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諧星倪敏然還健在。
在一個短劇中,他創造了一個角色,非常成功:一個討債的大流氓,對著欠債的人,用非常滑稽的台灣國語威脅恫嚇說:「你有夠大膽!」
這是「有夠」這個台語句型首次在媒體上出現。在此之前,媒體上台語是台語,國語是國語,井水不犯河水。
我清楚記得:由於「有夠」一詞,套在國語裡面的搞笑效果太好了,第二天,班上同學個個學舌,全都在國語裡夾雜「有夠」,原因無他:好玩!
現在,這個本來搞笑、嬉鬧的一種說法,對於年輕的一代,早就沒有搞笑嬉鬧的意味,有的人甚至渾然不知國語裡夾雜「有夠」是濫觴自台語。
所以我說:這是台灣人集體二百五的結果。有人不服氣,但事實如此。台灣人能掌握「正確國語」的是否越來越少?答案不言可喻。
普遍會說國語,是我們的資產;普遍說不出正確國語,則是我們的負債。這是極為可惜的事情。商業談判、學術討論、國際會議...在華人圈用華語,機會越來越多。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足以讓我們的年輕人在溝通氣勢上就矮人一截。
最後,我不認為「正確國語」就一定是發音正確的國語。這樣的要求,對於台灣人,包括我自己,都太苛刻,對於大部分華人也是近乎不可能。只要是文法正確、用詞無誤,出口成章的前司法院長林洋港也是我崇拜的典範。
rung_su wrote:
已經下課了!
那麼,我自己的課後解答如下:
樓主主張: "台灣多數人都在用,也都聽得懂的一種用法,不是正確國語"。
但是,世界上只有台灣人使用"國語",而他們多數用得不正確?
結論: 目前世界上,"正確國語" 的使用人口實在是微乎其微。
Ps."普通話" 和 "國語" 同源,"台語" 則源自 "閩南語",只有台灣人講台語,也只有台灣人講"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