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john wrote: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不得...(恕刪) 關於這點,我有點小小不同的意見。我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應該談不上逼不得已。是希望藉由奇襲,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因為日本知道在南洋的資源爭奪戰中,與美國發生利益衝突而交手是早晚的是,乾脆來個先發制人。順便測試一下美國海空軍的軍力,這樣日本之後好專心去面對其他的戰線。不過沒想到美國國力太強,就跟打電玩一樣,大王補血的速度超快,所以這是日本的一個大大失策。
提到英國,不得不說的是在保衛本土上,英國人所表現出來的決心和膽識遠遠的勝過了他在亞太上的軍事表現。國民黨入緬作戰的部隊就是因爲英軍的消極抵抗以及不宣而退的做法,造成精銳部隊的大量損失。每次看到我都感覺扼腕,大量優秀的中華兒女就這樣魂落異鄉了。尤其是迷途撤進原始森林。。。。。。實在是可憐
喔, 我說過有對照組, 所以相較之下日本人沒有那麼可惡.其實要分清楚所謂的抗日, 到底是真心抗日, 還是單純的反政府行動.就好像以後也許有人會把湖口兵變那個將領, 美化成抗蔣的英勇事蹟也說不定.霧社事件內, 有一群原住民是站在日本這一邊的.所以才會有所謂的 "味方藩".味方翻譯過來, 就是"我方" 的意思.霧社事件在某種程度上被過度渲染,最明顯的例子是, 當時日本的飛機根本沒有施放毒氣的能力,硬要說日本用飛機施放毒氣.理由也很簡單, 因為蔣渭水參加過同盟會.還好蔣渭水死得早, 不然像他姪女 (蔣渭川的女兒) 死在 1947 年就很難看了.====台灣的抗日史, 有些事情真的是狗屁倒灶,最有名的鬧劇叫做台灣民主國,以黃虎旗 (因為清帝國用黃龍, 向中國稱臣的國家一向喜歡用次一級的虎)搞到那個丘逢甲還假裝老太婆, 搭乘英國的船回大清帝國.台北跟台南甚至因為官兵變強盜,市民要求日本軍隊和平進城維持秩序.基本上有些日本軍隊在台灣做的事情, 跟 1930 年代國民政府的軍隊在中國江西做的事情是沒什麼兩樣的.以當時的時空背景是理所當然.
dearjohn wrote:霧社事件在某種程度上被過度渲染 因為那是日據時期的少數大型抗日活動,當時許多台灣人心中都是認為他們都是過著被奴役的生活...不會因為有沒有毒氣而抹滅當時日本高壓統治下的蠻橫。dearjohn wrote:台北跟台南甚至因為官兵變強盜,市民要求日本軍隊和平進城維持秩序. 有沒有這方面的相關消息、文章可以瀏覽?我試著找了一下,都沒有看到?雖然戰亂時期這樣的說法不無可能,但總覺得像是當年日本入侵各國時打的大東亞共榮圈、幫忙回復秩序口號一般誇張。以前只讀到抗日登陸時各地義勇軍不少,許多地區戰事更是激烈,像是"乙未戰爭"。
slm wrote:台北跟台南甚至因為官兵變強盜,市民要求日本軍隊和平進城維持秩序.(恕刪) 辜振甫的老爸就是去開台北城門讓日軍進城的人所以它們家族在歷史的評價很兩極因為它們家從此從日本人手上獲得許多利益因此有些人認為它是漢奸但是因為日軍進城前,台北城內部已經內亂了有人認為它們是這麼做,就是為了避免台北城的內亂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