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大家就會更明白了.....
如果禮物的成本為5元,這樣一來王頭家的損失就變成了79元+5元=84元
請問堅持損失為100元的大大們,此時如果依照你們的邏輯,王頭家的損失應該還是100元囉???
不同的進貨成本,導致不同的損失結果,這才是比較合理的計算方式吧.....
物品成本價為18元,在沒有真正完成銷售行為之前(真的現金入帳),並沒有所謂的獲利或虧損吧....哪怕這件物品的市場價格為何.............
所以答案為97元的原因,並非將交易獲利的3元扣除而得,而是因為成本與售價的差距而讓王頭家所減少損失的金額喔....
所以100元並非可以同時被接受的答案吧.......
http://www.facebook.com/shengkuan.su
                            堅持一百元的人 , 在現實社會中 , "可能"比較在意利益
假想現在是作股票交易 (舉例說明想法)
您買股票的成本股價是120元 , 等同12萬元台幣(不論所有額外支出)
放了兩天漲到130元 , 換算市值等同13萬元台幣(不論所有額外支出)
因為某些因素所以沒賣出 ,
再過幾天跌回100元 , 換算市值等同10萬元台幣(不論所有額外支出)
假設此時認賠賣出
堅持一百元的那些族群可能會說: 唉呀~ 賠了三萬台幣了
但是實際上真正紀錄帳本的時候 , 去刷本子只會發現少一萬台幣啦~
因為在他們眼中 , 能賺到卻沒賺到就該算是損失了
事實上從會計角度 , 從紀錄收益的角度 , 哪有人採用這種成本移動法的啦~
回到原題目 , 今天原本應該是要賠$100
就是因為老闆已經賺到了$3 , 所以計算出來才會是 -$97
沒發現是假鈔以前對老闆來說 , 帳本上紀錄是 21-18 = +3
發現假鈔摸鼻子認賠以後 , 帳本上紀錄變成是 +3-100 = -97
自己開店的話就知道了 , 帳面紀錄應該要寫 -97~
換個方式思考:
年輕人用[廢紙]獲得:{現金(零錢79)+物品(價值21)} = 老闆用[現金(79)+物品成本(18)]獲得{交易盈餘(3)}
用數學公式的概念拆開看:
年輕人的成本是[廢紙+風險] , 老闆的成本是[79現金+18物品成本]
年輕人的獲得是{79現金+21物品價值} , 老闆的獲得是{3現金}
左式相加 , 右式相加 , 等同原式
題目問的是老闆的虧損 , 所以只計算7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