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1978 wrote:打棒球就用來做休閒娛樂就好 ,打籃球就用來做休閒娛樂就好 ,踢足球就用來做休閒娛樂就好 ,打網球就用來做休閒娛樂就好 ,打高爾夫球就用來做休閒娛樂就好, ..(恕刪) 還有 畫畫 和藝術 ,,,還有還有,,...............非金融和電子主流的主修都在流淚中....
這是蔥蝦餃 wrote:還有 畫畫 和藝術...(恕刪) 很現實的問題除非你有本事找到贊助商、出去打國際杯靠全球市場吃喝不然光靠台灣這點大的市場運動也好、藝文娛樂也好都養不起大魚總不能樣樣要政府補助身為納稅人我反對過度補助一大堆體育藝文活動更別說電玩了
電競選手甚麼的,本來就不是政府培養上面說的對,電競就看成運動比賽一樣的方式各大企業投資運動、電競,是為了自己品牌做廣告投資的選手穿上贊助商的衣服奪冠,就是最大的廣告跟買電視平面廣告是一樣的效果台灣做不起來1.品牌不多2.不重視行銷
yutaiC wrote:電競選手甚麼的,本...(恕刪) 主要還是家庭吧,家庭環境不允許他再這樣玩下去,他父母又不是什麼大企業家。國外之所以弄的起來,可能跟選手的家庭環境也有點關係,然後在一個一個的圈圈套起來,變成一個大的經濟體。重點還是在人脈,人際關係啦,沒了這個,還想要發展什麼?再加上家人不支持,當然是另謀頭路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