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拿去買台液晶電視(家裡還在用傳統電視)
本來還在等液晶價格在下探
現在有補助就直接買了
有刺激消費嗎
當然是有的
至於政府舉債的部份
以我的例子來說
我買的該台液晶電視所相關的廠商
例如賣場 面板廠 組裝廠 各種零件
會因為刺激消費獲利也會增加
相對的政府稅收也會增加
靠這個來回補
而相關產業的人事需求會增加
增加工作機會
賺錢後產業體質也會更強壯
裡面的員工薪水變多後也會去其餘產業消費
例如農業 服務業...等等都會刺激到
可以想像成類似核子分裂的連鎖反應
來促進經濟活化
這可不是退稅
讓人民把錢存在銀行裡所能辦到的
可以把這視為政府對"全台灣的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
只不過投資的對象改由手持消費卷的人民自行決定
會導致
1.各產業體質變強(包含與外國同產業的競爭力)
2.人民各行各業就業率與所得增加
3.最終政府稅收增加
以完美狀態來反應的話
會是3贏的局面
由於這不是濟貧的福利措施
個人認為應該不要排富
應當作到最大程度強制人民進行消費行為
可是這樣是不是就能提振經濟?這需要好好思考,否則錢就白花了
發放消費券,限制民眾必須用於民生物品的結果,會造成某些物品的短期需求量增加,引起的可能是這些物品價格上漲,短期內因為需求增加,所以廠商會提高短期人力雇用,或發加班費給員工,以提高產量,但流入員工口袋的畢竟是少數,多數仍是進了廠商口袋(例如原物料進口商,或是產品製造商/零售商);當消費券使用完後,需求回到一般水準,這些多餘的人力雇用馬上消失(廠商很現實的,說砍人就砍人),就業率又回到原來水準.這整個過程中,最大獲利者是廠商,少數獲利者是這些多餘的短期雇用勞力,一般人民承受的是,政府舉債的錢多數被廠商賺走(舉債未來如何償還?還不是大家繳稅),物價水準又被拉高,是否能降下來還是一個疑問(大家可以看看最近油價下跌,但民生物品是否有全面下降)
當然,有領到消費券的人很爽,多了1萬可花,但政府舉債花這筆錢,是否有提振經濟?我個人認為沒有
我們唸書時多數接觸到的都是凱因斯學派理論(我認識一堆經研所的人都是凱派),甚少遇到聽過奧地利學派的,其實大家可以多去看看澳派學者的書,例如米塞斯,海耶克等,至少可以有不同的思考邏輯,幫助我們想的更清楚.至於退稅,希望有高手可以出來論一論,或者改天再討論,今天太晚了...
所以要人家拿到後快去消費.對吧?
怕有人拿了不去用 . 所以可能有限期.對吧?
發的愈多 . 愈多人用 . 那就有愈多錢被限期使用.對吧?
有愈多錢限期內被使用.愈能達到這個活動所要的刺激經濟活起來的效果.對吧?
那怎麼可以一戶只領一份呢!!!!! 這樣錢就太少了 . 就沒辦法達到效果了呀
每個好國民應該快把自己家中所有的人口
每一個人都獨立成一戶這樣才領得多
領得多才能花得多
花得多刺激經濟的效果才會好呀
加油 今天大家快去把戶口分一分吧
四口之家 拿一萬和拿四萬差很多的
所以照這個想法 應該有愈多人拿愈多錢才是對的呀
(錢哪裡來????????這點不在考條件之中 有錢拿 拿得多才是實在)
,用匯的,開即期票,看繳稅資料錯不了吧?有錯請找國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