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d1234 wrote:
最近看電視有介紹到但...(恕刪)
照連結去看了新聞,
我懷疑其實際發電量是否真能有那麼高
事實上發電機是電動機的倒反
也就是說電動機有的也可以拿來當發電機用
以此例而言我們可以拿電腦風扇來比較
一般電腦風扇約耗數瓦(可以看其規格,12V/0.15A約1.8W)
轉速約2000RPM上下,我們測過的風速約在數米到10米/sec之間
經過適當的設計,以風扇的結構是可以拿來發電,但其發電量在上述風速時
是和其耗電量相似的(所謂相似,就是說不太可能到10倍數十倍以上)
所以可以去算算要產生1kw要多少個那種風扇
事實上風車的效率和其扇葉半徑平方成正比
也就是說如果把平徑縮小為1/100,則效能也會成為1/10000
別以為轉得動轉得快就可以發電,還要看其扭力夠不夠
否則發電機一掛上去就帶不動也沒有用...
小扇葉的扭力其實是很小的...
光第一關就毀了: 請問那些只設計給風力發電用的線圈和軸承, 要如何防水?
想要用水力發電, 請善用小型水力發電機即可:
家用級小型水力發電機
3M 落差可以發 0.5kw 的電, 6M 落差可以發 1 kw 的電.....別再把風車浸到水裡去了....
可以試著改裝腳踏車摩電池來玩玩!!
風力發電機也不一定發電馬達直接接葉片,裝個導輪用皮帶傳動也是可以.
發電機就是發電機,要用水驅動也是可以!
接個水車不就好了,
其實大家可以換個方向來腦力激盪一下
如果風力不以電的形式儲存,而已其他形式儲存呢??
你如果沒有馬上要用電!!那何必一定要用蓄電池儲存呢??
你可以傳送水產生位能,等要用電的時候再利用水車發電!!
有人可能會說能量轉換會消耗浪費,不過除了設置成本以外,
畢竟風是不用錢的不是!!

如果以熱的方式儲存呢??
以其他方式呢??
FuzzyCat wrote:
這系統主要是利用大樓...(恕刪)
知道是大樓風,那應該知道大樓風的形成原因吧,
看他報導的照片,他的微型風力發電機,裝在樓頂
按照大樓風行走的方向來說,怎樣也不會裝樓頂吧!
raytracy wrote:
家用級小型水力發電機
3M 落差可以發 0.5kw 的電, 6M 落差可以發 1 kw 的電.....別再把風車浸到水裡去了....
風吹艾斯 wrote:
你可以傳送水產生位能,等要用電的時候再利用水車發電!!
有人可能會說能量轉換會消耗浪費,不過除了設置成本以外,
畢竟風是不用錢的不是!!
cypin wrote:
之前還考慮在頂樓(透天) 架設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把電存到電池供應燈具24小時照明,
用電池儲存電力是目前常用的方式
但如果你算一算,普通鉛酦電池2~4年的壽命其實也不划算
而且鉛酦電池回收的鉛污染也是個問題
小弟討為單用一種可能都不划算,效率和c/p值應該也不會太好
或許是1收集雨水於下tank->用風力或太陽能打至高處上tank->需用電時水力發電回下tank
其實明潭水力發電不就是用這個方式?
tarktung wrote:
用電池儲存電力是目前常用的方式
但如果你算一算,普通鉛酦電池2~4年的壽命其實也不划算
而且鉛酦電池回收的鉛污染也是個問題
小弟討為單用一種可能都不划算,效率和c/p值應該也不會太好
或許是1收集雨水於下tank->用風力或太陽能打至高處上tank->需用電時水力發電回下tank
其實明潭水力發電不就是用這個方式?...(恕刪)
因為風力發電的性質問題!!
用普通鉛酦電池絕對撐不了2~3年!!
所以如果要算建置成本!
一般人用其他方式絕對更划不來!!
但是好玩的話又怎樣!!
重申一遍"風是不用錢的"
柴油汽油發電機吃燃料是要錢的!!
明潭...有點錯,
明潭日月潭是上池,水里那邊造個下池!
日月潭的水流下去發電使用,
等晚上用電離峰時再用多發出來的電,
把水抽回日月潭!
jamesmuska wrote:
不知道這類微型風力發...(恕刪)
如果去算能量轉換的話
並不會比直接把發電機裝在引擎上穩定,划算!!
但是並不是沒人這樣玩,也是有小型風力發電機公司有出
裝在船上跟公車上的產品!!
汽車就建議用太陽能發電,比較不影響行車!
(台客車把太陽能光電板埋尾翼裡!驅動七彩LED??..)
我猜您是在想汽車開洞裝微型風機順便擾流冷卻什麼的!!
只能說不無小補啦,大家都注重汽車馬力省油的問題!
不然裝在排氣管算了,
icewalker wrote:
有誰知道那些說兩三年...(恕刪)
大型風力發電機,裝對地方的話!加上補助兩三年回收是有可能的!
小型風力發電機...以國內電價來說兩三年回收...是比較難啦!
通常都會拉到十多年左右!還不包括維修費用!
微形風力發電機,如果初設成本壓的夠低的話也有可能!!
不過隨石油柴油越漲越高,以後電價上漲,
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管制後,
成本回收問題就會自然消失!!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目前國內沒什麼廠商投入這個市場!
所以這類產品大多都是進口的,都是在"賣新奇""賣示範的"所以很貴!
大家也知道台灣中小企業的厲害!
如果國內廠商大量投入或去第三國設廠製造,初設成本一壓低的話!
將來還是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