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sam wrote:
那是因为你们砸钱少,当初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是砸钱砸出来的
你告诉老人买菜的时候用微信支付能少几块钱,你看她们用不用?
老實說,回的很實際。如果政府有開放,有電子支付廠家大力補貼店家和補貼民眾,應該很快就會發展起來。但在台灣不會有電子支付的廠家願意補貼的。
在台灣店家小型的是連開發票會被國稅局查帳不想開,開發票的店家雖然可以刷信用卡但會為了要付刷卡手續費而不願意讓人刷,金額太小不想讓你刷,金額太大也不想讓你刷。最簡單的說,以前便利商店刷卡都有限制多少錢以上才給刷,原因是他們認為金額那麼小,還刷卡,人工成本都不符會大排長龍。而金額大的例子就拿買車子來說好了,就算你帳戶裡就有那麼多的現金,車商還是只給刷訂金(2到10萬不等,不管國產進口車都一樣),不願意全額讓你刷,大部分車商會回你一句,報的是現金價,要刷卡再重報。其實這個就算在歐美應該也是可以刷全額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店家認為付消費稅(開發票)或刷卡手續費是吃虧應該外加在消費者身上。
自己現在就是發票可以刷載具就刷載具,沒有紙張、自動對獎獎金又幫你直接入戶,但是如果公司要報帳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想過要怎麼處理。而付款的話可以Apple Pay就Apply Pay,只是Apple Pay很麻煩的就是不是還會出簽單,還是有紙張之外,就是店家要換免費停車時,店家很難確認(百貨公司信用卡加贈一個小時這種情況)。這一點應該再想想辦法如何真正減少紙張,也可以便利的作業。當然,安全性也很重要,還挺怕被人盜刷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店家和民眾願意使用才有用。
說實在的,台灣使用電子支付大都還是只有年輕人,因為使用電子支付可以省下找零錢的困擾,這是唯一的好處,除非未來能夠結合財政部統一發票兌獎系統,只要使用者申請註冊好電子支付時,也等於在財政部註冊好統一發票兌獎資料,一旦消費電子發票中獎了,自動簡訊通知,三天內自動把獎金匯到指定帳戶,那樣也許能吸引更多人願意使用吧!
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