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429 wrote:真好笑, 那你蓋了桃機小港等等機場不就要保證一年要有10E人次來我國? 這樣我們才能賺錢啊不然蓋幹嘛是這邏輯嗎..lol 創了台灣職棒不就要保證每個座位都坐滿! 可憐 重點是花了幾十億創造什麼?納稅人才可憐。
tsaichan wrote:君不見南部許多深山裡,鐵皮搭建的道壇.宮廟一樣朝拜者絡繹不絕,但我還是想修正一下這句話,"藝術在臺灣沒用的"應該修正成"藝術在南臺灣沒用的"(恕刪) 好奇問問,你指的南部是哪裡以南?就你認知的北部沒有紅字那情形嗎?如果你是北部人,那"藝術在台灣沒用"這句話倒也一點不假。YKK104 wrote:有人說的很對,要符合南部人水準改成宮廟、神壇、財神爺生意會變很好(恕刪) 話不需要講這麼絕吧?單以台北新北來看難道都沒宮廟、神壇、財神爺,再把桃園加進去,臉頰都要冰敷了。水準兩個字講得出口也是很有勇氣。
我南部人過年期間去過了但是沒有買門票去看文物(北部的我有買門票進去)覺得樓這麼小 擺不了幾樣東西 就不想白花錢了占地很大主體很小(只有三層樓 但大廳跟一些走廊和露臺我看就佔掉大多數了)其他是一片荒煙蔓草(水塘是乾涸長雜草的 看到這種光景我想裡面也是不太妙...)園區除了又少又小的水泥建築外 看來光禿禿的一片 連幾顆遮蔭的大樹也沒有就幾樣東西擺設沒有新意沒有特色沒有亮點(至少我的認知中沒有甚麼鎮館之寶非看不可之類...)比去休閒農場烤肉還無聊可能主體建築附近寬敞可以純粹在步道上晃晃(但南部太陽超大的呀 光在太陽下走個兩分鐘就熱爆了 大白天也完全沒興致走就是 下雨更是...)坐高爾夫球車進去一個人還要收50元(只是從遊客中心到建築主體是能有幾公尺)比台北坐公車還貴台北故宮我是去了好幾次 之後有特展還是會去但南故宮 應該不會再去ps.還有,那裡是故宮是吧,當時我卻在遊客中心往主樓的路上看到17直播的辣妹鮮肉廣告巨型招牌,橫跨路的兩端,人會從下面走過去,頭上還有招牌大片銀錫箔絲飄啊飄,頓時間對參觀故宮的好奇降到冰點,路上迎賓的不是特展訊息而是17直播(不知道是過年期間要幹嘛之類..),重點文物宣傳卻是幾張全開海報貼在玻璃門上,要說虧錢賣廣告也不能這樣搞?也得看場地和不合拍呀...
花了80億沒遊客?來人,再砸50億下去......這是什麼邏輯?政府砸錢救故宮南院 賴士葆:人民納稅錢砸下去不會痛民眾日報2018年4月13日 下午4:36【民眾新聞網綜合報導】故宮南院再上新聞,政府宣布要再砸50億推動新故宮運動,讓故宮南院旅客回春,希望4年建設完成後可以達到200萬人次,賴士葆委員質疑這樣的評估報告是怎麼算出來的「當初故宮南院官方的評估報告預計每年可以達到100萬人,再砸50億就可以讓旅客倍增,這是建立在數字的推估嗎?」陸客不來,周邊的飯店都在考慮要認賠殺出了,政府卻是極度樂觀的認為砸大錢就可以救回人潮。賴士葆說最大的不同在於飯店業者怕虧自己的錢,政府若是虧了,不過是納稅人的錢罷了,別人的錢不會痛啊!2003年的時候阿扁當總統為了平衡南北的差距,斥資80億在嘉義的太保鄉蓋了70公頃的故宮南院,曾經在試營運的時候帶動一點風潮,現在已經淪為超級蚊子館,曾有單日入館的人數不到300人的紀錄。今年的南部燈會,故宮南院也有配搭促銷活動,但是超過1000萬的燈會民眾,到故宮南院的只有15萬人。賴士葆認為,如今這麼豪氣地砸下天價繼續建設投資已經淪為蚊子館的故宮南院,現在做決策的人將來不必為今天的政策負責,就像過去做決策的人現在不必負責,80億和50億不過是個數字,只是台灣就是不停地被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