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gigi wrote:現殺的口感好很多~不...(恕刪) 小時候我住鄉下阿嬤也都是這樣殺雞,我記得放血的時候最刺激了...我唯一可以參予的步驟就是拔雞毛,其實還蠻好玩的,而且看的時候根本不會害怕,因為滿腦子都是等等有雞肉可以吃了...
我們家附近(標準的住商混合區)就是攤販自己現宰.位子就在大馬路邊,附近也有賣熟食的.攤販每天大約進一兩籠雞鴨,這些活雞鴨當然只能在籠子裡便溺,再落到馬路上,攤販再每天清洗,由一般的排水道流出去.殺完雞鴨的血水也是這樣處理,死雞鴨放進脫水機,直接血水排入排水道,場地再每天清洗,也由一般的排水道流出去.你說會不會污染環境,你說會不會造成禽流感傳染的機會,你說是環境衛生重要,避免使一般民眾生病,還是逞自己的口腹之欲重要,如果你都覺得是,為什麼你覺得不應輔導他們不要"就地"現宰?
香港實行中央屠宰及廢除市場屠宰之政策應可供台灣政府參考,謹引用文匯報之社論內容說明,中央屠宰是必行之路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在泰國舉行禽流感會議,專家們都關注今年冬季禽流感會否大規模爆發。世衛並警告禽流感與人流感混雜而成的新病毒,可能導致全球700萬人感染新流感死亡。為預防禽流感,政府已大致決定由中央屠宰家禽,正研究集中在一個地方或分幾個地方屠宰。 我們認為,對世衛的警告雖說不必過於驚慌,卻亦不能掉以輕心。近六年來,香港已經爆發過兩次禽流感,並且付出過慘痛的代價。近年來,周邊地區禽流感不斷蔓延,香港屢次如履薄冰,備受困擾。因活雞攤檔遍布港九新界,爆發禽流感的擔憂始終難以揮去。作為人煙稠密的國際大都會,香港實行中央屠宰家禽是遲早必行之路,問題只在於如何為活家禽業提供補償以及再培訓計劃,將對業界的負面影響減到最低。 即使落實中央屠宰政策,亦需要兩三年時間籌備。全港有八百多個活家禽檔位,政府至今只收回百多個牌照。政府應在未來兩三年內,加快透過補償(因台灣攤販並未經政府核准故無信賴保護而要求賠償之理)以及再培訓計劃(台灣應可參考,以輔導轉業或協助成立公司,建立合法屠宰場),幫助業界另謀生路。業界也宜客觀對待問題,並非政府要扼殺行業生存空間,而是因為目前活家禽檔位零售的方式,令香港承擔了太高的感染禽流感風險,因此從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實行中央屠宰是不得已之舉。嗜好吃活雞的市民也宜看到,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大於口腹之慾。只要業界和市民在理性的基礎上達成共識,政府又妥善幫助業界轉型,實行中央屠宰制度的阻力就會減少。 此外,在人流不太稠密的鄉郊,政府也可考慮設立少量的活雞出售點,但一定要配合嚴格和安全的衛生消毒措施,以照顧部分市民嗜食活雞的習慣,以及飲食業用活雞製作美食的需要。(文匯社評)
舉個例子以越南前幾年爆發的高病原性H5N1禽流感造成人類死亡的案例,是直接接觸到染病動物的人員,例如養雞場人員,或是接觸到宰殺後雞隻屠體的人員,例如屠宰人員或是接觸生鮮屠體的家庭主婦,尤其是在宰殺的那個時候,會直接接觸到病毒,所以風險是最高的。改良家禽屠宰時的衛生環境,避免病原菌的傳播,是基於安全衛生原則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