom_kaku33 wrote:
那麼,名聲如果是毀在...(恕刪)


馮光遠把這批人罵慘了 雌雄夢想家 超級有梗的!!

弄得的亂七八糟不能讓人說二句?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這就是 見仁見智了 ...(恕刪)


「夢想」幻滅的國「家」
2011-10-17 中國時報 【紀蔚然】
 在網路拜讀鴻鴻與林采韻對於建國百年大型歌舞劇《夢想家》的批評,個人深感同意,藉此呼應。

 無論從任何角度(秀場、政治宣傳或藝術)檢視,耗資兩億的《夢想家》著實不堪卒睹,若不是為了研究國家機器之於表演藝術的汙染,及表演藝術團隊自甘墮落的程度,我還真找不到看下去的理由。

 這齣戲很反諷地成為近年表演藝術生態的縮影:畫面有點醜陋,更令身為從業人員的我感到不堪。台灣的劇場曾經衝撞體制,台灣的劇場曾經受到體制打壓,但自從一九九○年代之後,劇場之為「異議之聲」已愈趨微弱,但好戲還在後頭,因為到了廿一世紀,劇場大抵棄械投降,而且和政府愈來愈「麻吉」。如今,一些劇團業已淪為爭相向政府包工程的營利單位,與此同時這些劇團卻以「藝術」、「弱勢團體」之名每年從政府得到不少的補助。這裡頭的邏輯令人不解,若詰問文建會,我們也得不到答案:因為文建會不做文化建設,它只會搞活動。

 然而,文建會給了納稅人什麼樣活動?答案是:弱智、愚民的活動。以《夢想家》為例:劇本裡兩代人物的穿插與對照,充其量只停留在「想法」(idea)階段,還沒到「想像」(imagination)層次;它甚至連「幻想」(fantasy)境地都稱不上。這一點,寫過《創意學》的賴聲川怎麼會不懂呢?

 劇中辛亥革命那段極盡灑狗血之能事,我們彷彿看到「話劇」回魂。台灣戲劇從一九五○年代的「話劇」發展至「舞台劇」,爾後繁衍為「劇場」,如今竟然回到原點:台灣又是「話劇」(淺薄、灑狗血、溫情主義、黑白世界觀)的天下。這嚴重的退化不只顯現在《夢想家》,也同時顯現於其他大型商業劇場。

 《夢想家》最令人錯愕的應是關於「現代台灣」那段戲。一個一心嚮往藝術的年輕人,好不容易才擺脫家庭束縛,竟然受到夜市黑道的威脅利誘!這需要極大的「想像力」才編得出來。我認識很多年輕藝術家,據我所知,「家庭反對」早已不在他們考慮之列,而橫阻他們實現理想的絕不是「黑道」。在台灣,黑道是不理會藝術的。除非,劇中的「黑道」暗指「政府」?果若如此,鴻鴻說得對極了,《夢想家》的製作團隊理應自我檢討:這齣戲就是表演藝術團隊與「黑道」齊心合力的惡果。

 近年來,台灣戲劇大發利市,從苦哈哈到上千萬、上億的利潤。在這看似豐收的季節裡,劇場的藝術貧乏了,它的批判力道減弱了。我們看到的盡是一味討好觀眾、讓觀眾好哭好笑的秀場。

 當劇場不再是劇場,事情就嚴重了,而我和其他人一樣,都是共犯結構的成員。

 (作者為台灣大學戲劇系教授)


liverpoolian wrote:
馮光遠把這批人罵慘了...(恕刪)


表格裡面有一行4個字
成效:馬眼流淚......我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