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unaka wrote:
2)我年紀可能癡長你幾歲。我聽過在台灣老一輩外省人,確實開口說「沒事兒」。可見這不是大陸近幾年自行發展出來的土話。
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人家說「沒事兒」,多半是以他們自己的家鄉話說出來,如東北人、山東人、河北人。這和我們用國語說台語,完全不同。我一再說的:不可能聽到香港人用國語講「不該」來代替「謝謝」,上海人也不能用國語講「我邦你」替代「我和你」。用國語講方言,就是二百五,專門耍寶的。
我不知道你所謂”在台灣老一輩外省人,確實開口說「沒事兒」”(來對應謝謝?),是在甚麼情況,有多常聽到?不過以我這樣小時候讓軍眷帶,成長環境一堆外省朋友,連工作環境都有很長一陣和外省老伯相處的數十年經驗,老實說,我覺得你講的不是常例

另外一點,欸,你已經有點欠缺誠實的討論態度了,誰告訴你”人家說「沒事兒」,多半是以他們自己的家鄉話說出來”???是你真的這麼誤認,還是故意顛倒黑白咧?
現在常年在大陸工作的朋友不少,他們可以告訴你,不論口音如何,講沒事兒基本上就是用普通話,甚麼家鄉話?紹興話或是蘇白(你要是讀過海上花列傳就知道為什麼我拿這當極端例)聽不懂就算了,搞不好連真正北京人講家鄉話你都聽不懂,譬如說”哈喇子”(這個是東北的),”邊式”,話呀,別說的”太敞”,成心”裹亂”哪
?人家說京油子衛嘴子,你不要以為那種帶鄉音的國語就叫家鄉話,差多了,我有個父執輩是青島人,他們夫妻倆真的用家鄉話吵起來,根本聽不懂,沒機會讓你聽到”沒事兒”啦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由於小弟還是看不大懂您的開釋,所以想就任舉一題來徵詢鄉民們的見解.
假設這是一張考卷:
題目 : 竊以為 "國語" 和 "普通話" 在用詞差異上,也常有雞同鴨講的現象;為何您一直主張:把國語講得正確,就可以和多數華人溝通? 多數華人並不講國語啊?
答案 : 台灣的 "國語" 和 大陸的"普通話",確實有用詞的差異。如同英式英語的lift和美式英語的elavator。但這仍與用國語講台語是兩回事。 國語講台語,會把文法都錯用,這是最要命的。
如果小弟將其評為零分,評語是 "文不對題".則鄉民們會覺得這個分數合理嗎?或者小弟才應該因為看不懂而自己得到零分?
並無冒犯樓主之意,只是小弟一直看不懂回文,所以想些別的方法來試試,或許對小弟會有些幫助,又或對樓主亦然.
Tarunaka wrote:
普遍會說國語,是我們的資產;普遍說不出正確國語,則是我們的負債。這是極為可惜的事情。商業談判、學術討論、國際會議...在華人圈用華語,機會越來越多。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足以讓我們的年輕人在溝通氣勢上就矮人一截。
張口說不出正確國語,不會讓我們的年輕人在溝通氣勢上就矮人一截,因為講的人既不知道,聽的人更不知道,甚麼正確國語云云,唯一的用處只有讓自命正統者從鼻孔裡哼哼兩聲:”哈哈,這也講錯”,來獲得一點快感

(我彷彿看到王文興的短篇”玩具手槍”裡那個文弱青年
)現在普遍使用的華語已經與所謂”正確國語”脫鉤,越來越各行其道了,在華人圈用華語,機會越來越多,不過跟是否使用正確國語關聯已經不那麼大,幻想自家正朔可以引領風潮,卻又不能不屈就於形勢,註定是個悲劇,我覺得呢,T大堅持自己的語言品味是好的,可以理解的,不過所謂矮人一截云云,未免昧於現實.
說到語言的互相影響,上星期我剛好看到一段介紹解放軍訓練過程的節目,各位知道他們教官說啥?
”從現在開始,你們沒有名字,你們都叫做菜鳥”
好玩,這就是道地的台灣國語,現在大陸人也用上癮了,又怎麼樣呢?人家有擔心他們這樣訓練出的特種兵氣勢上就矮人一截嗎?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我對"毛球"是什麼意思
感覺很好奇
因為樓主本身也曾引用過這個詞
這是01上的方言嗎?
再來討論這篇主題
本身語言就是由方言演化而來的
樓主卻極度反對方言對台灣語言的文化有重大打擊
2000多本正確英文
真的有100%都是正確的嗎?
600多本正確的日文
真的有100%都是正確的嗎?
盡信書不如無書
今天如果我在國外要跟外國人溝通
我就不會講"不會"來回答他們的"謝謝"
我就會用"NP"來回答
因為我喜歡學習跟研究各種新的知識
我會研究為什麼有這種方言的產生
而不會想反對這些方言的存在
我會研究什麼叫"踢牙老奶奶"這詞
為什麼有尾音是"唄"
甚至覺得大陸人說話都是頗有趣的加入很多怪異形容詞
我都會想知道為什麼
就像我想懂什麼是"毛球"
但是樓主跟我是相反的人
他只為了反對而反對
對戰這麼多人
自以為戰績輝煌
實際上卻不知變通
100年後
1000年後
我們現在創造的方言
只要越來越多人使用
就會變成一種共同語言
什麼叫正統
只能說樓主的參考點太狹隘
那造樓主的狹隘的參考點
所有台灣人甚至是全世界
都沒有所謂的純正正統血種的本國人
這世界就是漸漸的變成一個地球村
很多文化跟語言早在淺移墨化中漸漸的混合了
為什麼國語就不準跟台語混合
連"注音符號"的語言都還是有人用了
這種被我們說成火星文的文字
且不是更加糟糕,怎麼不被你批評?
