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chen23 wrote:
SM-3主要是以裝配輕量外太空彈頭(Lightweight Exo-Atmospheric Projectile,LEAP)的標準三型飛彈,與全新的神盾SPY-2雷達系統。標準三型飛彈採用多項與標準二型飛彈共通的配件,主要提升部份是更新彈頭與導引段並加裝第三節助推火箭。海軍戰區廣域防禦系統運作,係由艦載雷達偵獲目標,實施追蹤解算後發射飛彈,導引資料上鍊至飛彈,飛彈鼻錐脫落,由 LEAP碰撞目標達成攔截。
該計畫於1999年5月開始執行,並於1999年9月成功完成首次標準三型飛彈,對模擬來襲彈道飛彈的攔截測試。
未來海軍戰區廣域防禦系統完成部署後,將使美國海軍具有遠程反制彈道飛彈能力,由於船艦載台可機動部署,運用彈性大,視當時部署位置能在大氣層外攔截助升、中途及下降階段的彈道飛彈。
SM-3本來就是要打大氣層外的彈道飛彈阿~因為此時的彈道飛彈最好打..處於無上升正準備下降的狀態
也進入環繞地球的近地低軌道,而這個短暫的外太空軌道美軍可以計算出來,就跟SM-3打低軌道衛星一樣
而且SM-3的紅外線尋標器就是在外太空才能運作的阿..
你東風系列飛彈在太空中多次變軌也沒用
還有就算SM-3外太空攔截沒成功,東風飛彈重返時,也有SM-2跟PAC-3在等著它.
前面不還有人說SM3可以用來攔截上升和返回段的東風嗎?
你也說了,是艦載雷達偵測目標(其實還有衛星),解算后發射SM3。也就是說SM3攔截目標需要結算后的目標軌道。SM3發射后是沒有再次獲得軌道信息的能力的。彈載的紅外尋標器只是做一個微調和修正。
那請問,東風二次變軌甚至多次變軌的是在SM3發射前還是發射后呢?變軌后,軌道是僅僅微調還是大幅變化呢?
前面還有人說變軌是爲了修正軌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