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3p wrote:
前面有人說商家吸收漲價

其實要看行業與原本定價高低,有些原本利潤就夠好了,還利用一些因素再漲價,原因單純是想賺更多,至於帳目怎麼算的?有無假帳?店家心裡清楚,不然為何有經商的賺到買豪宅、開名車,有些業者會壓低利潤避免客人流失沒錯,但這種業者不夠多。紅豆與糖是算期貨,你讀商的應知道期貨價格有高有低,農產品有時因氣候不佳而減產,價格會漲,但不利因素消失後產量就多了,價格會降,但台灣奸商都原料漲時要漲,原料價格降時卻不降價,然後類似情況重演時又要漲,難怪價格越墊越高,日本不少商人還有良心,原料價格降後也會降價,有良性通膨可以,但都沒有良性通縮就是炒作價格,如果沒降利息,債務根本不可能縮水,通膨加上低利把錢領出來必須能投資獲利才有用,如果只拿來消費只會使自己變窮,所謂日本失落30年是與其經濟全盛時期比,但日本即使失落了也很多國家強,日本其實不算通縮,只是日本人減少消費導致商人不敢漲價,才使物價平穩合理,東南亞國家即使有發展也有限,去了解它們國家條件即知,而且當地商業氣息炒作投機風氣低,常旅遊的都知道,到東南亞與中國甚至日本住飯店旅館,住宿價格比台灣低很多,事實證明你在危言聳聽。
se3p wrote:
就怕提供了你看不下去...(恕刪)

他人提供的資訊,我自會分析,若有可取之處也會留用,你只因我不認同你觀點,就指控我看不下去、不想聽。你不當引用又自以為是,可能也自作聰明,少賣弄學問,經濟學理的解讀並非人人看法都一致,何況還有不符或人為干預造成的扭曲。
餐飲業的高端消費不是不行
店門口或招牌上要加上國旗

認證過的高端消費就是皇家貴族


Zood Reenk wrote:
其實要看行業與原本定價高低,有些原本利潤就夠好了,還利用一些因素再漲價,原因單純是想賺更多,至於帳目怎麼算的?有無假帳?店家心裡清楚,不然為何有經商的賺到買豪宅、開名車,有些業者會壓低利潤避免客人流失沒錯,但這種業者不夠多。紅豆與糖是算期貨,你讀商的應知道期貨價格有高有低,農產品有時因氣候不佳而減產,價格會漲,但不利因素消失後產量就多了,價格會降,但台灣奸商都原料漲時要漲,原料價格降時卻不降價,然後類似情況重演時又要漲,難怪價格越來越高,日本不少商人還有良心,原料價格降後也會降價,有良性通膨可以,但都沒有良性通縮就是炒作價格,如果沒降利息,債務根本不可能縮水,通膨加上低利把錢領出來必須能投資獲利才有用,如果只拿來消費只會是自己變窮,所謂日本失落30年是與其經濟全盛時期比,但日本即使失落了也很多國家強,日本其實不算通縮,只是日本人減少消費導致商人不敢漲價,才使物價平穩合理,東南亞國家即使有發展也有限,去了解它們國家條件即知,而且當地商業氣息炒作投機風氣低,常旅遊的都知道,到東南亞與中國甚至日本住飯店旅館,住宿價格比台灣低很多,事實證明你在危言聳聽。


不要扯蛋啦
什麼叫原本的利潤夠好
利潤好與壞會受到主觀及客觀的多方影響
又要扯到假帳
什麼東西都陰謀論
那生活還要不要過

其實你只是仇富而已
你眼紅嫉妒賺到錢買豪宅開名車的人
豪宅和名車才真的是所謂溢價率高的東西
這個你怎麼又不嫌貴了
還羨慕嫉妒起來了?

