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比較相信大方向,
太過偏門、迷信化的風水,我不信。
就像中醫一樣,老祖宗留下的知識或許比不上科學準確,
但科學才僅僅昌盛兩三百年而已,生活中還有太多問題是無法用嚴謹的科學方法來解決的。
風水雖然不能把它當成絕對準則,
不過風水中的房宅選址、走向、格局、擺放,
經過這麼多前人的經驗、直覺、感受的試煉之後,
風水內涵的大方向是錯不了的。
我由衷期望,
再我有生之年,
華人的學術界能夠有大量學者,
運用現代科學有系統研究的方法,
把所有和風水有關的知識再做一次驗證、統整、創新,
並且借用心理學、物理、材料、地理、人類學、統計學、室內設計和建築等學術,
輔以民間的實際生活體驗,
集大成為"新風水學"。
(和古典風水概念很像,但內涵卻截然不同、煥然一新...
現代中醫的革新已經進行一段時間,
而現代學者(包括外國人)也開始把注意力放在風水上了。)
讓新風水成為有根據、科學又生活化的顯學,
既能登上學術上大雅之堂,又能受普世所用,不單侷限於東亞文化圈,
而不只是個老祖宗留下零散玄幻的民俗遺產。
(就算部分可信,那又如何?
而且古典風水,迷信的成分實在太大了,細微之處真的不見得科學、實用。
我想要的,不大希望是完全依賴經驗和教條的風水,
而是統整出一個大綱,可以不受太多玄幻限制,靈活運用的學問。)
風水這門學問,不愧是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珍貴遺產,
當然,它還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沒有風水其實也無仿,因為基本的美學和品味有了,文化深層的滋潤也有了,
那其實不管小到房子,大到都市規劃,都絕對不會像台灣現在這副德行了。
可是,現今歐美的都市規劃再好,再有規律,建築物的比例和品味也很有水準,
各位難道不覺得,近代歐美建築太冷硬了?(雖然近十年改善不少,潮流有在改變)
而筆直的道路和城市線條,即使有綠地,感覺還是少了點生命和活動的感覺?
甚至,因為空間感太開闊,反而有空蕩寂寞的感受。
東方古城(中日韓越的古蹟可見)的格局就是不一樣,有考慮到風水。
(建物不一定很有特色,但是非常協調、融入環境)
(不必捨近求遠,少數台灣的古蹟,就能讓你我有不錯的體驗了....)
或許古城建立之時,沒有那麼科學的都市計畫,
但古人依循的正是"風水"。
它不一定會讓一個城市或村子聚落,很有特色。
但它會給人很和諧、舒適貼切得感受。
最重要的,也是東方古城比世界其他地方獨到的特色,就是生氣!
歐美古城,要讓人感到有生氣,而不是古堡的陰森和斑駁冷硬感,不多。
而遵循風水而造的東方城市,多是自然、生氣、適切的。
風水,其實就是考慮到"空間和周遭環境、物品、以及人們之間的關係",
我個人是這麼定義的。
不過很可惜,現在大陸和台灣的城市,是依循著歐美現代化的路徑發展的。
歐美經過了快百多年,發展初期混亂、擁擠的城市,早就脫胎換骨,
在建築方面算是很成熟、思慮周道、兼顧美學與品味了。
(人家花了一百年的時間呢!)
我們後起之秀,面對現代化的衝擊,可以說是措手不及。
科技可以接近甚至媲美歐美,
但是科技之外的事物,從價值觀、文化、語言、美學、品味到建築,
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可以說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我們文化層面,其實還不夠成熟,相信這點,台灣人一定都深刻體驗過了。
我們大概還要二十年,科技以外的文化層面,才能達到成熟的境界吧?
至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美學和品味能滋潤每一個普羅大眾,上到有錢人家,下到凡夫俗子。
至少,建築環境不但能符合現代環境的要求,還能貫徹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智慧"風水".....
老實說,就算風水有迷信成分,
大眾持有的風水觀念之保守,更可能侷限了設計師的揮灑空間。
我還是很謝謝老祖宗有留下這麼珍貴的文化遺產給我們後輩晚聲。
風水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魔力,還是玄幻之處,
即使風水是迷信,好歹也存在著某種規律和秩序,無形間限制了現代化浪潮造成的驟變與混亂。
大家不仿思考:
如果沒有風水,那依近幾十年來大多數台灣人短視近利、隨波逐流、不會深度思考的低素質水平,
我們的建築環境,會不會比現在更紊亂難堪?
我完全不敢想像.....
千萬不要小看古典風水這種不完備又零散的知識,
還有怎麼擺盆栽會造成什麼魔法的玄幻之談。
這種普及到連社會最低層都有一點認知的文化遺產,
某種程度上,讓台灣平均起來其糟的建築環境和生活品味,
竟然還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水準。
(蓋房子再怎麼胡搞瞎搞,減成本、增融機,也還有一點底陷。)
(人會發瘋絕對和風水有關係,不能把事情全都推給風水,但風水絕對也有責任!
我不大想講風水,太不直白了。
風水就是:考慮到"空間和周遭環境、物品、以及人們、生命、靈魂、文化之間的關係"
這樣講起來就不玄了,語言夠白話現代了,那可以相信風水和發瘋是有關連的。)
少了風水,
環境會亂到連生活擺置常識都沒有,集體人民精神焦躁不安,發瘋。
那台灣早在經濟過熱的1990年代,就是鬼島了,
哪來什麼科技新貴、金融業、mobile01?
如果更遵循風水一點。我想台灣會更美好的!
wkh2006 wrote:
風水一半是家居經驗或...(恕刪)
就是因為以前的風水不科學,沒認真統計過,所以才會問題百出啊!
也因此,才需要我們後輩晚聲,善用現代學問,把古典風水再革新一次啊!
不過說得簡單,這種學界改革,不是我們小老百姓做得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