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開的搞笑地產公司 五都法拍屋 9月爆量-歪樓篇


KingDavid520 wrote:
網路上就有了啊 麻...(恕刪)


謝K大指點,真是博學多聞.
亮魯洗洗版而已,先在這裡練習,還不敢正式去鏡頭大樓幫蓋.
所謂洗版,就是洗後不管,不管內容營養與否,不管他人觀感,純粹自貼自言自語....

亮哥+ wrote:
謝K大指點,真是博...(恕刪)


再洗個版...

轉貼,應該有人早收過了!


台灣二、三、四、五年級生(1931-1970出生呆胞)成長史

============
台灣二、三、四、五年級生(1931-1970出生呆胞)成長史

作者:四年級生



●靠著這一群呆胞,臺灣才有穩定、安寧的今天!

●靠著這一群呆胞,臺灣才有今天的好日子過!

首先,提醒大家:

台灣沒石油、沒鐵 、沒煤 、沒黃金、沒牧場、沒資源、沒邦交。

可是今天:



●台灣GNP21000美元

●GNP 購買力37500美元

●外匯存底 世界前4名

●電子業 世界前4名

●鋼鐵業 世界前12名

●石化業 世界前12名

●進出口 世界前12名

●高鐵捷運品質 世界前5名

●全民健保品質 世界前5名

●水費 世界最低

●電費 世界最低

●汽油 世界最低

●學費 世界最低

●繳稅率 世界最低

●罵總統 世界最大聲

●反對黨 世界最兇悍



•這全都是因為當年二三四五年級生都很乖,


•都很認真聽蔣總統的訓話,


•都很努力讀書、都很努力考試的結果!


•每週上班五天半,薪水比現在少,學生比現在多!


•不會、也不敢跳樓!


•不知道如何罷工,只會努力工作!


•不敢丟豬糞!


•不可能去總統府前種稻米!


•只會聽鳳飛飛、鄧麗君唱愛國正經歌!




然後,讓你我重溫下列的史實:

「二、三、四、五年級生」:



•童年時期只有三家電視台可以選擇,


•台語節目每天限播時數與時段,布袋戲甚至要「說國語」。


•為了政令宣導,九點鐘到九點半必須是「三台聯播」,


•轉過來轉過去都是「寒流」「海棠血淚」。


•堅信大陸同胞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都在啃樹皮


•(長大之後第一次在新加坡某研討會遇到一位大陸同胞,


•才聽說他們的教科書也說台灣同胞在啃樹皮。樹皮好無辜~)


•小孩時期都曾經被叔叔阿姨舅舅姑姑帶去冰果室跟情人約會,


•充當電燈泡。


•晚飯之後搶不到電視,因為阿嬤都在看楊麗花歌仔戲。


•到電影院看電影,要先起立聽國歌,晚上12點要再看電視唱國歌。


•最紅的卡通片應該是[太空飛鼠]「雷鳥神機隊」「小英的故事」


•「小甜甜」「科學小飛俠」「無敵鐵金剛」.


•最愛的漫畫書是「漫畫大王」「小叮噹」「老夫子」「四郎與真平」,


•第一次投稿是「王子月刊」和「國語日報」。


•「包青天」「保鏢」演好久,好比「夜市人生」和「娘家」。


•很期待中秋節,因為可以蒐集中秋月餅的玻璃紙。


•三不五時就有「反共義士」駕機投奔自由,


•可以領黃金還能上電視綜藝節目。




•一二三自由日,要聽谷正綱演講,但是聽不懂說什麼。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宋能爾牧師佈道大會」。




•四月四日兒童節會收到健素糖當禮物,長大之後才知道那是給豬吃的。


•地理課本歷史課本關於台灣的篇幅可能只有半頁,


•一定要背黃河跟長江流經哪些省分,但不知道濁水溪在哪裡?


•小時候最大的恐懼就是「**打過來」!


•在學校講台語要被罰錢(侯文詠比較倒楣,他要掛牌子!)


•10月31日會發動全國募捐,籌建「介壽號」戰機向偉大的蔣公祝壽。


•蔣總統死掉的時候,電視機會從彩色變黑白,學生制服要別黑紗,


•升旗典禮要「默哀三分鐘」,從此畢業旅行都要去慈湖跟頭寮謁靈。


•但「畢業旅行」不可以是「畢業旅行」,而是「公民訓練活動」。


•每到國定假日就要穿制服去體育館開「團結自強大會」,


•不知道是什麼道理,但也是男女校互窺的好時機。




•演講比賽不管什麼題目,最後都要「復興中華文化,堅守民主陣容,


•消滅萬惡**,拯救大陸同胞」「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把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插滿秋海棠的每一個角落」等口號做結尾,


•這是最早的內容自動產生器嗎?