經商就是在與風險對賭
多得是生意失敗的人
你沒看到不要當成沒有
一個池子裡的水就那麼多
有人賺就一定有人賠
天天異想天開
只想挑自己喜歡的來看
才會希望發生戰爭來壓低房價

你不要說一些皮毛的東西就當成專家來講一堆似是而非
你居然有辦法說出「日本不算通縮」
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說什麼
我之前住日本多年
日本商人有沒有良心也不是你說了算
日本的通貨緊縮大環境背景才是主因
你不要總是把一些片面資訊加上自己的想像就當成事實好嗎?
還日本人減少勒
日本人減少造成的問題是發生在偏鄉
你講的飯店
那絕對會是在市區或是觀光景點的
不只有日本人
還有許多外國人
你去查查日本觀光人次吧

不需要扯常旅遊還是國外怎樣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必須面對的問題
每個時代也都有屬於當代的挑戰
順帶一提
我累積里程差不多可以飛到月球來回
我飛最多的時期
地勤、免稅店員、海關、空姐都認識我
我以前常住海外時
有的飯店我一住就是一兩個月
價格有高有低
沒有那種台灣都怎樣的
我在訂房網站也是最高等級的會員

一個紅豆湯你可以扯那麼多
而真的回答你的部分
你不就事論事又扯新的話題
還要怪討論板都沒有知識性發文
真的花時間寫長文告訴你了
你又說別人都在騙
這樣不就是自助餐而已?
你那麼喜歡通縮
難怪想去中國住
不過看你說日本的事
我又懷疑你根本不知道通縮是怎麼回事
世界秩序世界規則是權力和責任綁一起
不會讓你自助餐的
想要人生過得順遂
先認清這些吧


關於主題的紅豆湯
其實零食甜點等等非絕對民生必需品
比較貴本來就是正常的
這也是多方原因造成的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Zood Reenk wrote:
你這人就是自以為是,可能也自作聰明,少賣弄學問,經濟學理的解讀並非人人看法都一致,何況還有不符或人為干預造成的扭曲。


你要說網路上沒人講的內容有知識
真的跟你說了以後
你說別人在賣弄學問🤷🏻
跟你不一樣觀點
你就辱罵起來了啊
如果跟你觀點不一樣
就是對方自以為是、自作聰明
那你也真是有夠主觀
難怪你覺得網路上的人都是沒知識嘴砲


這個世界
從來不存在真正的對錯
而是眾數與寡數的區別而已
通常大家認知差不多的言論是叫知識
跟大家認知不一樣的是錯誤
而跟大家都差不多的
會覺得處處是知音
而跟大家差太多的
會覺得處處是嘴砲

你是那一種呢?



紅豆湯這類零食甜點等等非絕對民生必需品
比較貴本來就是正常的
很多因素導致他的風險相較於其他絕對民生必需品來得高
而得到的補貼等等因素也比較少
所以在風險控管的情況下
一定會比較貴
舉例來說
政府會和業者合作推出幸福便當
不會推出幸福紅豆湯
就是因為他們一個是必須另一個不是
順帶一提
幸福便當能賣六十
不是因為商人都賺太多
而是因為政府拿錢補助
這錢哪來的
之前政府有公告過可以自己搜尋
政府、企業還是小商家
財源都一定要有所本
不要總以為別人都該莫名其妙的有錢
然後莫名其妙的吸收虧損
這種行為是對於國民或是股東的不負責任

而另一方面幸福便當的存在
也是刻意在民間放水來壓制過度通膨
之前國外大漲的很嚴重
國內物價相對來說穩定很多
現在補助款用完了
幸福便當就幾乎不存在了
強調一下“幾乎”
我知道實際上還是有少量



=====
Zood Reenk wrote:
他人提供的資訊,我自會分析,若有可取之處也會留用,你只因我不認同你觀點,就指控我看不下去、不想聽。你不當引用又自以為是,可能也自作聰明,少賣弄學問,經濟學理的解讀並非人人看法都一致,何況還有不符或人為干預造成的扭曲。


意外發現你還改文想把話圓回去喔
你再怎樣改文也是一樣啦
要說大家都是聊天沒知識
給你知識以後又不接受
最後還罵人
你講的內容不就是自己可以但是別人不行的利己雙標而已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外面買方便
自己煮省錢
Zood Reenk wrote:
而上班族就是拿部份時間去賺錢,但他們下班後就沒錢賺了,所以不能做任何事都要算時間成本,而你所說那些廚師與外送員已出售時間換錢,但你忽略了那是在上班時間,下班了所做的事花了多少時間,不能以上班時數折算成本,因為那些時間你無法賺到錢


