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謝謝你」「不會」是正確國語?????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綜藝節目「黃金拍檔」。

當時,諧星倪敏然還健在。

在一個短劇中,他創造了一個角色,非常成功:一個討債的大流氓,對著欠債的人,用非常滑稽的台灣國語威脅恫嚇說:「你有夠大膽!」

這是「有夠」這個台語句型首次在媒體上出現。在此之前,媒體上台語是台語,國語是國語,井水不犯河水。

我清楚記得:由於「有夠」一詞,套在國語裡面的搞笑效果太好了,第二天,班上同學個個學舌,全都在國語裡夾雜「有夠」,原因無他:好玩!

現在,這個本來搞笑、嬉鬧的一種說法,對於年輕的一代,早就沒有搞笑嬉鬧的意味,有的人甚至渾然不知國語裡夾雜「有夠」是濫觴自台語。

所以我說:這是台灣人集體二百五的結果。有人不服氣,但事實如此。台灣人能掌握「正確國語」的是否越來越少?答案不言可喻。

普遍會說國語,是我們的資產;普遍說不出正確國語,則是我們的負債。這是極為可惜的事情。商業談判、學術討論、國際會議...在華人圈用華語,機會越來越多。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足以讓我們的年輕人在溝通氣勢上就矮人一截。

最後,我不認為「正確國語」就一定是發音正確的國語。這樣的要求,對於台灣人,包括我自己,都太苛刻,對於大部分華人也是近乎不可能。只要是文法正確、用詞無誤,出口成章的前司法院長林洋港也是我崇拜的典範。

rung_su wrote:
已經下課了!

那麼,我自己的課後解答如下:

樓主主張: "台灣多數人都在用,也都聽得懂的一種用法,不是正確國語"。

但是,世界上只有台灣人使用"國語",而他們多數用得不正確?

結論: 目前世界上,"正確國語" 的使用人口實在是微乎其微。

Ps."普通話" 和 "國語" 同源,"台語" 則源自 "閩南語",只有台灣人講台語,也只有台灣人講"國語"。...
Tarunaka wrote: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綜藝節目「黃金拍檔」。

當時,諧星倪敏然還健在。

在一個短劇中,他創造了一個角色,非常成功:一個討債的大流氓,對著欠債的人,用非常滑稽的台灣國語威脅恫嚇說:「你有夠大膽!」

這是「有夠」這個台語句型首次在媒體上出現。在此之前,媒體上台語是台語,國語是國語,井水不犯河水。

我清楚記得:由於「有夠」一詞,套在國語裡面的搞笑效果太好了,第二天,班上同學個個學舌,全都在國語裡夾雜「有夠」,原因無他:好玩!

現在,這個本來搞笑、嬉鬧的一種說法,對於年輕的一代,早就沒有搞笑嬉鬧的意味,有的人甚至渾然不知國語裡夾雜「有夠」是濫觴自台語。

所以我說:這是台灣人集體二百五的結果。有人不服氣,但事實如此。台灣人能掌握「正確國語」的是否越來越少?答案不言可喻。

普遍會說國語,是我們的資產;普遍說不出正確國語,則是我們的負債。這是極為可惜的事情。商業談判、學術討論、國際會議...在華人圈用華語,機會越來越多。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足以讓我們的年輕人在溝通氣勢上就矮人一截。

最後,我不認為「正確國語」就一定是發音正確的國語。這樣的要求,對於台灣人,包括我自己,都太苛刻,對於大部分華人也是近乎不可能。只要是文法正確、用詞無誤,出口成章的前司法院長林洋港也是我崇拜的典範。
...(恕刪)


喔!


Tarunaka wrote: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綜...(恕刪)

請問可以畫重點嗎?

Tarunaka wrote: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綜...(恕刪)


恩,有夠明顯是台語.

跟你的主題有什麼關係.
小弟覺得自己用心回文版主似乎不屑一顧。

既然版主不想與版友討論,不想接受其他人的看法

小弟也不想多費唇舌了。

樓主,您好,謝謝您的回文。

由於您多數的回文常是舉例,而後進沒有能力從中得到答案,所以只好再一次懇請開釋。

[ 普遍會說國語,是我們的資產;普遍說不出正確國語,則是我們的負債。這是極為可惜的事情。商業談判、學術討論、國際會議...在華人圈用華語,機會越來越多。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足以讓我們的年輕人在溝通氣勢上就矮人一截。]

(1)此處的"華語",為何不和前後文一樣使用 "正確國語"?