•選舉賄選最流行送味精與彩色鍋。


•最冷的笑話是:「請問下一屆蔣總統是誰?」


•寫作文寫到「總統」,前面沒有空格就死定了!


•朝會聽演講要是聽到「蔣總統」三個字就要立正!


•超過五成的人會唱兩種版本的「總統蔣公紀念哥」


•(噗,寫錯啦,是紀念歌……還有,忘了空一格,警總不要來抓我


•高中男女在校外走在一起,被教官發現一定記過!


•制服沒有紮進褲子裡也要記過!


•高中女生頭髮長度不得超過耳下一公分或不能超過衣領


•(所以脖子短的人就倒楣了),要穿軍訓裙,要戴船型帽,


•軍歌比賽要踢木蘭步,每學期打靶還會被後座力撞到內傷。


•大學很難考,俗稱「窄門」,還有一部賣座電影叫做「門裡門外」。




•大學在校外偷開舞會如果遇到警察臨檢,必須開燈關音響,


•立刻變成包餃子或湯圓聚會。


•幾乎每個人都玩過小天使遊戲。


•暑假不能出國遊學,只好參加救國團活動,因為不是國民黨員,


•所以報不到最熱門的「溪阿縱走」和「虎嘯戰鬥營」。


•每個班級都有國民黨指派的小組長。


•要看藝術片就要去小隔間的MTV,想約會就去西門町冰宮,


•要改褲子就去中華商場。


•最時髦的手機是黑金剛。


•有BBCall就很了不起,用數字就可以發簡訊,譬如520就是我愛你!


•看「天天開心」,看到主題曲一字不漏記下來。


•剛畢業的時候,平均有四個工作機會可以選擇(好囂張)!




•領到第一份薪水的年頭,定存利率還有10%(神話~~)。


•見識過股市破萬點的榮景,而且破很多(人生少數驕傲)。


•所謂懂電腦的人,就是學過COBOL、BASIC、Fortran。


•沒有PC,沒有Internet,只有半夜登記排隊上機房。


•3.5吋磁碟片還沒出現,用那種軟軟薄薄,容量 1.2M 的5.25吋軟碟。


•剛開始上班的時候,使用過Telex電報機,用過手動打字機


•(打錯字要用刀片刮。什麼意思?唉,聽不懂就算了!)


•沒有ATM,沒有號碼牌,提款存款都要在櫃臺前面排隊。


•星期六要上半天班,除夕要到五點鐘才能下班。


•看病之前,要先去公司管理部開一張手寫「勞保單」。


•因為沒有手機,所以才有日劇「東京愛情故事」


•莉香與完治最後在車站擦身而過的淒美梗。


•沒有交友網站,只有「愛情青紅燈」與「姊妹雜誌」。


•還沒有「壹週刊」跟「蘋果日報」,


•最猛的是「獨家報導」跟「自立晚報」。


•以前怕人口爆炸,大力鼓吹「家庭計畫 3321」:


•結婚三年生一個,再過三年生一個,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


•現在憂心少子化與高齡化,高喊「助你好孕」,發獎金催生!




•以前要「保密防諜」,不得與匪勾結;


•現在要ECFA,沒有中國就沒有世界觀!


•以前聽費玉清唱「中華民國頌」好激動;


•現在重新把歌詞看一遍,覺得好KUSO。


•以前罵總統要被抓去關,現在罵總統有時候被鼓勵,


•有時候被教育部警告,但還不至於抓去關。


•以前最紅的是綜藝節目,現在最紅的是call in 節目,但兩者基本功能相同。


•以前說「當選」,現在說「凍蒜」(吼,講台語,罰錢。指~~)




這篇故事真是生動、忠實!

真是越看越有味啊!

如果你/妳就是這群呆胞之一,為自己拍拍手吧!

讓我們肯定自我一下吧!

更要謝謝寫這這篇故事的作者,

讓我們都能溫故知新!

================

achitsai wrote:
只能說夢大是雨神........走到哪兒下到那兒..........


