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委會:薪資是人才流失主因


INNOCE wrote:
原來閣下認識的大陸人...(恕刪)

現在深圳還在缺工
要打工跑來台灣做什麼= =
而且2-3線城市 也慢慢不比台灣差了..

yylinc wrote:
這些當官的不曉得是不...(恕刪)


14年前
二專生剛畢業的,還可以拿到25k全薪
我說勞委會這些((官))
才是讓人才外流的主因...

ZODD wrote:
如果上海給的比台灣多...(恕刪)


那越南菲律賓勒?印尼勒?

問題還是在的
INNOCE wrote:
原來閣下認識的大陸人...(恕刪)



因為我就職的公司在上海3線區有廠(說是三線區 其實離上海浦東很遠了)

所以我較為熟悉沿海地區的行情


這樣子說好了

很明顯的看到
如果一個月所得沒有差到一定程度以上的話
基本上很難吸引外來勞力

大陸的人民 不管是內陸還是沿海 近十年來所得急遽提升

沿海的人所得高 所以不會想來台灣

那內陸的人呢? 他們不會去沿海就好 幹麻來台灣?

事實上 很多沿海的民工 大部分也是來自內陸 他們自己都缺工了
還期望他們漂洋過海來台灣賺只差4分之1的薪水?

更惶論 更高階一些的白領或技術階層的人才了 大陸的本地公司OR外商給的PAY更好


說實在的 討論歸討論 還是拿一點料出來講吧 或是思考一下再說話

不要只能挑人家的話裡講 這樣永遠都不會成長的

如果你講的有理 那出現兩種情況
1.我會跟你說對不起
(錯了就錯了 認錯很困難嗎? 錯了能改 才能成長 況且網路上道歉比現實中輕鬆多了)
2.很謝謝你的指教 (你真的讓我學到東西 我跟你說聲謝謝是應該的)

~~~~~~~~~~~~~~~~~~~~~~~~~~~~~~~~~~~~~~~~~~~~~~~~~~~~~~~~~~~~~~~~~~~~~~~~~~~~
唉 剛說完
又是有人GOOGLE 年平均所得
又是有人說東莞 富士康根本不到3千怎樣的

講了這麼多 牛還是牛 只會在某個焦點上打轉 為的是什麼?
被我的討論 惹到腦羞 一定要凹到贏嗎?
贏了又如何 不贏又如何

只聚焦在我說的 我公司大陸開3千人民幣云云(我公司不大 所以也不可能太大方)
不然就是扯其他地區不到三千

然後呢? 也只能凹嗎? 嘆氣

台灣作業員底薪22~23K 這是北部價碼喔

你要不要去南部看看 17280也不少喔 啾咪~


這十年
大陸進步多少 新加坡進步多少 韓國進步多少 大家都看的到(雖然有些作法實在很不好)

他們有他們的天時地利人和優勢

我們就真的什麼都沒有? 只能用凹的 或是跟爛的比 或是催眠別人:其實他們很爛


七七三 wrote:
現在深圳還在缺工要打...(恕刪)


是缺工,還是缺廉價工?

這是有差距的,話說,上個月我剛剛從中國的廣州回來,去了五天

東莞,算沿海了吧,剛剛有大大說到可以到三千?如果沒有,有人要補足嗎?加班後會有,那不加班勒?

好吧,以富士康為例子,算福利不錯了吧富士康,可以到2200,還是加薪20%的程度,但是實領勒??

要我回答,是的,整體來說大部分打工的中國人收入還是比台灣差,如果加上東南亞引進低價勞工,那台灣本勞會相當吃力。

不過,本人已經跟不靠台灣跟中國吃穿了,所以大家加油吧
其實新加坡跟我們條件非常不一樣

他們臨近馬來西亞

有廉價的勞工早上到新加坡工作, 下班回馬來西亞

隔壁的印尼 馬來西亞除了勞工還有豐富的天然資源

而新加坡就像個員外 掌握了各個好處! 加上集資能力



事實上.....

台灣什麼都沒有! 只能靠自己, 現在大家腳步一放慢 ,船就不穩!

一停下來 就沉了! .....可惜大家都只會說是對方的錯!!

Cooleitar wrote:
小弟碩士領34.5....(恕刪)



這是我十五年前的薪水,還不算加班費喔
我只有大學畢
那時碩士沒有給個42k以上,根本沒人去

Shuuta wrote:
為啥幫勞工加薪與本勞...(恕刪)

的確, 外勞本勞應該脫勾才是長遠之計....可惜, 大多數人還是看不清楚
不脫勾, 只是爽了人力仲介這些吸血鬼
其次是爽了外勞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螃蟹小小隻 wrote:
我說大大..勞委會一...(恕刪)


反過來說,為啥要用外勞!?本勞就不能做外勞的工作?

還不是外勞便宜?相同的薪資請不起本勞

所以基本薪資脫勾砍外勞的薪資,可以去加本勞的錢!?

怎麼想都很詭異啊~

我想比較可能的結果是:報告各位股東 因為基本薪資本勞外勞脫勾了,本公司人事費用可望降低下調,所以本公司獲利又增加了(灑花

公司獲利結構如果一直都只能苛扣再人事費用上挖東牆補西牆

那到頭來 脫勾後本勞拿到的錢會多!?你願意 股東 董事會 會願意!?

相對如果外勞覺得薪水太低不願意做,寧願去別的廠別的國家求生存

那原本外勞工作位子你要找誰來補?

不就又陷入循環!?最後會不會又演變成台灣玩不下去了只好遷廠去工資更低的國家求生存!?或是反正賺夠了收起來算了這樣~

今天資方可以說 是個人能力問題所以不值得給那麼多

全球市場也是和資方說 你競爭力不足 所以你獲利只能這麼低

說這麼多也沒說要誰怪誰啦

一來 現實面是台灣現在慘業界再全球市場競爭力不如以往

二來是 賺到口袋的錢要分配出來給大多數勞工 是件很痛的事情

三如是說 企業賺大錢後整併整個市場供應鏈後整碗捧去,本來是100家中小型企業均分的利益現在被幾家大的全吃光了當然資本就更集中在更少數人手中,所以造成不是沒賺而是少數幾家夠大的有賺到其他小家的只能撿剩的殘羹敗飯...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各個公司企業也是如此不是嗎?

與其再這邊吵勞資問題,讓雙方互相對立仇視,不如想辦法合作創造更高獲利的雙贏局面

今天大家出來工作為的是什麼!?不也只是希望能過更好的生活!?

可最怕的是明明有賺卻不願意分享~那真的只能說點點點了
沒有喜悅或悲傷,也沒有昨天明天的差別,時光無限地延續下去,只能四處漂泊 Forevermor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