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浩克 wrote:
台灣娛樂圈的目標永遠都只定位為華人,目光短淺!
殊不知,真正的大餅是反而是西方的觀眾!
如果能吸引到西方觀眾才能真正地吸引到全世界的目光!
可惜的是,台灣人目光淺薄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上至政府官員和公務人員,下至民間小老百姓大都認為世界就是台灣,
講難聽一點的,歐洲有哪些國家或是發生甚麼事情都搞不清楚!
可悲!...(恕刪)
台灣影視圈的定位我感覺只是給台灣民眾看的,定位都不是華人。不算西方,只拿下大陸的這張餅就夠發展的了,今年賀歲檔,大陸一個還算不錯但不是特別好的《泰囧》(製作費3000萬RMB)就拿下了12億RMB(還在上映)的票房。
我不認為台灣都目光短淺,問題是台灣目光長遠的人很多做不了決策,經受不住批評和職責。最讓我無法想象的是九把刀的狗走丟了這樣的因為都能上頭版,世界上那麼多大事呢,怎麼可能沒的報呢?
不只是作品什麼的要走出去,同時外面好的也要請進來,更開放一些,吸引菲律賓等國的人來打工這不算,得引進各地的高端人才,沒有人才什麼也別想發展,不發展本地的人才都留不住。
鋼鐵浩克 wrote:
台灣娛樂圈的目標永遠都只定位為華人,目光短淺!...(恕刪)
你太高估台灣電影了,明明現在連華人市場也沒了!
台灣電影要是能吃下大陸市場也可以橫著走了,少年pi大陸的票房比北美還高
現在台灣電影連台灣都走不出去,近年除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外,也沒聽說有那部在台灣以外的海外市場大賣
大陸香港電影題材多樣性不是現在的台片能比,人家有都會喜劇,有古裝片,有科幻片,有社會片,...當然他們爛片一定也有,但大製作的強片也不少,台灣電影卻一直以拍"只有台灣人才能有感觸"的電影為傲,每年金馬再叫囂為什麼台灣的獎要給阿陸港仔
港片也是相當地域性的,可是他們不會搞只有香港人有感覺的電影,桃姐放在哪國看都很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