我本來懶得回這種文章的
你想像的故事背景我也不做變動
好意解釋給你聽

上班族拿時間去換錢
下班就沒收入嗎?
其實是有選擇的
舉例來說
加班
又舉例來說
兼差
再舉例來說
經營副業
這就是機會成本、時間成本

兼差是什麼這不用教吧?
隨便舉例
便利商店晚班
外送員
副業是什麼還需要教嗎?
隨便舉例
網拍
補習班教學

你說的沒收入
那是因為那個人選擇躺平
能夠經營的兼差或是副業收入種類多到只有你想不到而已

而選擇成本時間成本
套到你的故事大概會是
假設一個上班族
下班之後演講可以收入一千元
他可以選擇回家睡覺
也可以選擇去演講賺這一千
但是他因此沒時間去吃飯
所以他可以選擇餓著肚子等演講後才去吃飯
也可以選擇讓外送員送到他手上
這是個人微觀的抉擇
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有這選擇權的
好比這個外送員可能是所謂的上班族的下班兼差
而這個外送員接訂單的手機
又可能是另個上班族在網拍販賣的
別以為這些都是憑空想像的故事
我有認識上班族下班做外送
也有認識上班族下班做網拍
以前長輩聽過更拼的早上送報紙後去上班
下班後去餐廳洗碗

這種基礎的選擇就跟你說明到此
我不想多說了
我連教晚輩一些觀念都不需要講這些基礎知識
年輕的時候才是在網路找資料
年紀大了想回饋網路才在這邊跟你講故事
每個人觀點不一樣
當然有人認同也有人不認同
本來就沒什麼好強求的
真的不要為了辯而辯
你累別人也累
更遑論罵人了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Zood Reenk wrote:
se3p w...(恕刪)

我不是富豪,但是我有台塑、台塑化、遠傳、統一..等等的股票。
我跟王永慶一樣,睡覺也是有錢賺
只是跟富豪比,賺多賺少的差異而已
所以,不是只有富豪睡覺在賺錢,你要弄清楚
Zood Reenk
我也有股票啊!但無法與持股大戶比,就不提了。
se3p wrote:
什麼叫原本的利潤夠好

那是指原本的售價就偏高已賺夠多了,有些人書讀夠多但腦筋轉不過來,你不認同有假帳,那以前有些上市公司與會計師勾結作假的財務報表被揭穿是怎麼回事?我只是說明有些生意人賺到盆滿玻滿,買了豪宅與名車難道不是事實嗎?卻被你貼標籤說是仇富,其實你是不滿我舉例來反駁你說的生意人只是勉強經營沒賺甚麼錢,豪宅名車當然貴啊!但這用膝蓋想也知道,何必提呢?還扯說我羨慕與忌妒,只要他是靠自己本事賺來的,何必忌妒人家,你竟然捏造我的想法,難怪會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諺語。你說的很多我都知道,不須扯那些多餘的,我社會閱歷應不比你少,我沒有說我是專家,但你卻自以為高明要我接受你看法不能異議,你這是威權思想,你算甚麼?你以下說的都是見仁見智,我不屑看,你自己留著用,道不同就話不投機,你為商人立場與利益護航,我是消費者也不想被坑,沒有交集就無法交易如此而已,你一直回覆我知道你目的是要讓更多人看到,洗腦更多人接受你看法,但別人也是會思考的,一個只為賣方說好話的人,不論如何狡辯,多數人也不認同,事實勝於你硬凹,常低估他人是壞習慣,不再理你了,會沒完沒了。
Zood Reenk wrote:
但別人也是會思考的,常低估他人早晚會踢到鐵板,不再理你了,會沒完沒了。


你會不會覺得這句話
套在別人看你的情況也是可以適用的?