就連秦始皇統一全國時強迫全國人民使用他們的文字跟語言
那你要討論的正統是在秦始皇統一之前還是之後
如果是之後,那之前的就不叫正統?
那真正的正統到底是象形文?還是楔文?
那你要怎麼解釋如何不正統
因為歷史很多都是強者(最後的勝利者所創造的)
真正的正統你要追朔到何時才叫真正的正統?
這就是我要指出你參考的時間間隔實在太狹隘了
你的論點會被這麼多人批評也不是沒道理
就連你所在的日本的文字都是秦朝去日本的中國人所帶過去演化過來的
那日本文字造你的說法不就不正統?
如果我是你我不會去討論日本文字正不正統
但是我會去找為什麼秦朝有人會去日本那邊
因為"長生藥"阿!
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去研究這些如何產生的
因為它們可以帶給我更多我不知道的知識
甚至姿體語言各國都有各國的姿體語言
有些地方"比中指"都不是我們認為的意思
這些也很普遍被人們所使用
到時候姿體語言是不是也應該做一本
正確的姿體語言來教導全世界呢?
甚至還有人出書教我們
現在美國使用的簡易英文(就是他們正在使用的方言)
你說這是正統嗎?或許現在不是
但是未來呢?越來越多人的使用
100年後的你還會說不正統嗎?
我一直想強調的就是
你的時間概念太狹隘了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早就一堆美國的加州白人在使用了!
你說呢?
我知道樓主想要創造一套統一的標準
"正確的國語"我不反對,也樂觀其成
但是你在討論語言的時候
也指出中國人的個性都很馬虎
日本人的個性都很嚴謹
那你這堅持如此深入的討論同時
你又怎麼能輕忽掉這些個性的差異,甚至所造成的文化差異
這些也是個民族的個性差異產生出來的文化與語言
要不然你強迫所有民族都要一樣的個性
那還會有不同的文化跟不同的語言嗎?
所以你不只是時間概念太狹隘
就連真正想討論的差異民族的不同
也不夠深入去了解
引用這些民族的差異
以偏概全
不徹底的去研究為啥如此
還強迫A民族要用B民族的標準去檢視
就是你的論點一直被人攻擊的地方
既然你目前在日本也被日本人所影響了觀念
那你要討論的是日本使用的語言甚至他們方言不合理的地方
而不是台灣普遍使用的"方言",卻用日本人的個性來討論
如果要用科學角度去討論
只能說你要深入討論這話題
引用的典故
有深度卻欠缺廣度
一個洲際飛彈
所需要考慮的不只是
機械特性還要考慮化學特性
還有物理,地心引力,電子電路等等
你覺得這麼一樣東西
不需要用到如此廣泛的科學去把每樣特性都深入的去討論進去才可能完成嗎?
就如同你要討論這段話的合理性
那你更要把牽扯到的任何文化,民族個性,民族演化等等都要跟著討論進去
當你想要討論的東西越單純
牽扯的東西就越不單純
最明顯的例子
1+1為什麼會等於2
兩塊黏土加在一起不是還是一塊黏土嗎?
所以你去問數研所的學生
他可以跟你說非常多深入的理論
就是為了跟你解釋1+1=2
越是單純的題目,其實越是複雜
加藤老鵰 wrote:
另外一點,欸,你已經有點欠缺誠實的討論態度了,誰告訴你”人家說「沒事兒」,多半是以他們自己的家鄉話說出來”???是你真的這麼誤認,還是故意顛倒黑白咧?
現在常年在大陸工作的朋友不少,他們可以告訴你,不論口音如何,講沒事兒基本上就是用普通話,甚麼家鄉話?紹興話或是蘇白(你要是讀過海上花列傳就知道為什麼我拿這當極端例)聽不懂就算了,搞不好連真正北京人講家鄉話你都聽不懂,譬如說”哈喇子”(這個是東北的),”邊式”,話呀,別說的”太敞”,成心”裹亂”哪?...(恕刪)
你的例子舉得很好。這些土話,沒一個上得了檯面。新聞播報員都不會唸的。因為太侷限了。
你是這裡程度最好的,有些網友索性說「北京話就是國語」,你舉的例子剛好證明北京話和國語劃不上等號。整個北方官話區,使用人口達六億以上,那句讓台灣網友念念不忘的「沒事兒」,在這區域基本通用無誤。要山東人以普通話講「沒事兒」,基本上就是從這個北方官話跳到那個北方官話而已。
台灣話算是北方官話的一部分嗎?當然不是。有語言學家說:台灣話和北方官話的差異,甚至大過英語和德語。用台語慣用句套用在國語(或反之),就是亂套。
「菜鳥」,早就成了大陸慣用語。但他確實是來自台語,靠的就是台灣媒體的推波助瀾。我不僅不反對,甚至樂觀其成。只是這不影響文法,和「有夠」、「不錯吃」、「謝謝->不會」等明顯的台語文法,完全兩個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