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二時,二個女同學上課一直講話,男老師叫她們不要吵,講了好幾次還是一直講話。後來男老師直接過去打了幾下手心,很用力,A女大哭,B女拍桌罵老師幹嘛打那麼用力,男老師直接握拳頭直接從B女臉上打下去,當下鼻血狂噴。班上幾個比較衝的男同學直接椅子飛過去,然後我們全部男同學把老師架出去。後來訓導主任來,通知家長來,家長來後罵女同學,說她們上課不應該吵,我們男同學口徑一致罵家長,說女兒被打成這樣還罵自己女兒。後來家長才圓場說是給老師面子。當年每屆畢業典禮時,都會有幾個老師不參加,印象最深刻是國一時,體育組長被畢業學長追著打。我69年次。
我也覺得奇怪。我是六年三班的。都經歷過從小學開始,就挨藤條和木棍長大。國中也是,高中才沒有。奇怪的是國小,國中很少聽到自殺問題,或是什麼憂鬱症問題。每天還不是得上學。到最後小學同學大部分都正常長大了。會讀書的繼續讀下去,不會讀書就去技職或是學手藝。一樣都可以正常生活。現在反而不能打不能罵,愛的教育,結果一堆自殺,考個70~80就覺得跟不上同學跳樓,不然就是自閉,躲在家中不出門。奇怪以前我們考50,60分的,每天被打到黑青,淤血,破皮,怎麼都活得好好的。原來以前體罰是從小訓練抗壓能力嗎??
jushome wrote:上圖是1989年(...(恕刪) 被打過最痛的兇器是熱熔膠條....印象比較深的是同學下課玩球上課遲到,老師直接掏刀子把球戳爆,還有畢業典禮當天想要謝師恩的帶頭者被生活組長和理化老師(海陸退伍)抓進去再教育....
體罰的年代~考沒80分~少一分木條打一下手心有的同學痛到哇哇叫但是相對的就會記得要努力看書~~希望下次被打少一點沒有對與錯~~人生是你自己的~~老師只是個過客但長大了~~還能回憶起的~~還是當時最嚴厲的老師
雖然現在老師都不體罰了,過去則是體罰家常便飯,但自己回顧過去到現在,其實當時A段班的班上同學也是只有少數真的算工作成功,大多也是一般上班族而已,跟現在一般的新鮮人差沒多少,少數成功,大多數也都是領月薪三到五萬,所以體罰與否跟未來感覺沒什麼關係,會唸書肯唸書的就是會,不會唸書或不願意的就不會,教育需要的不是一直體罰,而是能不能找出這個小孩子適合的路,而不是只覺得讀書最好...jushome wrote:上圖是1989年(民...(恕刪)
我是民國76~79年念國中的,當年學校對於能否考上公立高中很要求,在國一升國二的那個暑假,學校將一年級學生的成績統計後分班,分成所謂的AB段班,A段班是以升學為主,所以二年級分班後,一直到畢業就不再分班。記得在三年級開始,因為隔年七月就是高中聯招,因此大多數的體育課、美術課都被導師借來自習唸書或考試(三年級的體育課或美術課,印象中上不到10堂),也開始留下來夜自習到晚上9點10點,三年級下學期開學第一天,教室黑板的右側就寫上「距離聯考只剩XX天」,每過一天,數字就減1。記得當時數學課老師對於成績很要求,平時小考沒考到100分,99~95分打一下手心,94~90分打2下,如果是不到90分,3分打一下,所以如果是考85分,那就是打4下手心。不過也不是每個老師都是如此,有的老師是罰寫錯誤的部分,例如英文單字拼錯就罰寫5次還是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