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生活,"好貴"的生活品質

Kenny53314 wrote:我射箭:一隻複合弓在台灣五萬在美國兩萬多...(恕刪)

鬼島臺灣可不是叫假的喔
這篇怎麼好眼熟,版主換版求關注嗎?祝好運!
我猜很快就會學者來闢謠,台灣人購買能力其實超英趕美,在世界上可圈可點,台灣錢非常好用,不怕不怕

其實我是覺得,如果這篇改成抱怨"錢好薄,以前一個便當四十元,現在一個八十元",或是甚麼"去一趟超市隨隨便便就花掉好幾張小朋友"云云的,讀者的回響會很大!物價高在這種層面簡直是全民共識
但是OP你用這些冷門商品高單價例子還有跟外國比的例子,會間接造成跟讀者群之間的心理隔閡或是造成某種情結,以致反應較少,這方面我就不明說了
其實台灣貴的不只是進口貨,真的
台灣跟更先進的國家比起來,唯一便宜的是人工,還有那些因為人工低廉,而可以壓低成本去賣便宜一點的東西

Ok1988:
至於奢侈品太貴的問題
其實不只是關稅的問題
是台灣人太愛面子
愛比較
所以經濟再不景氣
這些東西永遠不缺買主

--->這個我有些感觸,但可能稍微跑題,抱歉
之前我在y拍賣進口貨,是從國外店面買的,絕對正品,可以附上所有證明
但是因為定價訂得"不夠高",受到買家的侮辱,從頭到尾一直用難看的嘴臉懷疑我賣假貨
那時候超想飆髒話的---你自以為高級的名牌貨在國外真的就是他X的這麼便宜!你懂個P!
反觀超級可笑的,有些賣家把一看就是大陸批來的假貨,價格訂得比原廠正品還高,卻幾千幾千件地賣
所以有幾千人都特地去買更貴的假貨,還得意洋洋,真是亂象
(以上例子有幾年了,我不知道現在生態是不是還這樣)

Kenny53314:
不是很多人常去了澳洲或某某高物價國家才回來說在那裏多痛苦吃一餐多貴,台灣多幸福之類的

--->其實是這樣吧
拿台灣的低薪到高物價的國家去花當然心疼,若你拿的是當地相對應的薪水,就不會很痛苦了
況且我覺得很多遊客或短期居住國外的人,根本還抓不到購買的訣竅
不知道去正確的地方買或該甚麼時候買等等,所以經常被貴到
當地人或"會買的人"的花費跟不會買的人比起來可能天差地遠

freelhung:
不去餐廳吃飯不會死,去超市買食材絕對比台灣便宜

--->這是真的,而且不只是食材,我個人知道的例子不勝枚舉

will hu:
要求在台灣與其他“國家”有相同生活品質,本來就強人所難

--->也許吧,也許真的都不去想比較幸福,有專家指出台灣因為政策等等的因素,本來就沒本錢有更好的發展,現在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建議懂外文的人可以像樓主那樣,自己上國外的網站去訂貨,方便又便宜
話說我在美國ebay上是最高評價的熱門賣家(top rated power seller)
我的買家遍佈全球,但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過一個台灣買家,真寂寞

Kenny53314 wrote:
我射箭:一隻複合弓...(恕刪)

Josephpyj wrote:
回應少,不是不知道...(恕刪)


關稅有降阿,也會慢慢降,但是還有貨物稅
進口車還得符合台灣法規,進來的數量少每一輛包含檢驗那些的成本是很高的

都覺得台灣好貴,也很多人拿美國來說,世界又不光美國一個國家,多住幾個看看,每一個都實際生活住上個半年
人的習慣是拿貴的來說,便宜的很少人拿來說的,每一個國家貴的必需品不一樣,第四台在台灣家家都看得起,國外收sky TV費用多少?國外不少國家是木造房屋,那些的維護費用很便宜,老美幹嘛一堆維護DIY,幹嘛家裡的要很多都樣樣都會
國外的房子很大,外面的草皮很大很漂亮,除草很簡單?自己除看看就知道了
國外大多數國家的水和電也很不便宜的

樓主貼的那些不只這版,其他版都貼很多次了,反正覺得貴的人永遠都說台灣貴,那國外住看看阿,要多住幾國比較一下,更何況台灣又不是只有台北,還很多物價不高的都市不台住那要怪啥東西,台灣交通還算發達,交通時間沒多長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微弱 wrote:
這篇怎麼好眼熟,版主...(恕刪)

你竟沒有把圖表哥那些“竹竿到菜刀”的圖表擺進來?真是太沒禮貌了!
貓貓籠九 wrote:
但是你忽略原廠公司貨(在台有行銷據點, 賣給消費者)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例如保固(在台),售後維修服務
在我個人觀點,比較貴甚至貴很多,是合理的,至於應該貴多少才不叫做暴利,要看商品而言。


你知道台灣很多公司貨
售後服務堪稱一流,不如買水貨嗎?
nekonizero wrote:
你知道台灣很多公司貨
售後服務堪稱一流,不如買水貨嗎?


