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刪] 因為主題有點敏感,所以自刪,請見諒

我念私立大學
每學期學費5萬多(要住宿的話6萬
不過家裡面環境非常不好(真的非常不好
所以有拿到低收入戶(對,就是全台灣收入最低的那一群

低收入戶條件如下:
低收入戶的資格認列為:
1、低收入戶,係指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最低生活費標準 以下者。
(96年度臺灣省低收入戶最低生活費每人每月新臺幣9,509元;台北 市14,881元;高雄市10,708元)。
2、動產每人每年不超過55,000元,不動產每戶不超過260萬元。


沒錯,我家非常窮,而且有欠債
所以原本不打算念大學的
因為連基本的生活費都出不來
想直接去工作比較好
但是
家裡面認為
念書總是比較好的
至少不能輸在起跑線
學費的話,低收入戶有減免(政府會幫忙出
所以沒什麼問題
但是,生活費要靠自己想辦法了
看見很多大學生,依靠打工賺取生活費
雖然沒什麼不好
但是,和學生的本份其實有衝突的
學生最重要的是課業
因此
我一直希望能用獎學金的方式賺取生活費
在別的同學出去玩樂,休閒的時間
我都花在課業或者充實自己上面
也許在下的運氣真的很好,因此在系上的成績都算在前面
有拿縣政府的清貧優秀獎學金和學校的書卷獎
每個學期大約有2萬元左右(各種各樣的包含在一起
這些錢就是生活費了
可以說,念大學一直都是依靠自己在生活
別人打工也許為了買衣服褲子去玩樂
我用自己努力念書的方式讓自己提升而且能夠繼續學習下去

目前
由於成績不錯
而且參與的國科會計畫也有上
另外也參加了一些全國性質的專題競賽
並且獲得了還不錯的成績
因此想推甄上研究所
讓自己更有競爭力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
我這樣生活很辛苦很累
但是
生活
要看自己怎麼看待吧

其實
我只是把時間
放在未來
讓自己看的遠一些而已
各位大大真能省

~"~

小弟感覺起來超能花

上個月光伙食費 支出8千多 手機費1128 交通費 書本 娛樂 都不算

就破萬了= =


而且還 敗家買了 IPOD nano 8G

跟衣服 還有板上 看到的 TORO貓 .....

賺的都噴光光了...................


汗顏 我想我也要好好學習各位大大了


大學生 就我來說 一個月 1萬 差不多...我太會吃了
剛剛看到有位老弟每個月有一萬八的零用錢,真的是讓小的我心裡酸到不行,十九年前上大學時好不容易考上了國立的,卻連不到兩萬元的註冊費都拿不出來,好不容易擠出來,卻沒錢住宿,只好每天騎著台南後火車站前撿回來的愛心腳踏車往返高雄台南,好死不死也讀到研究所,只要想到家裡的人說到錢這個字的時候的表情,就一整個


能拿多少錢是爹娘給的,可以花出去多少卻是自己手裡掏的,我在半導體廠上班,手下多的是16~7歲的建教合作生,想一想,有些人的薪水還不夠版上一些哥兒們半個月的開銷的咧,離題了....


趁年輕學著怎麼規劃自己的生活倒是比較要緊的,還不懂得怎麼好好賺錢時,也別急著花錢吧..
一般吃喝 6~7千左右!
房租 看住宿還是外面 外面一個月就要6~7千了吧!(一個人+水電吧~@@”)
學校一學期也要來個9千 (私校,公立不知道多少!)

照著不打工的話
一個學期16K不可能 = =!
怎麼想都不可能阿~

應該是一個月吧~@@”
大學生還是要打工~
我在高雄唸書
一學期學費將近五萬,後掉教育補助款後剩下一萬多......學貸(我想自己付學費)
一個月飯錢(1500*4).....建議不大會理財的人情況許可的話就一個星期拿一次錢,比較好控制!
自己打工平均一個月7000,加上飯錢6000.....一個月生活費13000左右!
房租水電網路自己包大概一個月固定花3500,平均每個月會剩下2000左右的閒錢(大都用在娛樂或代步工具的保養,沒慾望的話就存起來或小投資)
個人覺得這樣剛剛好(有女朋友,不然可以更省)
打從我考上大學那一刻起
我老媽只幫我繳了第一學期的學費跟住宿費
之後 我就過著打工念書的生活了

