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客 VS 日本客 的問題

superscreen wrote:
拼觀光是這樣拼的嗎(恕刪)

不靠對日熟悉的人創造友好的氣氛?
>>那觀光局每年都不要編預算好了!偶像劇「這裡發現愛」也不用做了!
有學過觀光的人都知道,觀光事業的美譽有:
1.無煙囪的工業
2.沒有口號的政治
3.沒有形式的外交
4.沒有文字的宣傳
5.沒有教室的教育
從事觀光業人員,最怕遇到像你這種,凡事都以政治為前提來思考的。
到底是誰用政治思考?
講了半天,其實我不想說大陸客日本客誰素質高的這種陳年老問題(雖然其實答案很明顯)
如果說兩種客人都越來越多有何嘗不好
就算其中一種素質不好,看在錢的份上,忍耐吧

可是今天的問題是根據如香港的經驗
大陸客對日歐美的客人是有排擠的效應
原因是大陸客對整體的旅遊品質的傷害
因為旅行社為了拉大陸客削價惡性競爭
加上大陸方面已經先剝了一成皮
更不用說對治安的負擔
整個旅遊品質是下降的

其實很多日本的女性雜誌都有推薦台灣的行程
台灣對這些有消費能力的人
因為美食文化溫泉等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如鼎泰豐)
市場也有成長,只要在既有基礎上加強

重點是政府一連串對日的動作
和眼裡只有陸客的做法
對整體的旅遊發展是開倒車的

我深深的不以為然


我見過直接在赤臘角"國際"機場的"地毯"
直接給他吐下去

大陸青年
你好樣的

討論大陸客 VS 日本客,是個不錯的問題。

但....
老實說,日本人都不CARE''那個''了,
我們也沒有必要為了''那個''而吵...不是嗎?
討論又偏去''那個''...又會蓋成一棟危樓...
superscreen wrote:
其實很多日本的女性雜誌都有推薦台灣的行程(恕刪)

這點倒是真的,台灣美食小吃、觀光夜市和後山文化,真的滿吸引日本人。
曾看過新聞指出,日本的旅行者是世界第一,經常在世界各國角落都看的到日本觀光客。
這陣子,因為釣魚台事件,台灣赴日觀光人數,約減少二成左右。
短期之內,台灣和日本的觀光,不免會受到影響,激情過後,最終還是會回歸平靜。

之前陸客來台觀光,回國後普遍對台印象不好!
原因就在你所說的,"因為旅行社為了拉大陸客削價惡性競爭"。
在旅行社方面,接待陸客也是有風險,怕人不見,而且要向全聯會繳200萬元的保證金。
有些旅行社會抱持這種心態:「能賺就賺,能撈就撈」。
觀光是永續發展的,如果因少數不肖旅行社行為,難免會影響整體旅遊的品質。
重點還是要靠旅行社(帶團導遊),維護旅遊品質和團員自愛。
superscreen wrote:
不用觀光角度來看問題...(恕刪)


照你這樣說把日本收歸為台灣國土還比較快..直接收稅一個都跑不掉!
明神宗朱翊鈞(1563)「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朝鮮之.播洲之役
lhsin wrote:
喂喂喂

中國旅客這麼高尚 那些低級下流惡爛的一定是極少極少數的

你們也不看看台灣旅客是多麼的沒公德心 日本人最壞 還敢批評高尚的中國旅客

自己反省一下 道德的倫落 心靈的再成長 台灣怎麼了


你在說笑話嗎!?..誰都知道大陸人絕大多數給人的觀感就是不好的!
明神宗朱翊鈞(1563)「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朝鮮之.播洲之役
superscreen wrote:
不靠對日熟悉的人創造友好的氣氛
請問是要靠一些每天往大陸跑眼裡只有陸客
的官員
還是靠帶頭去跟日本人抗議員縣長
還是帶頭燒日本國旗的人來衝日本客來台人數嗎?

其實本來日本人都不想擴大事端
只有一些地方小報有報導
是我們逼的人家有反應
請問有計畫到台灣觀光的日本客看到燒日本旗的照片
又被警告到台灣不要激怒台灣人

拼觀光是這樣拼的嗎


為了觀光..釣魚台都可以不要了..哪天日本要整個台灣北部..你給不給?....

這次我們的做法頂多只達到日本手段的80%..日本的手段更卑劣!
明神宗朱翊鈞(1563)「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朝鮮之.播洲之役
朱翊鈞 wrote:
為了觀光..釣魚台都可以不要了...(恕刪)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根本沒有要不要的問題,東西是誰的也不是我們說的算

一個小孩子在哪哭鬧使性子時,2個大人已經在那平分東西了...誰理那個小孩

國際現實同理亦然,自high並不能改變現實



朱翊鈞 wrote:
為了觀光..釣魚台都...(恕刪)


所以說,為了觀光,我們可以連主權都不要?
日本再差,頂多就是丟了個釣魚台
中國可是要把台灣整個吃下去
如果只能二選一,妳要選哪一個?

話說回來
在行銷學裡面有提到
抓住老客戶的成本只有開發新客戶的九分之一
更何況
日本這位老客戶的消費能力是中國這位新客戶的三倍以上
今天旅行社投資了9倍的費用,卻只換來1/3的消費
一來一往的落差,中國客的效益只有日本客的1/27
當然
中國客的效益應該在於人口的優勢
就像量產,量越大成本越低
問題是,現在開放的人數,根本就沒有辦法衝量
而如果開放衝量,又要顧慮中國客水準低落的問題,讓台灣變香港第二

所以,中國客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效益
想寄望中國客讓台灣經濟起飛?
大家就慢慢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