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boss wrote:
富比士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去計算

不對,富比士是引自IMF估算GDP(PPP)的數據
而IMF的PPP的資料又是從世界銀行那裡取得

台灣的GDP(PPP),計算方法和OECD國家不同
說得白一點,台灣被高估,新加坡也是。

〆各國國民所得統計資料
裡面有各國人均GDP(PPP)、人均消費(PPP)、人均報酬(PPP)等資料

〆搞懂PPP
裡面是PPP的簡介,內容有點難,我想很多人會看不懂吧?
不過,文章一開始有先用大麥克和壽司來比較,這個部分算是最簡單的,更深入的話就會扯到一堆數學。
如果不買名牌的話,
說真的台灣食衣住行都不算貴。

問題是薪水也很低...
rukawa1 wrote:
一般GDP應該是指在"國內生產",
但台灣政府目前把台商在中國經營的金額也算在台灣GDP裡面,

不對,GDP通常都有經過三面統計,所以不會有這種狀況發生
GDP有依生產面、支出面、和所得面來統計

rukawa1 wrote:
然後富比士在拿這個數值去做計算,

富比士沒在計算國民所得…
這個出版社常常引用其他機構的數據

GDP數據,對於老百姓來說,沒什麼參考價值
因為無論怎麼統計,都沒有比較「生活水準」的用途

aliputa99 wrote:
沒錯!尤其是自從2008年之後新聞上就再也沒有任何人提到燒炭自殺的新聞就可以知道人民的日子總歸來說是幸福快樂的啊...


沒錯
現今失業率也快要低於1趴了
薪資邁向平均5萬5

搭配政府推出的套餐
10年後台灣取代美國應該是指日可待
大家有福了
ChenKen7 wrote:
應該是指可支配消費力。

像日韓上班族領薪水扣掉固定每月支出後,其實所剩無幾,日本漫畫裡所描寫的上班族文化很寫實,尤其是傳統單薪家庭
台灣這方面是比較寬鬆許多,畢竟雙薪家庭常態,單車單眼電腦手機隨便能買,連學生族都是使用最新的手機,這在日韓很少見。

國民所得和生活水準沒什麼關連,更和可支配消費力無關…

台灣的女性就業人口比很低,和韓國差不多,但遠低於日本
台灣並不是雙薪家庭為常態,其實很多女性在生小孩後會選擇離開職場

至於會說台灣的消費力高於日韓,想必是因為沒看到處境艱難的家庭吧!

maxboss wrote:
還是說我和我生活週遭的人都是生活在另一個世界
不然怎麼會差這麼多...(恕刪)


因為政府廉能不佳

導致錢都流向少數人


YouTube FYLAQQ

dp41 wrote:
加上派遣及約聘等剝奪勞工
真是王小二過年
一年不如一年...(恕刪)


還有外勞呢

偉大的政府請來拯救資本家跟貴族的
YouTube FYLAQQ
taiwan2008 wrote:
怎我聽到是兩個學生 ..
最後教授說 感謝兩位替國家增加了1 億的GDP
GOOGLE
吃大便也能創造GDP ...(恕刪)

其實這故事是在同時諷刺愛拿GDP吹噓的國家和不懂GDP的民眾吧,
GDP自有其指標意義和功用,
國家拿GDP等指標來檢視國家發展情形和調整國家策略當然是理所當然,
但是國家拿GDP來吹噓經濟很好自然會與人民感受脫節,被批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世界上沒有會唱衰自己國家的政府吧,
偶而信心喊話也沒啥不好,反正有些人就是連不做信心喊話也能罵。

另一方面其實這故事的算法也很有問題,
至少一個正常的國家不會把民眾間開玩笑的吃狗屎行為當成經濟活動,
所以這故事也同時諷刺那些滿嘴不相信GDP的人,
實際上GDP是各種經濟指標之一,各種經濟指標是只有政府能計算的數值,
如果有人不相信GDP,同理他該同時不相信其他經濟指標和其他政府提供的數據,
只是罵政府吹噓就算了,卻還想討論經濟就實在太難看了,
憑什麼要別人不相信握有所有數據的政府卻要相信只有「自我良好的感覺」的民眾?
所以這種人其實居心叵測,不相信GDP只是個很難看的藉口,
大家只要知道這種人別有居心,不要隨便相信這些人的發言就好。
exia1086 wrote:
台灣也應該沒那麼多人想找死.....

餓死恐怕不是沒錢,而是厭食症
老實講,日本的社會福利比台灣充足

exia1086 wrote:
韓國自殺率躍居全球第一

哪有第一?
先超過東歐國家再說
另外,拿自殺率來說嘴是很缺德的事,那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文化問題
沒有證據顯示自殺率和經濟有相關
而是和生活危險因子的多寡有關,例如酗酒的嚴重度
雖然午餐時間剛過
富有佃燒?

好好吃的感覺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