Zood Reenk wrote:
那是指原本的售價就偏高已賺夠多了,有些人書讀夠多但腦筋轉不過來,你不認同有假帳,那以前有些上市公司與會計師勾結作假的財務報表被揭穿是怎麼回事?我只是說明有些生意人賺到盆滿玻滿,買了豪宅與名車難道不是事實嗎?卻被你貼標籤說是仇富,其實你是不滿我舉例來反駁你說的生意人只是勉強經營沒賺甚麼錢,豪宅名車當然貴啊!但這用膝蓋想也知道,何必提呢?還扯說我羨慕與忌妒,只要他是靠自己本事賺來的,何必忌妒人家,你竟然捏造我的想法,難怪會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諺語。你說的很多我都知道,不須扯那些多餘的,我社會閱歷應不比你少,我沒有說我是專家,但你卻自以為高明要我接受你看法不能異議,你這是威權思想,你算甚麼?你以下說的都是見仁見智,我不屑看,你自己留著用,道不同就話不投機,你為商人立場與利益護航,我是消費者也不想被坑,沒有交集就無法交易如此而已,你一直回覆我知道你目的是要讓更多人看到,洗腦更多人接受你看法,但別人也是會思考的,常低估他人早晚會踢到鐵板,不再理你了,會沒完沒了。


再跟你說一次
貴與便宜從來都是主觀的
這個主觀因素大部分來自你的價值觀
而你的價值觀跟你的收入、社會位階有很直接的關聯性
牛排有一百的
有一千的
也有一萬的
各有各的市場
各有各的買家
定價的論述
商業上面研究得很深
才不是你想像的單純有賺錢沒賺錢
商場如戰場
市場競爭本來就很激烈
還有商人會不會賠本賺吆喝
其實是會的
但是不在你這種片面的微觀的經濟裡面
利潤夠好是什麼意思
其實我只是想看你怎麼解釋而已
利潤要承擔的是許多家庭的生計以外
還有承擔下一波風險的功用
此外真正的大公司
會開始像大富翁遊戲一樣開始併購
以你舉例的便利商店來說
統一企業做到了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的雙向整合
那他夠大了嗎
他滿意了嗎
家樂福、PCHOME購物、YAHOO購物
這都是他們近期比較大的收購
要是他就像你想像的只賺一塊兩毛五能做到嗎
就說了那是對股東的不負責
這方面還有很多可以說
先暫時不說

成千上萬家公司
一家有假帳就等於每一家都假帳?
做生意賺錢然後買豪宅開名車就被你舉例
那我問你的生意失敗的人呢?
這種零和遊戲有人贏勢必有人輸
贏的人也不能說作弊贏的
那你拿這樣的人出來舉例
不是仇富是什麼
豪宅和名車那才是溢價率高的東西
溢價不能等於貴
所以這是你用膝蓋想不明白的東西
還有
其實很多時候
車子房子根本是法人租賃或是法人購買的
裡面又有很多故事
並且奢侈品提供的功能有很多
這邊就先不探討

很多事都是你自己提出來的
回答你以後你又開始閃避問題
像是下班後的上班族的時間選擇
這不是你的舉例嗎?
我也跟你說了選擇成本時間成本不是?
單純就事論事
哪來的權威思想
其實本來沒有要回應你
你要說網路上都是瞎聊沒知識
那我認真的寫長文跟你說知識
你就開始閃躲
你不是想在聊天版學到新知嗎?
我這不是在成全你的要求了?

而且你這樣也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我印象中就有幾次
大多數時候
你引我的文還是留我的言
我都不會回應你
因為之前偶爾一兩次回答你以後
你就暴怒
強辯數篇
所以我對你這ID還算蠻有印象的
而且其實我從來不低估別人
想反的
我都認為對方可以理性溝通
提出資料與數據來討論
結果往往都是我高估了
每次都是言詞閃爍的辯論數篇🤷🏻

在我看
不就紅豆湯嗎?
事情都沒那麼嚴重
以前不知道的可以google搜尋現在可以問ai
單靠片面訊息然後自己想像真的不是辦法
既然你說你不想討論了
那好吧
只能祝你新年快樂了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