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boss wrote:
富比士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去計算
不對,富比士是引自IMF估算GDP(PPP)的數據
而IMF的PPP的資料又是從世界銀行那裡取得
台灣的GDP(PPP),計算方法和OECD國家不同
說得白一點,台灣被高估,新加坡也是。
〆各國國民所得統計資料
裡面有各國人均GDP(PPP)、人均消費(PPP)、人均報酬(PPP)等資料
〆搞懂PPP
裡面是PPP的簡介,內容有點難,我想很多人會看不懂吧?
不過,文章一開始有先用大麥克和壽司來比較,這個部分算是最簡單的,更深入的話就會扯到一堆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