蜻蜓好漂亮
戰國時代 勾踐復國後 范蠡寫信給文種
內容提到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要當心可同甘苦共患難 不可以同享樂的人

二十世紀 人類互相殺伐 發動了一次 二次 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戰爭
可笑的是一直到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在日本的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
才讓 侵略者體會到戰爭的可怕與和平的可貴
卻也讓 被遺棄在台灣島上的皇民 此後種下了仇恨了種子

説穿了
全球與台灣百廢待興需要改革建設的時候不論你是誰你是幾年級
只要你有貢獻 你就是二 三 四 五年級 的自己人

當歌舞昇平 國富民強的時候 只要非我族類
就是 憑什麼跟我平起平坐 空降來的外星人

一直以來這棟樓 貴氣逼人讓人好生羨慕
實質上 讓人敬而遠之




亮哥+ wrote:
•童年時期只有三家電視台可以選擇,
•台語節目每天限播時數與時段,布袋戲甚至要「說國語」。
•為了政令宣導,九點鐘到九點半必須是「三台聯播」,
•轉過來轉過去都是「寒流」「海棠血淚」。
•堅信大陸同胞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都在啃樹皮
•(長大之後第一次在新加坡某研討會遇到一位大陸同胞,
•才聽說他們的教科書也說台灣同胞在啃樹皮。樹皮好無辜~)
•小孩時期都曾經被叔叔阿姨舅舅姑姑帶去冰果室跟情人約會,
•充當電燈泡。
•晚飯之後搶不到電視,因為阿嬤都在看楊麗花歌仔戲。
•到電影院看電影,要先起立聽國歌,晚上12點要再看電視唱國歌。
•最紅的卡通片應該是[太空飛鼠]「雷鳥神機隊」「小英的故事」
•「小甜甜」「科學小飛俠」「無敵鐵金剛」.
•最愛的漫畫書是「漫畫大王」「小叮噹」「老夫子」「四郎與真平」,
•第一次投稿是「王子月刊」和「國語日報」。
•「包青天」「保鏢」演好久,好比「夜市人生」和「娘家」。
•很期待中秋節,因為可以蒐集中秋月餅的玻璃紙。
•三不五時就有「反共義士」駕機投奔自由,
•可以領黃金還能上電視綜藝節目。
•一二三自由日,要聽谷正綱演講,但是聽不懂說什麼。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宋能爾牧師佈道大會」。
•四月四日兒童節會收到健素糖當禮物,長大之後才知道那是給豬吃的。
•地理課本歷史課本關於台灣的篇幅可能只有半頁,
•一定要背黃河跟長江流經哪些省分,但不知道濁水溪在哪裡?
•小時候最大的恐懼就是「**打過來」!
•在學校講台語要被罰錢(侯文詠比較倒楣,他要掛牌子!)
•10月31日會發動全國募捐,籌建「介壽號」戰機向偉大的蔣公祝壽。
•蔣總統死掉的時候,電視機會從彩色變黑白,學生制服要別黑紗,
•升旗典禮要「默哀三分鐘」,從此畢業旅行都要去慈湖跟頭寮謁靈。
•但「畢業旅行」不可以是「畢業旅行」,而是「公民訓練活動」。
•每到國定假日就要穿制服去體育館開「團結自強大會」,
•不知道是什麼道理,但也是男女校互窺的好時機。
•演講比賽不管什麼題目,最後都要「復興中華文化,堅守民主陣容,
•消滅萬惡**,拯救大陸同胞」「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把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插滿秋海棠的每一個角落」等口號做結尾,
•這是最早的內容自動產生器嗎?
•選舉賄選最流行送味精與彩色鍋。
•最冷的笑話是:「請問下一屆蔣總統是誰?」
•寫作文寫到「總統」,前面沒有空格就死定了!
•朝會聽演講要是聽到「蔣總統」三個字就要立正!
•超過五成的人會唱兩種版本的「總統蔣公紀念哥」
•(噗,寫錯啦,是紀念歌……還有,忘了空一格,警總不要來抓我
•高中男女在校外走在一起,被教官發現一定記過!
•制服沒有紮進褲子裡也要記過!
•高中女生頭髮長度不得超過耳下一公分或不能超過衣領
•(所以脖子短的人就倒楣了),要穿軍訓裙,要戴船型帽,
•軍歌比賽要踢木蘭步,每學期打靶還會被後座力撞到內傷。
•大學很難考,俗稱「窄門」,還有一部賣座電影叫做「門裡門外」。
•大學在校外偷開舞會如果遇到警察臨檢,必須開燈關音響,
•立刻變成包餃子或湯圓聚會。
•幾乎每個人都玩過小天使遊戲。
•暑假不能出國遊學,只好參加救國團活動,因為不是國民黨員,
•所以報不到最熱門的「溪阿縱走」和「虎嘯戰鬥營」。
•每個班級都有國民黨指派的小組長。
•要看藝術片就要去小隔間的MTV,想約會就去西門町冰宮,
•要改褲子就去中華商場。
•最時髦的手機是黑金剛。
•有BBCall就很了不起,用數字就可以發簡訊,譬如520就是我愛你!
•看「天天開心」,看到主題曲一字不漏記下來。
•剛畢業的時候,平均有四個工作機會可以選擇(好囂張)!
•領到第一份薪水的年頭,定存利率還有10%(神話~~)。
•見識過股市破萬點的榮景,而且破很多(人生少數驕傲)。
•所謂懂電腦的人,就是學過COBOL、BASIC、Fortran。
•沒有PC,沒有Internet,只有半夜登記排隊上機房。
•3.5吋磁碟片還沒出現,用那種軟軟薄薄,容量 1.2M 的5.25吋軟碟。
•剛開始上班的時候,使用過Telex電報機,用過手動打字機
•(打錯字要用刀片刮。什麼意思?唉,聽不懂就算了!)
•沒有ATM,沒有號碼牌,提款存款都要在櫃臺前面排隊。
•星期六要上半天班,除夕要到五點鐘才能下班。
•看病之前,要先去公司管理部開一張手寫「勞保單」。
•因為沒有手機,所以才有日劇「東京愛情故事」
•莉香與完治最後在車站擦身而過的淒美梗。
•沒有交友網站,只有「愛情青紅燈」與「姊妹雜誌」。
•還沒有「壹週刊」跟「蘋果日報」,
•最猛的是「獨家報導」跟「自立晚報」。
•以前怕人口爆炸,大力鼓吹「家庭計畫 3321」:
•結婚三年生一個,再過三年生一個,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
•現在憂心少子化與高齡化,高喊「助你好孕」,發獎金催生!
•以前要「保密防諜」,不得與匪勾結;
•現在要ECFA,沒有中國就沒有世界觀!
•以前聽費玉清唱「中華民國頌」好激動;
•現在重新把歌詞看一遍,覺得好KUSO。
•以前罵總統要被抓去關,現在罵總統有時候被鼓勵,
•有時候被教育部警告,但還不至於抓去關。
•以前最紅的是綜藝節目,現在最紅的是call in 節目,但兩者基本功能相同。
•以前說「當選」,現在說「凍蒜」(吼,講台語,罰錢。指~~)

