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吃到鋼刷之台灣消費者意識

現在台灣完全欠缺的互信精神,你是這種現象的受害者。

消費者故意陷害店家,或者抓住店家的無心過錯來佔便宜。像以前發生網上電腦螢幕不小心標錯價結果一堆人下單;後來店家澄清是錯誤後一堆下單者還不甘心的抓住死纏爛打,那種非得利用一些對方小過失來謀利的醜態真得很難看。

相對的,一堆店家也是用不誠實的手法來坑消費者,讓消費吃虧受氣還無法有合理交代。

兩個互相對立的心態互相變本加厲的用出更LOW的手法互動,誠實的人就被犧牲掉。

se3p wrote:
你好我也覺得這種事...(恕刪)


不好意思我可沒有說"廚房隨便做是應該的"這句話,

我只是想告訴你,人有失足馬有失蹄,能注意當然是盡量注意。

每一餐飲店對於異物的客訴處理都有自己的做法如此而已~

不需要如此咄咄逼人
se3p wrote:
我一再的強調
我希望的是消費者意識抬頭


最後
我想跟你說
我覺得我已經盡了最大的責任
通知衛生單位稽查
也通知媒體監督
甚至上網希望提振消費者意識了
還該多做些什麼?
我做了這麼多
你做了什麼?
...(恕刪)


如果是一般人我不會這樣苛求

是您一開始就說這在國外應該如何
是您一開始就說有配合的律師可以處理
那麼您有足夠的認知跟資源做更好的處置

國外的消費者意識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
國外是無數罰則跟官司慢慢堆起來的
您一方面希望台灣像國外一樣進步
一方面您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資源卻捨不得用
只會"通知衛生單位"、只會"通知媒體"
相信您根本沒具名向衛生局正式檢舉吧
您自己是當事人都選擇明哲保身
用對自己最低成本的"通知別人去監督"
人人都如你這般,消費者意識過一百年都不會抬頭


(更別說媒體是讓民眾這樣用的?難怪台灣都在報些雞毛蒜皮新聞)

至於我做了什麼事?
我做過台灣歷史上從沒人敢做的事
只因為我不挺身而出會有更多人無辜受害
認識我的幾位網友可以證明
就不特別細述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我只能說同情樓主
其實大家可以想想
台灣這幾年發生不少黑心油和黑心食品的問題
其處理結果呢
多數還不就是當初你買多少錢就賠你多少錢
重點是你還要找出發票或者是產品包裝才有得賠
所以
沒抓到賺到
被抓到大不了打個折,頂多不收錢或賠你花的錢
還能期待台灣食品相關的行業能有負責嗎
看文字形容自身似乎是成功人士,社會地位頗高

但對吉野家類似等級的店家(對吉野家沒有惡意)咄咄逼人

是不夠大器

先不論店家危機處理是否合乎理想

即便是店家瑕疵使用者付費仍是天經地義

在店家沒主動釋出優惠之前你就表明不付錢

這是你所謂的意識抬頭?

是不懂謙遜

不怕被當成吃罷王餐的奧客

卻自始至終都不說出店家的名字

字句間只有你自視甚高

對店家、店員的苛刻態度及無理要求

是沒有容人之心
這篇回應有幾位還挺好笑
不斷討論發文者社會地位、資歷、家世背景等....毫無相干台灣服務業的危機...
無論身份,我覺得消費者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權利,
大家都在羨慕國外消費環境及消費者權益多麼至高無上....
但這種姑息養奸態度....不就等於認可了台灣只能被當次等國家看待?
我支持樓主言論,可以的話直接公佈店名,警惕消費者。

白大悟 wrote:
來台灣或是到東南亞的工作的日本人, 本來很多都是在日本混不下去的才移到海外工作
這些人本身或許就有問題 , 來台灣後又自以為高高在上 , 所以別以為所有日本人都是那麼注重商譽 ,他們也是挑地方的