那時候年輕不懂事 常常覺得 X的 為什麼別人在爽著享受大學生活 我卻每天要為生活費 學費煩惱~~~
別人每天都睡到翻掉 我卻一大早起來趕著去打工 念書 再打工
那時候一個月薪水好像是一萬八吧(我愛中油..因為他供我念完大學..感謝他 )
扣掉學費預存 住宿 生活費之後 我居然還可以去搞一個每個月五千的定存哩

退伍進入社會之後,才發現 大學的辛苦與經歷對我是一種幫助,我可以更快速的適應競爭,更能在競爭中表現能力
所以囉!! 我是很建議各位還在念大學的朋友,有空沒事就去打工吧,提早體驗社會的現實面,
或許將來正式踏入社會後,對你會有一些幫助

祝福各位
印象中多年前念淡x大學,第一年住校
不包括學雜費跟住宿費,單純零用錢跟生活費一個月6000吧!!
大筆書費可以回家請款
但是那時菜菜的,除了上課就是宿舍,沒有機車也沒啥活動
吃飯不是自助餐就是學校餐廳
一個月我只要花4000吧!
後來真覺得自己很厲害
第二年搬到校外住,有買機車電腦接網路等,外加開始活動多了,花費自然也升高了
後來零用錢調漲到10000,就是除了房租外全包啦!
但是也很夠用,自己還去打工,每個月還有額外好幾千進帳
所以基本上過的很開心,戶頭還有小盈餘

後來轉到北市的學校念
不知道為什麼親愛的老爸決定大調我的生活費(我還住家裡,但三餐自理)
從10000變成12000,再變成15000
外加抵了一堆學分比較閒,還在校內行政單位兼差打工
算一算我一個月總收入約有3萬吧!
只要不亂花錢
一年可以跟當初的男友(現在的老公)出國小玩一次,定期定額買點小基金
養了我人生第一部汽車,多少也存了些結婚基金

花多花少我想都能過
就看自己怎麼想
不過的真的可以去打打工
只要在不影響課業下,賺點錢學些經驗,還能認識不同的生活圈也不錯呀!
希望樓主能順利跟伯父取的兩方都能接受的金額
1學期16000還真的比我還省耶

你應該是功力深厚的宅男吧

13年前在台北市中心當大學生的時候

每個月生活費開銷 最低是2500 最高5000 平均4000

只要每周限ATM領一次1000元 皮夾不要放太多錢 很容易就能控制開銷


食:吃遍台北各大5星級飯店及高檔餐廳 不過都是長輩出錢
平常就學校餐廳 或在宿舍大家一起煮陽春麵或火鍋
那時學校附近的雞腿飯就賣到80元了
也有家自助餐老闆超好心 對學生是40元吃到飽 50元吃到死...

衣:只有過年的時候 會到足爽店報到
4年內只用過年紅包買過一件名牌外套(V開頭的) 後來發現 那是同性戀牌 且西門町一堆仿的
籃球鞋倒是很多雙Jodan 但藍球只會玩滿江紅

住:學校宿舍 不列入生活費計算 最多就是投飲料而已

行:大一買機車 到畢業時 只騎了1800公里 都是聯誼時累積的(當公關真可憐 每役必與)
最大花費就是回南部時搭飛機 透過管道拿的便宜票也要900元

育:課本沒買幾本 倒是少快 寶島每期買 其他的閒書 都是去書局 圖書館看免錢的

樂:周周看學校的20元電影 4年內只去過KTV3次 PUB5次
且當年手機還只有黑金剛那種(那時我只有B.B call機) 不用多付個手機通話費
錢花最多的地方在逛音樂行跟去逛光華商場裡要偷偷摸摸的那個角落


總而言之~~~~

要省錢就是要貫徹宅男的精神 不要交女友 不要隨便出門

但~~有馬子把 誰要當宅男阿?>.<

要是能再回到大學時的年輕時代且有正妹馬子把

每周要我花16000元 我也甘願......

我個人 認為 有非常多的條件

包跨 年既 地點 生活習慣 等

都有關
我住台北,生活圈也大多在台北。以前唸書的時候,一個月5000元都嫌少,現在有了家庭自己賺錢,自己的開銷反而更省錢,中午吃飯都選最便宜的便當或是乾麵配豬肝湯,飲料就是白開水或是公司提供的咖啡及茶水。晚餐回家吃,家庭的開銷大,所以自己就節省些。當家方知柴米貴...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