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基督教信徒對佛經的內容滿不滿意?

魁武265 wrote:
兩邊不衝突...(恕刪)


魁兄您好,

一神教跟佛教的教義有無衝突,可參考兩教所依止的聖典

《聖經》〈撒母耳記上15:2-3〉:「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

《大寶積經》卷93:「善臂!是菩薩於一切眾生,乃至盡形,自不殺生、教他不殺、願不殺生。」(CBETA, T11, no. 310, p. 529c25-27)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3:「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寶光總持,當行一法。云何為一法?謂於一切眾生不起殺意,令得安樂。』」(CBETA, T10, no. 299, pp. 894c28-895a1)

《十住經》卷1:「諸佛子!菩薩欲住是離垢地,從本已來離一切殺生、捨棄刀杖、無瞋恨心、有慚有愧。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常求樂事,尚不惡心惱於眾生,何況麁惡?」(CBETA, T10, no. 286, p. 504b23-26)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1:「長者白佛言:『世尊!有情短命,何業所獲?』佛告長者子言:『殺生所獲。復次殺業,然有十種:一自手殺,二勸他殺,三慶快殺,四隨喜殺,五懷胎殺,六勸墮胎殺,七酬冤殺,八斷男根殺,九方便殺,十役他殺;如是十種獲短命報。』」(CBETA, T01, no. 81, p. 896c19-24)
flymousetw wrote:
基督教 的聖經 分為...(恕刪)
沒別的事,就想問一下,天主教的聖經是哪部?


flymousetw wrote:
君不見 新約時代. 教會是怎麼被迫害的,使徒們是如何殉道的
據我不識字的聽說,這些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攻殺,跟別的宗教或神無關。
除了教義,也包含政治的理由。


XXMXX - YouTube wrote:
佛經都是中文又是文言文
中國人看就吃力了
美國人怎麼看得懂
不滿意。


以下淺見,請樓主參酌

不論是哪個宗教的典籍,其所使用的文體,與其譯成的年代有關。

語文是人們傳遞資訊的工具,而語文習慣是會隨時間演變的。

佛典使用的文言文,對佛典譯成時的古人來說可能只是白話文(簡單易懂)。聖經使用的白話文,如果讓千年後的人來看,可能就覺得文言拗口而變成文言文了,因為中文的慣用詞語甚至文法在千年後可能已大幅改變。

將鄭捷殺人的過程,以白話文描述,並不會減少他邪惡的程度。反過來將德蕾莎修女的無私奉獻,以文言文來陳述,也不會減損其崇高。

邪教並不因其宣教使用白話文而成為正教,正教也不會因為經典使用文言文而變成邪教。所以比較不同的宗教,最好還是回歸到宗教的的本質—也就是其教義是否良善、是否合於邏輯、是否合於事實、是否能指出宇宙萬有的本源、其本源是否能夠被證實等等,而不是著眼於文體上。

現代人(包含我)看文言文吃力,是自己國文素養的問題,不是某個宗教有問題,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至於要讓美國人看懂,僅須仰仗良好的英文翻譯,跟原本使用的文體,亦復無關。
明明佛教經典中有其他範圍,
但很多人總是偏愛拿佛教的滿天神佛及宇宙觀說嘴?


印象中,"比較宗教"其實是很深的學問,
必須對多種宗教的教義有很深入的了解,
才不會落入以偏概全的情況.
以佛教而言
很多人都只看漢化後的經典
都把原始佛教的阿含系列當故事書
我想所有宗教都是大同小異
發展越到後面
都只是在爭正統跟詮釋權而已
立教的原始教義
真的沒這麼複雜
原因無他
因為對象是比你阿祖見識還要少的古人
nice_lego wrote:
如果你的小孩說,他容的下 1+1 = 只要能勸人為善,以人和睦,等於什麼都可以。

你能接受嗎?

世上就是有相對真理:比方你喜歡吃漢堡,他喜歡吃牛排,無關對錯。


佛教與基督宗教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比較不同的是『達到或接近真理的方法』。

就我所認知的,佛教並不否認有真理的存在,在佛教裡,這個所謂的真理會是一個叫做真如、實相。

但是,佛教非常強調的是,所謂的那個究極的真理如並不是究極的真理,因為,那都是一個名詞,白話來說,真正的真理,並不是文字上的真理。

這在物理科學上,會很容易被接受,因為,過去一、二千年以來,科學是一直不斷的改革,不斷地推演,不斷的究竟。

像是:量子力學

今日的量子力學,以及我們今日所認為的宇宙,在往後的幾百年、幾千年,又會有新的認識。但是,真正的宇宙(究竟的真理)就是那樣子,只是我們還在認識、摸索、學習。

就像是 1 + 1 = 2,看似很簡單的真理,你肯定是深信不疑,不過喔,到了大學的數學系殿堂裡,接觸了數論,或者換到了另外一個空間,不見得一定是如此呢。

1 + 1 = 2 又或者 1 + 1 = 1 這都是正確的,這是真理的一部分,但是,一般人很難接受,因為一般人在意的,並不是真理,而是生存、活得好、活得開心。基督宗教在這方面,是比較投人們之所好一些,這方面,近年來,佛教也要興起改革的聲浪,也很多地方在向基督宗教的做法學習呢。

我自己本身是物理學系的畢業生,會比較容易親近於佛教,會覺得佛教很強調『行為』『學習』,而不是『空談』,佛教也比較謙卑一些些,比較內斂、對自己的要求往往會比較高(修行),而不是放大自己。

不過,上述所說的,也都是名詞,也只是一個初淺的初學者的感覺,並不是真正的佛教。
我比較好奇,是怎麼去挖2年前的文章?
nice_lego wrote:
你和鄭傑王景遇一樣都是人,都要呼吸新鮮空氣,所以你們一樣壞。

這種錯誤結論。

對佛經的誤解,也是類似這樣。
上帝 基督教
宇宙大覺者 佛教
不同名稱 性質差不多
XXMXX - YouTube wrote:
大部分的基督教信徒對...(恕刪)


佛教本於輪回,輪回概念產生種姓制度,幾千年不變,包含現在印度,還是在種姓制度之下。
聖經帶來民主跟自由,基本人權概念,都是本於聖經,包含歐美各國。
佛教採用奴隸階級制度的輪回概念,基督信仰卻是以上帝賜給人基本人權當根基。基本概念上根本完全相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