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覺得消基會的計算過於簡單了,應該沒有到三元那麼少,至少消基會開一張估價詳細表來看看,人工 機器 材料 耗材 包裝 運費 ...等等,貨物雖然有降價,但是叫貨量有到一定的數量嗎?量沒有出來,利潤怎麼出來?這樣的議題讓我想起之前01的豆漿事件....
Digital.Ninja wrote:是嗎?如果........(恕刪) 你要不要查一下通貨緊縮是什麼意思?麵包沒有連續性的調降,之前台灣有通貨膨帳的情形,現在頂多是平抑物價,並非持續性通貨緊縮.現在大家有預期麵包價格下跌,所以大家觀望延遲消費的情形嗎?
我剛剛好奇上消基會網站看看,這個是我看到的消費新知發佈,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412.aspx?id=1156感覺起來,一般的糕餅業者還是無法和大型連鎖店相對抗,光是"人工"和"叫貨量"這兩樣就輸給大型連鎖店了,一般業者怎麼把價位壓低呢?而且消基會還點名某幾家業者應該要降價多少%,這個就有點欺負人了,難道麵包店裡只有賣菠蘿麵包嗎?其他的麵包獲利成本調整呢?店家做生意總是要有平衡吧?我倒是很也很期待,消基會怎麼賣這個3圓菠蘿麵包呢?
賣多少店家自己想吧,我家附近一間很有名生意很好的麵包店從原物料漲價後也堅持不漲價,但麵包越來越小只剩漲價前的2/3大,加上毒奶粉事件麵包店生意一落千丈,店家於是又把麵包再次縮小也再度漲價以求生存,於是生意更差,我印象裡最後一次去買麵包的時候菠蘿麵包比小餐包大一點好像是賣26還是28元,除了皮裡面也和餐包一樣鬆,現在每次經過看見店裡都沒什麼客人,都跑去別家買了,所以應該是看店家自己怎麼想,消費者自己會去選擇的
oyc4388 wrote:賣多少店家自己想吧,...(恕刪) 消費者都是自私,大家只會往對自己最有利的店家跑,他們是不會在乎店家會不會倒.....這就是人性啊!店家為了搶生意也只好降降降.....然後.....然後就不知道會變怎樣了.
Digital.Ninja wrote:消費者都是自私,大家...(恕刪) 看到最後我還是覺得這邊大大說的有理有些時候成本不是這樣算的有很多外在因素不是大數法則如果說以一個三元來計算我想~就如同之前的文章一樣豆漿不是更便宜~~那怎不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