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過日文的朋友應該知道一件事,日文在自我介紹時,絕對不會在自己的名字後方加上さん(先生或是小姐的意思),都是直接說...我是XX,只有在說別人名字的時候,才會在他人名字後方加上さん,例如:田中さん。連日文都有明顯的區分了,我相信我們一定也有,只不過可能是老師(家長)沒教,或是老師(家長)教了自己沒在聽!
以我而言,如果我介紹我自己給他人認識時,我都是說"敝姓X"或是報上全名"我是XXX",如果想和他人打成一片的話,還會再加上"以後可以叫我XX"(小名或是名字後兩字...表示親切)。雖然可能不是很正確,但是絕對比自稱X先生好多了!
不過這種事情還是跟單位風氣有關吧,菜鳥在辦公室待的久了,自然聽得到別人是怎麼說的,如果這個風氣很重要的話,那麼它會以言語的方式繼續留下來。
我倒是覺得坐車和筵席的座次會讓我很在意,哪怕只有一面之緣,我也不敢自居後座,或是自己就坐到上首,看到單位裡的年輕人不懂事亂坐亂說,覺得他順眼的就會敎他,不順眼的就放他去死。禮貌這種事情體現了一個人對於周邊事物的關注與敬意,車的座次,筵席的座次都是如此,前座是讓開車的人覺得被尊重,以同伴的身分對談,筵席中的卑位則多半是要端菜的。自稱先生小姐這個也一樣,後生而敢自稱先生,這個實在令人捧腹。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但是熟了之後, 自稱是X先生, 只是圖個方便
讓客戶或對方快速知道你是誰罷了
其實很少人會去在意這個東西
對客戶直稱自己的名字其實以華人來講會覺得很彆扭
甚至客戶也不知道你叫啥, 只記得你姓啥
所以我們大部份都是用英文名
在我看來, 自稱:我姓X(敝姓X) 或是 我是X先生
都只能是讓人家快速辨認你而已
也許規矩多的人會很在意小細節
當然對於做業務工作的人需要在這些禮節多做工夫
至於我, 只是工程師, 不是搞公關
客戶需要我也只是能快速解決問題
快速知道我是誰, 迅速告知狀況, 這才是重點
所以這些用語其實是看關係, 看狀況來運用
至於說, 說甚麼大人沒教的那些話
我是覺得說的太重了...
這是大環境與時代的改變
各種用語也是會跟著改變.....
人家家裡沒教, 現在老師沒教
也正顯示著, 環境的變化已讓社會不在注重這些細節
誰知道, 未來這些先生小姐稱謂不是代表著不好的含意
比如說, 之前新聞在報導: 在大陸某些地方稱人為小姐或同志
都是意謂著人家是從事特種行業跟性向
以上, 跟大家討論討論
P.S. 以前我也常用"敝姓X"的用語, 慢慢也少了, 覺得現代社會
不需要用到"敝"這個詞來貶低自己, 反而有些做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