(2)有數億人口會以 "沒事" 來回應 "謝謝" 。您是否認為這些人 [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足以讓他們在溝通氣勢上矮人一截]?

(3)竊以為 "國語" 和 "普通話" 在用詞差異上,也常有雞同鴨講的現象;為何您一直主張:把國語講得正確,就可以和多數華人溝通? 多數華人並不講國語啊?

(4)能否請您改用 "風俗習慣" 或 "約定成俗" 來取代 "集體二百五" 一詞,不才以為後者並不是正確國語。

(5)懇求您不要再舉一例了,以您的造詣,想必可以簡單明瞭地使鄉民們茅塞頓開!
不想講就別講了。回家孤芳自賞比較實際吧~~~~

以你的態度,不論內容對不對,別人聽不下去是很正常的。

原因在那兒若還是不清楚,那就承受了吧!
rung_su wrote:
[ 普遍會說國語,是我們的資產;普遍說不出正確國語,則是我們的負債。這是極為可惜的事情。商業談判、學術討論、國際會議...在華人圈用華語,機會越來越多。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足以讓我們的年輕人在溝通氣勢上就矮人一截。]

(1)此處的"華語",為何不和前後文一樣使用 "正確國語"?

(2)有數億人口會以 "沒事" 來回應 "謝謝" 。您是否認為這些人 [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足以讓他們在溝通氣勢上矮人一截]?

(3)竊以為 "國語" 和 "普通話" 在用詞差異上,也常有雞同鴨講的現象;為何您一直主張:把國語講得正確,就可以和多數華人溝通? 多數華人並不講國語啊?

(4)能否請您改用 "風俗習慣" 或 "約定成俗" 來取代 "集體二百五" 一詞,不才以為後者並不是正確國語。

(5)懇求您不要再舉一例了,以您的造詣,想必可以簡單明瞭地使鄉民們茅塞頓開!...(恕刪)


(1)「在華人圈用華語,機會越來越多。」這裡套用成「在華人圈用正確國語,機會越來越多。」行文很奇怪,沒別的意思。比方說:「在車上打行動電話,機會越來越多」,改成「在車上打正確電話,機會越來越多」,奇怪否?

(2)我年紀可能癡長你幾歲。我聽過在台灣老一輩外省人,確實開口說「沒事兒」。可見這不是大陸近幾年自行發展出來的土話。

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人家說「沒事兒」,多半是以他們自己的家鄉話說出來,如東北人、山東人、河北人。這和我們用國語說台語,完全不同。我一再說的:不可能聽到香港人用國語講「不該」來代替「謝謝」,上海人也不能用國語講「我邦你」替代「我和你」。用國語講方言,就是二百五,專門耍寶的。

(3)台灣的 "國語" 和 大陸的"普通話",確實有用詞的差異。如同英式英語的lift和美式英語的elavator。但這仍與用國語講台語是兩回事。 國語講台語,會把文法都錯用,這是最要命的。

(4)你是否把「正確國語」與「高雅國語」混為一談了?「二百五」,僅管不高雅,依舊是國語。若是用台語發音「二百五」,完全走樣。

(5)對不起,我仍得舉例。有時還得把其他方言拿來比較對照,凸顯台灣國語的問題。

潘達 wrote:
不想講就別講了。回家孤芳自賞比較實際吧~~~~

以你的態度,不論內容對不對,別人聽不下去是很正常的。

原因在那兒若還是不清楚,那就承受了吧!...



不是甚麼孤芳自賞。這種討論,最有資格現身說法的,就是教授老外的華語老師。

可惜,討論了半天,一個都沒出現。你們這些熱心討論的網友們,應該多發動人肉搜索一下,找找華語老師。

如果找不到,我這個翻譯工作者,就勉強充當老師了。

王小涵1108 wrote:
「謝謝你」「不會」當然是正確國語

你的世界也太小了吧, 只有一種用法嗎
語言這種東西 用法百百款 是誰這樣教你 真是誤人子弟
照你的說法 我的理解
我可以說是你解讀錯誤嗎..


以下是日本網站,專門討論台灣人為何用「不會」來回答「謝謝」:


台灣人說不客氣http://okwave.jp/qa/q5340743.html


有日本網友明確指出,這個「不會」來源自台語

日本網友的腦子看來很清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