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hou38 wrote:原來如此,學習到了,不然怎麼算都奇怪啊~明明五兩是250公克,也只是稍多而已,怎麼覺得端出來的包子那麼多顆?...(恕刪) 事實上您買的包子不但沒多給,很可能還有很大的折扣。1990年代以前大陸實行糧食配給的時候,餐飲業者就有克扣的動因,因為可以把多收的糧食配給券給自己人分潤或者到黑市轉售。而只要不太離譜,顧客也沒法認真,除非將包子全部扒皮烘乾再稱重。1990年代之後這種計量方式在實務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只是糧食配給時代遺留下來的一個習慣,這樣也就更沒有標準了。遇到這種計價方式的,最好就是多問一句一兩大概多少個(包子、餃子之類,大陸通常說「個」不說顆)。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500公克的「市斤」是大陸時期的「中華民國度量衡法」所設計的制度。(1斤=1/2公斤, 1尺=1/3公尺等,都是整數倍,實際上是一種「準公制」。)雖然500克的斤在台灣社會上可能從來沒有實際使用過,但1950年代的一些法令裡是有的。例如「反共抗餓戰士授田條例」裡面以「年產2000市斤燥穀」的田地為一個基數,就是這種500公克的斤。
alan0831 wrote:搜尋小米體重機,居...(恕刪) 是啊~很莫名其妙,我明明記得是說切到斤去看體重會高興一些,怎麼原本是小米版的居然變成閒聊版,不過...體重計的那個切換開關根本無用,還是要用手機設定切換.最近很少用小米體重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