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o2314 wrote:
紅色字部分這一點還要請專業人士來解讀一下
如確如字面上所說的
那不就是只要露天拿出"證明"說不是故意的
第29條就不成立了

打官司就是講求證據
如果露天的律師團要求查驗原告們的電腦有遭到木馬植入
有明確的法條可以拒絕嗎
今天要是我是律師
我一定會針對這一點進行攻擊
除非有明文規定我不能這樣做

假設一個狀況
露天有辦法證明他沒有洩漏個資
反過來對原告提出誣告官司
聲明需要賠償商譽損失500萬
試問
如何處理這種狀況

唉....我們就是太姑息大企業,才會讓大企業予取予求,
這次既然有人挺身而出,我一定跟露天幹到底
名嘴只會消費別人的傷口,他們發言,我們發炎。
感謝jason9611056兄及各位所提出的見解,
不過小弟有一個假設,
如果有一人(A),先在拍賣網(C)買東西後,再請他在大陸的朋友(B)去網咖或公用電話或其他不易追查的方法,假裝是詐騙者由(B)打給(A),(A)再將其對話錄音,並到法院主張個資法第29條所述,指稱(C)外洩個資,要求賠償,那(C)如何自保?
其實各位若覺得網購留電話是必須的,可買個易付卡之類的門號,
反正千萬不要留自己常用的手機號碼就對了. 不然保證後悔.
我在pchome 商店街買了一個背包
也接到多訂分12期的電話欸

tshs wrote:
其實各位若覺得網購留...(恕刪)

yahoo的不能改電話了
你要改會強制錯誤
2年多都是這樣的畫面???因為有點誇張呢
所以手機的電話目前都不能換掉



有圖應該就是真相了,不信的人歡迎測試呢
但沒有2年前照片<反正也沒差~畫面都一樣>
影片也是有..但個資不會馬曬客
我接到這種電話時,就直接問:
1、小姐,妳的大名?職稱?
2、妳公司名字?電話?地址?
3、我直接找警察到貴公司辦理!

對方一定心虛掛電話。

kaots wrote:
唉....我們就是太姑息大企業,才會讓大企業予取予求,
這次既然有人挺身而出,我一定跟露天幹到底...(恕刪)


我也很樂見有人可以站出來為大家討公道
但還是要提醒一下
打蛇打七寸
證據要強而有力

假設露天每年交易一萬筆
但團訟只有一百人
這種百分之一的比例
說實在有點難說服法官露天個資外洩
除非有辦法證明30~40%以上的交易都有個資外洩
不然只會被導向是個人電腦遭植入
而非個資外洩

另外
版主的一些個資法的解釋及相關說明
以法律層面來講
似乎都過於樂觀
這種樂觀其實以官司訴訟執行層面來講
並不是好現象
很容易出現意料以外的發展 (看過太多陰溝裡翻船的判決)
尤其是在公開論壇上招兵買馬
此舉可能已經讓露天提早作打仗的準備

舉例來講
對於露天有可能在勝訴後以誣告來處理
並不是不可能
也不會是樓主以"詐騙集團"的方式來解釋不可能有誣告的反撲
(個資外洩及詐騙集團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 不可能混為一談)
因這次的團訟基本上應該會上新聞
露天為了保護其自身的商譽
有可能會有此舉動
況且
以前交易平台個資外洩的新聞
似乎都沒有確切的證據及後續發展消息

畢竟這是拉了很多人一起參予的團訟
不可不慎



SHIT HAPPENS!!
我前一陣子也接到兩次電話
都說是他是露天的賣家 問我有沒有買過某某東西
我看電話有+, 口音也比較不像台灣人
我就直接回他說
'沒有a 我沒有買阿
買了什麼? 我很久很久沒去露天買東西了
我的資料備別人盜用了嗎?'

