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台灣薪水那麼低啊?


telecatw wrote:
又是一個自己公司代...(恕刪)


我笑了

你不懂意思嗎??
我跟公司學弟 都是私立大學畢業 並非 前端份子
這樣懂嗎?

這個大學生畢業 月入四萬
這個畢業 月入2.5W 請問 誰的問題?

錢少就覺得政府問題?


上面已有大大講到 為啥薪水低?

國小就能做得事情 你想薪水多少?

這不就講白

今天能力好還怕 找不到高薪工作?

麥克華斯基 wrote:
我笑了你不懂意思嗎...(恕刪)


我在講菲利普曲線...我不知道你在講什麼...沒看我寫貨幣工具,財政工具八個大字?

你講那些都是個別公司案例. 沒什麼參考價值....

01小十字 wrote:
應該是不止20年還...(恕刪)

01小十字 wrote:
應該是不止20年還要更之前一點點
那時候鞋工廠真的很多薪水也蠻高的
後來產業外移對岸
有些人也一起過去當台幹

那我們就再往前一點來看好了,
民國76年我高工畢業到小電子公司當技術員,
月薪含全勤總共1萬元整,
當時公司的作業員月薪8500元,
民國79年中華職棒成立,
職棒元年時本土球員月薪上限新台幣8萬元、外籍球員月薪上限3千美元,
當時能領到8萬月薪上限的球員有李居明、黃平洋等代表性球員,
水準普普的球員月薪4、5萬的一大票,
我不知那個年代台灣的老闆曾經那麼大方,
把鋁塊放進爐子裡就一個月四萬五了、皮鞋廠裁裁皮就破五萬、國小都能做的工作月領四萬的一堆.....
查了一下民國79年台灣人均所得8千2百餘,
當時匯率1美元對台灣26.xx。

kopin0720 wrote:
不是這樣說的,
是產業形態與社會結構的問題
二十年前光是把鋁塊放進爐子裡就一個月四萬五了,皮鞋廠裁裁皮就破五萬了,
那個年代國小都能做的工作月領四萬的一堆。
...(恕刪)


我覺得是大陸把傳產給吸走了
中南部當時工作機會多
後來大陸崛起
工廠外移至大陸
還有幾十萬台勞在大陸沒在台消費
中南部產業空洞化

以前高雄是工業重鎮
加工出口區生意好的很
現在傳產移走卻無新產業起來
高雄純靠觀光
產值補的回來嗎?
當然不可能~

telecatw wrote:
台灣年輕人低薪是貨...(恕刪)


都推給政府?政府這麼萬能?
政策會影響,但不是全部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都推給政府?政府這...(恕刪)


生產四要素誰該負責分配就誰的責任囉.

telecatw wrote:
生產四要素誰該負責...(恕刪)


什麼都丟給市場機制解決的話. 政府不收任何稅就不用負責. 甜水學派就是二次大戰間接元兇也不是什麼新聞了

要徵稅就必須背負生產四要素中分配的角色. 只有政府有分配的法源跟公權力. 不是政府做. 誰做?

01小十字 wrote:
沒有悲哀的台灣人只...(恕刪)


提升專業不一定有屁用啦,老闆會叫你一個人作三個的工作,薪水一樣還沒加班費
你還不如有個蔡總統表姊,你要什麼位子沒有?
就算什麼都不會,領的還是比別人多

telecatw wrote:
什麼都丟給市場機制...(恕刪)


看你這樣寫就知道你連分配認知都不太好
台灣是稅很高的地方,如果台灣徵收的稅很高,政府做得差可以怪,台灣稅很高,如果不高,分配的主要力量是誰?誰負責主要責任呢?

還有,薪資高低牽扯的要素很多,光拿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就都包含或大部分包含?

我已經很久不想多說這種經濟議題,沒適合的基礎不容易讓人懂,寫一堆看得人覺得枯燥乏味,但版上還是有其他懂的人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telecatw wrote:
什麼都丟給市場機制...(恕刪)


同意,要收錢就得好好辦事
事情作不好還漲稅真說不過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