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被誤解了這麼多年.終於被平反了

我跟我老婆在外面的餐廳遇到
味精放多了

吃了也會很口渴



我覺得還是少量比較好
爹親娘親不及蔣大親, 天大地大不及mobile01的恩情大, 千好萬好不及管妹好。

marrisawang wrote:
我已經20年沒吃味精...(恕刪)

你20年沒在外面吃過飯?
chiang:另外是那個豬頭說我要穿內衣的? 你嘛幫幫忙,雖然01沒有收視率的問題,但是好歹也要顧及社會觀感好嗎,別作出一些不好的示範
狼0226 wrote:
我直接貼報告好了 ...(恕刪)

這是味精同業公會的報告,所以...

我吃某兩家的牛肉麵會口渴,胃部麻麻重重的,覺得沒力不想動,
可以確定的是這兩家牛肉麵味道都下很重,
至於是不是味精太多就隨個人想像。
可以確定的是,同一家的炒麵味道也很重,
不過只會口渴,沒有其他兩個現象。
總之,調味料別加太多就是好事,
叫店家別放味精或胡椒鹽,總是比重口味健康。

yuffany wrote:
這是味精同業公會的報...(恕刪)


抱歉.我現在才知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聯合食品專家委員會是味精公會成員

他們提出來的報告是味精公會的報告
狼0226 wrote:
有關食用味精引起身體不適的傳言很多,但皆是以訛傳訛,並非事實。唯有經過科學方法嚴格驗證的結果方為可信。茲舉較著名的二個傳言為例,說明其緣由。 ...

這句話問題就很大
每個人體質不同,代謝不同,反應當然也不同

一種物質我吃了有不適反應,最好的答案就是不要吃

還要等科學驗證拿一堆人統計後再告訴我答案啊?那些人又不是我,反應當然不同。對他們安全,對我可不見得。

又是玩只有"專家"有解釋權,不要相信身體誠實答案的荒唐把戲。




皮很丘 wrote:
一個是海鮮提煉,一個是澱粉類提煉...

成本很低的物質,不需要有太美好的想像

所謂海鮮提煉,極有可能是利用腐爛的廢棄魚貨,抽取裡面蛋白質鮮味素...
木子堯 wrote:
那個分兩組的實驗的確很有趣

主持人故意告訴其中一組菜裡有味精
那組人就有幾個人煞有介事的抱怨自己吃了味精頭暈,胃絞痛,想吐... 跟真的一樣

等主持人公布真相是全部的人吃的菜一點味精也沒加,那些人糗的不得了~

只能說先入為主的觀念很可怕


這種試圖利用安慰劑效應來試圖推翻某種觀點的方法犯了基本邏輯上與統計上的錯誤

1. 真正安慰劑效應不是這樣做的,這樣做充其量只是展示某些人受到測試者的指示產生強烈的心理作用
2. 有些人有心裡作用不代表所有對味精不適的人都是心理作用
3. 這些對於沒有味精的食物產生不舒服的心理作用,不能證明他們對於真正有味精的食物產生的不良反應也是心理作用。
4. 有做double blind的實驗嗎?
5. sample數目是多少?統計上顯著嗎?
6. 味精過去的誤解在於被以為是致癌物,但在科學界早就被平反了。現在大家都知道味精是無害的。
7. 排除中國餐館效應,某些人認為對味精有口乾舌燥的反應其實是對過鹹食物的反應,因為需多加味精的食物常常也加了太多鹽巴。


最早的味精是在日本被發明的..當時是從昆布裡提煉出來的..後來味之素公司成立後是用小麥製造的...
現在的味精大部分都是用澱粉發酵後製造的....
狼0226 wrote:
抱歉.我現在才知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聯合食品專家委員會是味精公會成員
他們提出來的報告是味精公會的報告

嗯,我用錯兩個字,也許造成你誤會,
應該說,你是直接轉貼味精公會的「文章」,
它當然都挑對它有利的報告講。
嫌犯會老實的供出自己的罪狀嗎?

Lisa_Hsu wrote:
成本很低的物質,不需...(恕刪)

julien wrote:
最早的味精是在日本被發明的..當時是從昆布裡提煉出來的


對..我講海鮮是錯誤,其實是海藻海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