結果 他就掛我電話了
這樣我也可以求償嗎

tt

milo2314 wrote:
假設露天每年交易一萬筆
但團訟只有一百人
這種百分之一的比例
說實在有點難說服法官露天個資外洩
除非有辦法證明30~40%以上的交易都有個資外洩
不然只會被導向是個人電腦遭植入
而非個資外洩

milo2314兄
不是我要噹您,實在是請您就算不看我的文,好歹也多看新聞,不看新聞至少也多看報紙,不看報紙最少也上網看看網路新聞.
個資外洩?買家怕怕! 露天拍賣買900元 被騙140萬
2013-11-04 01:43 中國時報

中天新聞 個資外洩?「露天拍賣」詐騙1週百件
由新聞可以得知刑事局預防科指出,經統計,10月1至28日4周期間,全台於露天拍賣發生的詐騙案多達410件,第2名的網站才20幾件,露天遙遙領先,登上「詐騙溫床」榜首。
就算這樣您還是堅持認定是個人電腦遭植入而非個資外洩,但根據以上事實是難以相信沒有個資外洩的.

milo2314 wrote:
很容易出現意料以外的發展 (看過太多陰溝裡翻船的判決)
尤其是在公開論壇上招兵買馬
此舉可能已經讓露天提早作打仗的準備

不管露天是否有提早作打仗,他在個資法上不利的情況,以及28天內讓410人受詐騙報案的事實不會變.
新聞是在11/4發布,而我開始召集團體訴訟是在10/14左右.
請問是我未卜先知嗎?非也,而是我真的了解到個資外洩問題的嚴重性,結果半個月後果然紙包不住火爆了出來.

milo2314 wrote:
對於露天有可能在勝訴後以誣告來處理
並不是不可能
也不會是樓主以"詐騙集團"的方式來解釋不可能有誣告的反撲
(個資外洩及詐騙集團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 不可能混為一談)
因這次的團訟基本上應該會上新聞
露天為了保護其自身的商譽
有可能會有此舉動

冒昧請問您有看完我對您的回應嗎?(重點不再反控誣告,在於不會起訴) 我並沒有說露天不可能反控誣告,但要反控前露天得先讓法官採信在28天內發生的詐騙案多達410件,遙遙領先第二名20倍,外加6年來持續有個資外洩受詐騙的案例傳出,上述情況都是"非故意且無過失且都是不可抗力因素"後,才會談到反控誣告的問題.
我回您的是露天就算控告原告誣告後,一定是不起訴,正如我前面所述,這是提告後檢調偵辦,才能知道到底真實情況是露天外洩個資還是您認定的個人電腦遭植入,何來誣告起訴之緣由?

milo2314 wrote:
以前交易平台個資外洩的新聞
似乎都沒有確切的證據及後續發展消息

新制個資法於2012年10月上路,本案將會是新制個資法上路後第一起個資法團體訴訟對企業主求償案件,對象為可能是中華民國史上最大個資外洩詐騙的露天拍賣,一切就提告後由檢調偵辦查明.

最後我希望milo2314兄您能多看看我之前給您的回覆,建議做回應時將您覺得我寫得不正確或您要反駁的部分引用出來,複製貼上也可,以便讓您的論點更加清晰.因為我看到您這篇回應依然堅持誣告的說法,卻又沒有一個明確的論點做出反駁,讓我有點失望是不是自己前面回覆得不夠清楚害您沒有看懂我的論點.

jason9611056 wrote:
因為我看到您這篇回應依然堅持誣告的說法,卻又沒有一個明確的論點做出反駁,讓我有點失望是不是自己前面回覆得不夠清楚害您沒有看懂我的論點....(恕刪)


基本上我只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以來分析看法
沒有去反駁您所說的一切
只是善意的提醒
這是一個拉入很多人的團訟
不管輸贏都會影響很多人
一切小心為甚
善意提醒...只是善意提醒
不要過度樂觀的解讀所有資訊及法條
凡事都要以最壞的打算來思考
SHIT HAPPEN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