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沒有美軍介入,日本是不是肯定擊敗跟佔領中國了?!

我覺得不要用炸水庫來比喻,而用電影惡靈古堡第二集,當已經有受病毒感染的人已經到了隔離的大門前,縱使有成千上萬百姓未出來,裡面也有自己的軍人弟兄,仍是要關上隔離大門。

或是電影我是傳奇,把布魯克林大橋炸斷,讓幾十萬以上的國民隔離在曼哈頓島自生自滅(最後只剩主角一人),避免病毒擴散全國,都是領導人不得不做的。

當然領導人不可能每次都做對決定,只能依其智慧和經驗、情報"包含"利益(私人或國家)和手上剩餘的籌碼、資源,做出最好的決定。
Soong wrote:
這不是婦人之仁,也無...(恕刪)


這是取舍問題,
這種決定拿給我,我也做不到。
這就是我們無法擔當重責大任做不了班長也做不了總統的原因。

古代戰爭不是也經常有事例:
先派些士兵或弱或不設防出去給敵軍殺害,使敵軍掉以輕心以至落入圈套,再一舉擊潰敵軍。
Soong wrote:
對我來說,這是件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是呀!這就是屬於道德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正義!
為了使每個人的道德觀跟正義以及自由都能夠在不會影響他人的空間中得到行使,
所以我們需要法律!

而法律則賦予某些人得到統率以及管理的權力!

你的看法是某對錯無關緊要,但是你的看法與你所身處的環境的法律背道而馳那就會有危險了!
就像是剛進新訓中心的菜兵對著連長說:你薪水我付的,去幫我倒茶。
你要不真的帶種,要不就是把腦袋留在家了。



絕對機密 wrote:
我覺得不要用炸水庫來比喻,而用電影惡靈古堡第二集,當病毒感染已經到了隔離的大門,縱使有成千上萬百姓未出來,裡面也有自己的軍人弟兄,仍是要關上隔離大門。...(恕刪)


這例子很有意思。
如果是病毒蔓延,或彗星撞地球,那爭議就很少。
為何呢?因為答案很簡單,讓病毒和彗星很可能會讓所有人類滅絕(或滅絕大半),
但人類的戰爭並沒有這樣的跡象。
戰爭一直都是起於資源的爭奪,實在沒有必要打到極致。

以國家或民族為出發點,就真的能帶給人民最大的幸福吧?
我不認為。
歐洲這兩百年來,國土疆域的變化很大,
不同種族間往來,有些國家消失,有些國家被併了,有些國家誕生了,
他們過的不好嗎?過的很落後嗎?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Pieceofcake wrote:
結果就是人民群起推翻...(恕刪)


當時的美國不知是錢多還是怎樣
把錢砸給一個失敗者 毫無作為的失敗者.................
以為小蔣是績優股
沒想到變成交割股
說錯了 還有退守在台灣 所以還可以算他是水餃股
多看看網路上評論蔣中正文章 貶多過於褒
在台灣有人還把祂當神一樣的拜
拜國父還差不多
蔣經國比他老爸夠資格進去經國紀念堂
沒有經國紀念堂........................
Reich wrote:
當然炸。
身為領導者怎麼能有婦人之仁,必須追求最大多數人的幸福,
就算是自己的親友在必定傷亡的名單,
那又如何?就當烈士了啊。...(恕刪)


想的很單純,有可能烈士做不成,反倒變成替罪羔羊:

抗戰三大慘案之二:長沙大火(文夕大火)

1938年11月8日,日本侵略軍攻入湖南北部,並轟炸了長沙和衡陽。9日、11日,臨湘、岳陽接連失守,中日對峙新牆河。長沙的局勢十分嚴峻,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對長沙能否守住十分缺乏信心。蔣中正提出[來源請求]焦土抗戰的作戰思想,認為即使燒毀長沙也不能讓日本獲得任何物資。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接到電報,在11月10日(一說12日)的會議中傳達了蔣中正的思想,並組織縱火隊伍。當城東南的天心閣放火時,即開始全城放火。

大火持續了整整五天五夜,古城長沙2500多年的歷史財富幾乎被毀滅殆盡。無數市民爭相逃命,在長沙城的湘江渡口發生嚴重的事故。
(結果日軍並沒有進攻長沙......)

