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g_su wrote:
答案 : 台灣的 "國語" 和 大陸的"普通話",確實有用詞的差異。如同英式英語的lift和美式英語的elavator。但這仍與用國語講台語是兩回事。 國語講台語,會把文法都錯用,這是最要命的。
如果小弟將其評為零分,評語是 "文不對題".則鄉民們會覺得這個分數合理嗎?或者小弟才應該因為看不懂而自己得到零分?
一些專有用語,產生差異,這是無可避免的。在華人學術圈,差異的存在已是共識。我有時索性在關鍵詞附加英文說明,避免誤會。
比方說:「megabytes」,我們是「百萬」,大陸翻譯成「兆」,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
問題出在哪?這個用語不統一,問題不在大陸,恰恰是我們自己。Mega Herts,在台灣仍翻譯成「兆赫」。同樣的「Mega」,有時又叫「兆」,有時又叫「百萬」,台灣用語的紛亂,可見一般。我在日本或大陸的用書,都沒看到這現像。呼籲台灣要有一個標準國語,根本沒錯。
但是把自己的家鄉話帶進溝通內容,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在溝通的場合,廣東人刻意把「點解」講成國語,宣示他的本土性,你認為這是一個有效的溝通方式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