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ila wrote:我論他跟余公子是拜把的可能性很大。 在國外念書然後回台灣"發展"的年輕人,因為當初在國外接觸的台灣人可能比較多有錢人(雖然不是所有到國外生活的台灣人都是有錢人,但是比例還是蠻高的)所以似乎比較容易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說說小弟自己的經歷吧... 小弟國中就跟爸媽去美國生活,不過不是去享福的,去了美國日子過的比之前在台灣還苦,也靠自己打工唸完了大學,大學畢業後第一次回台灣... 自己弄了台沒有牌照的50cc機車到處混,朋友當時不是要當兵就是剛退伍(看是唸大學還是專科),那時也很天真覺得台灣可以發展,但是後來還是覺得沒那麼容易... 而且那段時間也麻煩朋友很多(不過沒樓主的朋友誇張,至少車子是自己弄來的,吃住自理,不但沒有要朋友介紹"妹",還會找自己認識的"妹"出來介紹給朋友認識,所以常常是朋友拉我出去玩...) 最後還是決定回去美國....常常看到很多認一討論到ABC,小留學生,就會直接被打上標籤,也不是很公平啦... 一樣的米養百樣的人..一樣的漢堡也是養出百樣的人啦...
建議樓主,如果您朋友無心好好體會自己的生活的話,你在苦口婆心也是沒用,如果他已經在慢慢地嘗試修正自己的態度去面對社會,那倒是多麻煩您在旁邊協助他,可能是在他生長的過程多是被呵護,所以許多事情不用他做決定,久而久之當然不太會自己處理事情,之前雜誌講到的富貴病就是這樣,朋友....也是自己生活面上的對照,碰到合的當然相處的很開心,碰到不合的,就當作對自己的挑戰,畢竟朋友之間的距離可以自己去選擇到了公司後的豬頭老闆或是同事卻是無法避免或許..誰也說不準..多年以後您或是您的小孩也需要他的幫助也不一定就當作是投資吧...這樣心情會好多了..
說說自己的經驗吧.1991 父親把全家(媽+我+妹)移到加拿大溫哥華, 自己留在台灣工作 (貿易小公司). 2003 年父親病倒, baka 休學(那時已經在社區大學唸了一個英文系的學位, 然後在公立大學進修) 回台與母親輪流照顧父親. 妹則繼續唸書.感覺到家裡經濟有點吃緊, (因為妹讀的是私立大學) baka 在台北開始找工作.第一份工作, 五星級大飯店前台接待. 薪水 23k. 每月拿10k 出來給家裡.2004 年父親病逝. baka 決定留台處裡後事, 並換了第二份工作, 展覽策劃, 薪水 30k. 剩下存起來. 常常出國參展解決了兵役的問題 2006 與交往3年的女友結婚, 搬到上海工作&居住. 現任外資企業銷售副理.baka 的本科? Computer Engineering.說這些不是要炫耀什麼, 只是想說既然決定在台灣找工作, 就要做好"暫時"放下身段的準備. 這裡的工做環境比起加拿大或許差些, 但是學習和前進的機會可是多著呢. 前提是 get your foot in the door first.工作不分貴賤, 完全看個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