1938年11月18日,為了平息民憤,蔣中正下令槍斃「長沙縱火案」三個「當事人」:長沙警備司令酆悌、警備二團團長徐昆和長沙市警察局長文重孚。張治中去職。他們成為了事件的代罪羔羊。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黑豆加薏仁 wrote:
以上這是我講過的,我...(恕刪)


好吧!我告訴你你錯在哪
當時朝鮮向明朝求援
明朝朝中派不派兵意見兩極化
支持不派的是因為明朝內部已問題嚴重
且國力十分衰弱.已無力再派軍隊助朝鮮抵抗日軍的侵略

另一派知道豐臣秀吉已統一日本
軍事力量正強.但他下面有許多有實力的大名(諸侯)
對他也是種威脅.必需轉移這些大名的注意力
加上需要更多的土地封賞底下的武將們
因此要發動戰爭.侵略國力低弱的明朝
第一步就是先吃下朝鮮做根據地
然後進軍中原
若不派軍支援朝鮮.一但朝鮮被佔領
明朝就會出現"唇亡齒寒"的窘境

最終因此派兵
跟你講的"目的是想讓日本乖乖稱臣納貢"一樣嗎??
那時明朝都自身不顧了還納什麼貢啊??

當雙方戰局陷入膠著時
明朝先派人和豐臣秀吉和談
豐臣秀吉自知再打下去別說打贏
說不定戰事擴大到連豐臣家的政權都不保
就答應談和
但發生一件烏龍
就是日本的政治架構是天皇最大
但多年來實權卻是掌握在幕府將軍身上
雖然當時室町幕府已滅亡
農民出身的豐臣秀吉以太閣自居
明朝方面卻不知有天皇的存在
做了一顆"日本國王"金印送給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一看就翻臉
不顧家臣的反對再次出兵
一直玩到他死為止
所以不是你講的"漢人強大.就打日本人"
而是"日本強大.就打朝鮮人和漢人"
這樣你應該知道你錯在哪了吧!

喔~別忘了.你是漢人.到死也不會突變成日本人
一直扭曲歷史猛為日本人說好話
日本政府也不會發你一個"日本國民榮譽勳章"給你的
絕對機密 wrote:
當然領導人不可能每次都做對決定,只能依其智慧和經驗、情報"包含"利益(私人或國家)和手上剩餘的籌碼、資源,做出最好的決定。...(恕刪)

就像二二八,如果老蔣不派兵來台灣,讓共產黨謝雪紅在台灣成立人民政府成功、穩了。不知台灣是不是早在六十年前就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 ?
Soong wrote:
以國家或民族為出發點,就真的能帶給人民最大的幸福吧?
我不認為。


因為你的國家以及民族被你的祖先們保留下來了!

等你身為猶太人或是巴勒斯坦人再好好想想這個問題!

人會因為相同點而群聚在一起,就像每個人的死黨一樣!

而擁有相同點的一群人就會創造出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

國與族不過就是把這樣的東西放到最龐大!

或許有一天發現外星人要侵略地球,

你該不會也要說外星人跟我們一樣都是有生命的,

我們憑什麼把他做掉?
討論當時戰場上交戰雙方的決策優劣當然是可以的,但是要把當時的時空環境、指管通情的條件納進來才妥當。
當時下決策時國軍方面有沒有確切掌握日軍進駐的位置、人數武力部署,
得到當時情報結論的詳細描述之後再去評斷國軍當時的決策是否正確這才是研究史學的方法。

況且以越戰來說,美軍的指管通情全部壓倒性優於越共,卻還屢屢受制於叢林地道的越共游擊牽制,
坦白說研究歷史的文人往往要再深入瞭解一些還必須請教熟稔軍事的專家或軍人,
怎麼有人會看了幾本書或者在網路上看了些文章就開始做出結論呢?

我再說一次,討論歷史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論證事實就必須去找實體的證據,
如當事人的說法(必須有當事人認可,不可任意引用),其他史學家考證後出版的文件、書籍,以及其他史家對這些文件是否有相反的意見。

負責任的史學家在沒有更新的資料來佐證之前,都會謙虛保守地說『以目前的資料來推論,結論大致是如此......』。
在商朝遺址未被發掘出來之前,一堆所謂西方的漢學家都說殷商王朝只是個傳說,是個虛構的朝代,
中國史學家沒有新證據證明也只能閉嘴不說話,頂多說司馬遷不會去瞎編出商朝歷史。
結果呢?商朝遺址出現後,漢學家又開始追捧司馬遷,說他記載史實詳盡,是歷史學家的典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