這個說法我就不太認同
是有這種被流放的情事沒錯
但是也有不是這樣的吧
就像是台灣人在大陸台商那種感覺
有人是被流放
但是有人是被升職到海外拓點
日本人在台灣有沒有高高在上
這點我無法肯定
我自己的感覺是可能有些有可能有些沒有
各位可以用被外派到泰國之類的東南亞國家來想
你只有初期會覺得高高在上
之後如果你不改變根本沒辦法帶人時
就會入境隨俗了

最後
你提到日本人也是看地方的
這就是我要強調的
“消費者意識”
如果今天在台灣是非常重視這種事情的地方
我相信也不會有這種在日本很認真到台灣亂亂來的情事發生
我還是必須強調
我不批鬥店家
只希望與大家討論消費意識型態問題
還有與各位交流經驗

白大悟 wrote:
本好奇樓主家業是不是應該會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 既然實問虛答 那我也沒甚麼想請教的事情了


不好意思回文引起你的不快
甚至讓你認為我實問虛答
請教也不敢當

我想傳達的只是
我無法代替他人發聲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關於我自己的部分
所以我告訴了你我的經營模式

另一方面
你有這樣的疑問
本該找你公司的對應單位
道歉如果有一個固定格式
那就是流於形式的道歉了
對於這種道歉
你會覺得對方真的有心要改進或是解決問題嗎?
甚至你會開始懷疑對方在不在乎你這個客戶了
這種事情其實是需要客製化的
也需要很多人事時地物的判斷
所以沒辦法提供你固定格式或是思考模式
我想那些部門可能可以找到一些實際案例
應該比網路上敘述的內容清楚許多
誠品或是博客來之類的有很多這種商業談判技巧的書
我推薦你去看
書裏不見得有黃金屋更不見得有顏如玉
書裏面的內容也可能不是完全正確
但是讀書可以有多一個面向思考的機會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吃到鋼刷,就想到我們公司供應的餐點,很多人反應過,官方的回應:會要求清潔人員多注意衛生,不在用鋼刷;可是偏偏又吃到了………
小豬翔 wrote:
跟你提兩件事
在台灣遇到這樣的事情很多高價位店家在處理的態度都非常差勁,包含高價位的店家,目前遇過處理最好的就是麥當勞
再來...就算是日商在台公司,也無法要求和日本做的一樣,為什麼呢?拿某間日本來台開的連鎖拉麵店來說
要工讀生早上開店上四小時,下午回家,然後晚上再來上四小時關店,節省人力又可以規避勞基法
向台灣總公司反應他們一樣不在乎
這樣子的主管能要求員工多用心在公司的事物上我才不信...


你說的我之前也經歷過
某家主打冰淇淋品牌的餐廳在我家附近有開店
有一天我跟家人去用餐
餐點一直沒來
催了過一下來一個
後來又再催又再來一個
最後面的甜點
催了兩次等了二十分鐘還不來
不是店內很多客人忙不過來
當天下午整家店只有包含我這桌的三桌客人

找店長抱怨他也是說那我不收服務費
不過畢竟是服務問題以外店長解釋服務生是新來的
所以我也就沒多做追究


不過這樣說起來
不只消費者意識要抬頭
連勞工權益也是大有問題啊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昨天今天對大家來說是休息的週末
我因為工作性質特殊
週末六日不是我的假日
所以回文比較慢
希望大家見諒
但是每一篇我都會讀
也一定會答覆
也會重新思考整個問題
只希望可以達到拋磚引玉之效

一直以來
我盡可能的理性發文
沒有情緒性的謾罵
昨天六次拉肚子
晚間腹部絞痛
半夜起來一次拉肚子
今天五點起來到現在兩次
四肢可能因為體內電解質失衡的非自主性抽蓄
對於這樣的情況
蘋果日報的記者說:我也有吃別的東西
那這樣說起來
台灣處處都是不潔的食物
所以不能只是怪罪那家店嗎?

唉.....
一些東西明天週一要交件
今天下午有個家庭會議
要提出一些事情的文件我還沒準備完成

還在這邊被人質疑我的動機我的背景
我內心有諸多不滿
我知道很多人這時會說
這是我自找的

對啊
我自找的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