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單純想拿個空間種菜利用

那魚菜共生是很好的選擇

很多人都會說沒有必要

實際上魚菜共生的原理就是讓魚的糞便當肥料,讓植物吸收。植物淨化過得水,在落到魚池裡,一方面增加溶氧,一方面也乾淨了。水幾乎是無限循環的。
室內魚菜就是燈,跟循環需要的抽水馬達

如果只有水,一樣會發臭,不是說用水耕就可以了。
水靜置久了,一樣會有味道,如果不相信,可以去市場賣一把小白菜
留一點莖,連著根切掉,然後可以試試看水耕
會長出嫩葉,然後就沒了。或者拿a菜也可以,水耕,根也是會爛的...水沒有換,會長苔蘚或者發臭。
水對植物雖然重要,但植物要長的好,仍然需要肥份。
種在土裡,一樣也要肥份。肥料分成化學、天然兩種
天然的肥料,可以自己用肥料箱自己發酵,或者玩蚯蚓堆肥,拿蚓糞來種花。
室內的話,可能堆肥箱或蚯蚓堆肥都不是很適合,畢竟蚯蚓的味道也沒有很好。聞不習慣的人一樣會覺得臭。

放上幾種魚菜共生缸給大家參考:

日本靜岡大學製作一套漂亮的室內「魚菜共生」系統,小朋友的最愛

把家裡的魚缸改造成「魚菜共生」系統,養魚種花

魚菜缸還有個好處,看著魚放空還蠻舒服的。

至於燈,現在led很方便,完全可以用計時器來控制照多久,製造人工日夜。
室內種菜,其實可以考慮魚菜共生系統。
qingteng wrote:
水耕的話靠的是液肥啊...(恕刪)


水耕本來就是"養液水耕"

不是只有魚便才能提供蔬菜養分
qingteng wrote:
如果只是單純想拿個空...(恕刪)


魚菜比養液水耕複雜太多。光是設備位置就比養液水耕多好幾桶...

"純"水耕會爛根,幾乎是溶氧不足。

魚菜看起來比較不會爛根,是因為魚菜為了魚的生存,幾乎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打氣與過濾。並不是魚有啥神奇的功能可以讓菜頭好壯壯...

蔬菜也不能直接利用魚便,需要靠"菌"的分解作用才能將固體殘渣轉變為離子化的氮,磷,鉀,或是其他微量元素。

這點,跟水耕採用化肥並無差別(人為純化)。

魚菜因為需要有魚,菌的生存與繁殖空間,所以遠比養液水耕還要複雜與佔用空間,甚至與更耗用能源...

況且,魚菜的起源在於"將養殖漁業的廢棄物(廢水)再利用衍生出的副產物"。如果,你本身沒有想吃魚,也不會養魚。何必本末倒置,為了吃菜而搞魚菜...

這跟為了喝鮮奶養一頭乳牛差不多...

JasonQ wrote:
魚菜比養液水耕複雜...(恕刪)

其實這是很有趣的挑戰

但是過程很艱難光是
流體力學最少耗電取得最大流量的馬達都不好找了
過濾材...學問也很多

先壓低電力成本才有獲利空間

但有趣的話就無價了

luther0911 wrote:
其實這是很有趣的挑戰...(恕刪)


是的!!

所以我一直認為,在台灣帶領魚菜的是DIY魂,而不是養殖或是種植技術...

所以,單論空間利用率或是操作難度,魚菜絕對比養液水耕複雜。

魚菜是很好的概念,但是要跨入前先想想自己是否熱愛DIY各種設施。

reallsky wrote:
各位大大,本人想在...(恕刪)

種九層塔.香菜.辣椒.薄荷.用量不大的.
魚菜共生.... 別鬧了 魚菜共生都是在戶外吧.
室內潮濕又不通風. 我看香菇或豆芽菜吧
討論的是,室內種菜

如果樓主不開燈的話,基本上沒有什麼植物能活
如果樓主不要土的話又沒有燈的話,那除了香菇太空包,我想不出來還有什麼植物會活。

既然要弄室內栽種,
弄led或植物燈也是弄。
弄一個魚缸上面種花也是弄

植物分成全日照跟半日照,樓主種室內如果想省電,可以挑半日照的。
再來是,草本跟木本也有差別。通常來說草本長的比較快,但是大概都是一年生~兩年生。
水耕的話,通常都是從苗開始。育種比較困難,也麻煩。

土耕的好處,就是只要種子,丟下去就好了。
其實土的話,不會有什麼蟲子,如果樓主會擔心蟲害,那就去買培養土。
通常土裡會有伴生的小蟲,那些小蟲也不會離開盆栽。
室內最大的問題,不是蟲害,而是光照。
種花的培養土,一般來說都已經有化肥跟殺蟲的藥在裡面了。
比去買河沙的培養土好很多,重點是一大袋也不貴...

我本來也想弄魚菜,但是現在玩蚯蚓了,魚菜就不是很重要了。
養了蚯蚓,要蚓糞,或液肥,其實不難。
現在是冬天是橘子產季。
用橘子皮、糖、水,3:1:10的比例混合作酵素,也是天然的液肥。

種菜裡面還是有很多技術要學的
如果只是想要簡單方面甚至偶爾澆水就好了
那買空氣鳳梨就好了,台灣氣候偏潮濕,空氣鳳梨,掛在那邊偶爾噴點水就會活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