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Corgi wrote:
我常在中國的當當網...(恕刪)
在北京生活過(2006~08)當然也買了一堆書
一般來說便宜很多但品質也差很多很多
例如史蒂芬金黑塔, 他們出的比較快我就買了....紙質有點褐黃(paperback)薄到很脆, 常常碰破,
跟皇冠亮晶晶差超級多(但定價差不到一倍, 相比2000年以經變貴很多了), 裏面常見到字體油墨蔭開, 甚至其中一本買來還裝訂錯誤
而且大部分翻譯小說翻譯慘不忍睹, 感覺是大學生用翻譯機亂搞的.....
這幾年有大改善, 但書價也直線上升
.................................................................
但是他們(市場大吧), 有很多在台灣等都等不到的, 例如貝奧武夫, 芬妮根守靈, 摩科婆羅多...(如果你能忍受他們的翻譯)
假設台幣和人民幣匯率5:1,簡化計算,那麼,在臺灣出一本書的話:
預計只能賣5千冊,作家版稅每本書也收5元版稅=20元新台幣,總計10萬台幣。出版社請人排版、設計封面各花費5萬台幣,印刷廠每本書印刷成本25台幣。算下來總成本32.5萬,每冊成本65元台幣,實際售價200元,批發給書店每冊售價100元,出版社能有大約17.5萬台幣=3.5萬人民幣毛利潤。
可見同樣一本書,經過作者、編輯、排版、校對、封面設計、印刷工人們共同努力之下,在大陸出版,作者能有20萬人民幣版稅,出版社能有28萬人民幣毛利潤。在台灣出版,作者只有2萬人民幣版稅,出版社只有3.5萬毛人民幣利潤。並且這本書在台灣的售價(200台幣)比在大陸的售價(30元)貴了三分之一。
差別就在於出版冊數的規模差10倍。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Dr.Corgi wrote:
1. 紙質不一樣,台灣的書通常比較薄,但紙纖維密度較高,所以比較不透光,背頁的字也比較不會透到前頁,中國有些書用再生紙,纖維鬆散,也比較容易透光,也沒有那樣白或黃,而呈現白灰色
2. 印刷品質不一樣,通常台灣的明顯比較好
3. 比較暢銷的書,在當當網、淘寶上買跟去現場大書店購買的品質明顯不同,內容一樣,但紙跟印刷不同
4. 比較暢銷的書,會有盜版,很明顯就是盜版,有印歪的,字的邊緣也比較模糊,包含當當網也常被人質疑有盜版書,看一些書的買家評論就可以看到...(恕刪)
1. 大陸也有精裝本圖書,就是比較貴一點。現在書店喜歡薄利多銷,精裝本銷量少,有的書店乾脆就不進貨,全是平裝本。但如果你遇到用再生紙的,那應該是盜版書了。
2. 同上。圖書看起來的觀感好壞,除了印刷質量還取決於排版和選用的字體。繁體字筆劃多,必須用較大字體,所以閱讀起來會比簡體小字輕鬆一些,也是原因之一。
3. 這個有可能,但不一定都這樣。
4. 從亞馬遜、當當、京東的自營店買,就會減少買到盜版書的可能,如果是從淘寶或者京東、當當的第三方賣家買,風險就比較大。發現有問題可以投訴,要求退貨然後另外買正版的。出版社會願意幫你維權。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