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ManCcC wrote:
現在的建材與房價~~使得建商根本無法一戶換一戶!
^^^^^^^^^^^^^^^^^^^^^^^^^^^^^^^^^^^^^^^^^^^^^^^^

針對這句話不太信

你的想法沒錯,

鄉下一大堆真的需要都更的房子怎麼沒人去談?

同樣的時間跟物力人力資源,

當然是在房價高的地方搞都更,

反正條件一樣,

建商分到的房子拿去賣根本是蓋房成本的2倍以上,

不然建商富三代的超跑怎麼來?

其實大家去算一算土地成本跟蓋房子成本就知道,

建地一坪才幾百萬,

40坪的房子建築成本最高也才1000左右,

一般的說不定還不用800萬,

40坪的房子持分土地才多少?

雙北市一戶40坪新房少說要2000萬以上,

現在房價根本完全荒腔走板,

建商多好賺呀!
現在流行一種都更方式,就是把房子弄歪......
政府應該頒布法令
為了房舍安全而拒不都更者
將來若遭地震損壞
政府絕不補償



有點難
金銀俊 wrote:
台灣都更最大的疑慮還...(恕刪)


要不要去看看403地震後一堆老房子的裂縫

就算沒被貼黃單紅單

能撐幾次403地震?

再看看倒掉的房子是新房子還是舊房子?

房子是鋼筋混凝土做的

不是橡皮做的

就算古早人比較老實不偷工減料

也不會有人把100分的規範蓋成200分

怎麼會有老房子怎麼搖都比新房子耐震的想法?
yoyo0719 wrote:
再看看倒掉的房子是新房子還是舊房子?

請問這些是新房子還是舊房子呀?


金銀俊 wrote:
住的房子已經列入超過50...(恕刪)


在Yt打都更二字
可以看到這些
有的人日子過好好的不想接觸風險
你要怎麼說服??
更別提都更完的新房,公設管理費公電費
房屋稅金,你都可以查查

都更的起,住不起
公共電付了連饅頭也吃不起


金銀俊 wrote:
住的房子已經列入超過50...(恕刪)

都更後悔的一堆。
advantage wrote:
請問這些是新房子還是...(恕刪)


談到地震災害...是要談該建築當年的結構規範
而不是建築年限...
因為如果沒地震、這些建築住超過50年也沒問題
而談到震災、就必須考慮當年的結構規範
台灣是從921才開始注重建築結構、而921也才25年左右
隨著科技技術提高、這25年來...
從結構計算方式、鋼筋材質、鋼筋配置方法、混凝土強度
都一直在更新....
早期結構計算也只是簡單的梁柱計算、可是實際地震影響因素很複雜
就這幾年地震災損多數的軟弱層、或者新加坡式公寓
這些某一層樓牆面較少形成軟弱層的問題、也是這些年才開始討論

所以...不存在什麼舊結構比新結構還好的問題
光是混凝土強度....現在比起以前就差很多
你可以補給他們不夠的錢,這樣你鄰居就會同意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