我同意有此情形
一把F牌美廠電吉他, 買代理商現貨現買現有, 拾音器壞掉要維修, 代理商說零件沒現貨, 要從美廠調
花了幾個月。
修到歸懶趴火,不禁懷疑代理商的能耐。

反過來自我安慰
如果我是自己帶貨或是買網拍
零件壞掉,自己要花錢去網拍買零件、找店家更換
此時原廠代理不一定願意修理,坊間樂器行良窳不齊,修後沒保固,有問題牽拖消費者的零件。


但不同意『很多』
你要提『很多』這種形容詞
應該要附上更多統計數據來佐證

我個人消費經驗
凡水貨(或稱平行輸入)出了問題
消費者請自行想辦法。


順便提供本人兩次原廠舒服的售後維修經驗:
1.96年買了HERCULES吉他架(三把式),102年忽然橡膠脆化粉碎(調整高度器是用橡膠作的),反映給原廠(我才知是雙燕代理)。
服務專線請我把整組寄回去給他們。
本來我以為他們會更換零件,結果沒幾天,寄回一組全新品。
他們還mail說商品有改良材質,造成您的不便。

2.買過臺灣有銷售的第一代戴森手持式吸塵器
有次故障,還在保固內,代理商恆隆行也是直接馬達換新的給我。


貓貓籠九 wrote:
我同意有此情形一把F...(恕刪)



戴森在台灣是有點炒作,在歐洲它的售價只有vowerk kobold的三分之一,吸力能力和產地也不一樣....
我也覺得台灣很多東西貴的不合理,不過就跟台灣的薪資一樣....老闆出22k一堆人搶著做,一旦你嫌他就會被取代,久而久之就沒有人懷疑22K這件事情,台灣人不喜歡做出頭鳥...更不會團結,國家有事就逃出國(飛彈危機),老闆不合理要求就忍耐,願意出來抗議的就破離職與黑名單,其他人也不願意支持...所以時間久了也沒人懷疑老闆的話...錢少事多物價貴沒尊嚴...鬼島無誤..
跟公司的外勞聊過

越南當地平均薪資6000元台幣

機車.汽車卻都跟我們同價.或更貴

蓋房子也是一樣

奇怪的是.他們似乎花錢都不考慮自己的薪資水平

弄房子.兩三百萬花下去.感覺比我們還乾脆

看越南人在我們這也是一樣

常靠北說做得要命一個月才兩萬很少

可是我看他們都拿旗艦機.愛買金鍊子

打電話沒在考慮電話費.一個晚上可以打掉兩張500員的儲值卡

有班拼命加

我在想歐美人看我們的眼神就像我看越南人這樣

明明台灣人薪資就是人家的三分之一

車.房.一些進口家電.用品都是人家數倍價

反而花錢沒在手軟.然後再來罵高工時.薪資低

我就是因為對車價不滿.所以一直都是開中古車

對房價不滿.從不打算花大錢貸款買房.寧願租屋

可是身邊的人想法都不是這樣.都覺得反正貸款慢慢繳就好

車商建商.開這個價還有市場.自然就是再找理由墊高

所以台灣人活該一輩子做奴才.政府默許這狀況

可能覺得讓人民肩膀扛債.統治比較安定

有些事情我也無法避免.例如超高的幼稚園學費

還有求學期間.不多花錢補習就跟不上的情況

想到就賭爛.說真的只怪自己沒能力啦.有能力我絕對移民

台灣對愛車.愛玩樂器的人來說.真是個地獄



8051 wrote:
跟公司的外勞聊過越...(恕刪)


這是花錢觀念不同...

傳統華人的觀念就是...有土斯有財...
一定要先有房子才安心,
於是拚了命存錢,借錢,貸款...也要買房子.
以現在年輕人的收入, 要很拚,要拚很多年才有房子.

不管你賺多少,如果沒有房子,要成家連個車都沒,很難...
而且會讓人沒安全感.

老外的觀念就不一樣, 每週的發薪日超市,百貨都有特惠,延長營業時間,
因為他們覺得錢夠用就好,該買就買該花就花,
加上社會福利發達,不用拼命存錢老了也不至於沒地方住.

可是換個角度想,這是一種鼓勵消費的方式,
日本人就是因為錢都不花,只丟銀行,因而銀行進入0利率時代,
歐美銀行收帳管費也是很常有的事,
台灣老一倍觀念就是好好工作,不要亂花錢,前最好存銀行...(比較有概念的可能會來投資之類的),
放一輩子等到老了也花不動了.
換個角度想,經濟不夠活絡,也是造成就業率與薪資一直無法提升的原因.
大家會覺得日本家電發達,車市繁盛,
除了外銷之外,本國人喜歡汰舊換新也撐起了很大一片市場,
看看台灣人一台車可能都撐到200000公里,開個20年等到動不了才報廢,
可是日本因為二手業發達,也很方便整批轉賣到國外,車開個3~4年後保險費,驗車等...
乾脆買新的還比較划算. 於是整個市場就活絡了...
買車總要貼隔熱紙吧,總要裝GPS吧,總要買車險吧.... 看看帶動多少商機與就業率.
市場是否停滯從這種消費面向就看得出來.

現在台灣很多年輕人想通了,存大半輩子的錢幹什麼,
當然是早午餐,下午茶,電影, 沒事再跑去日本逛街,或是跑去歐洲背包旅行...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在講外勞/外傭,似乎沒什麼薪水,但是賺多少花多少,
手機/平板換得都比"老闆"勤.
因為覺得生活苦啊,又多一點"小卻幸".... 反正錢帶回去也只是給家人蓋房子,
自己每天上班那麼累,當然要好好犒賞自己.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