天啊...

有好幾項我還遇過

飯糰大小姐 wrote:
蜻蜓好漂亮...(恕刪)

大小姐怎麼渡過這幾天的假期啊……?有空多發言啊……沒有女性的聲音……這兒人氣低迷
Liebestod wrote:
…一直以來這棟樓 貴氣逼人讓人好生羨慕
實質上 讓人敬而遠之..(恕刪)

矮油~~這邊都是老魯虧來虧去在玩笑……又沒有人是當官的……去那生貴氣???……不過……想一想可能是我太白目了……只有我不知道他們都是達官富賈……我還天天在這放屁
飯糰大小姐 wrote:
蜻蜓好漂亮...(恕刪)

飯糰


圖片來源,,菲斯不客粉絲專頁
沒人氣才好,剛好適合亮魯一個人玩沙兼灌水...


今天第一次申請flickr,建立相簿上傳照片後,試用flickr貼圖,聽說畫質會比直接上傳01好一些.姑且一試!

今天洗版主題是鰲鼓溼地風景篇.

基本上,那是一個極其荒涼的地方,地方又大,雖是假日,但感覺人潮還是不多.建議女生不要單獨前往.早上9點開放到下午4:30左右就會關園了.不收門票,免費參觀.

看圖大概知道,入口在右側一條路進來,直走會先到生態館,再直走會遇到一個主要交叉路口,向右是往北堤,向左是往南堤.
其實不管向右或向左,像運動場一樣,是繞外環大圈,都是相通.但一般會建議先向右走北堤路較順.(逆時針繞)



這就是東石生態館


這就是往北堤的交叉路口


如果不管上面交叉口,一直直走到底,就會到這個園區入口地標.走進來像入了口袋,就走不回外環道路了.這裡有個停車場,如果想走環區步道,可在這兒停車.不過亮魯走了十分鐘發現愈來愈毛,雨愈來愈大,而且據估計走一圈步道不是普通遠,所以趕緊回頭,還是開車為上.


上面說的外環北堤南堤也是可以開車的.進來園區入口後,除了步道不能開車,其實也有一條主要泥巴幹道是可以開車的.像下圖,二旁白千層.這條路一直走就會到終點觀海樓


觀海樓到了


這是登樓後的景色.到了這裡就沒路了,必須原路折返,回到剛的北堤交叉入口


北堤的景色大概就像就這樣


途中會有幾個像圖中的木製觀鳥亭


後續就是繞外環堤道的一些風景照,就不多作介紹了.
按簡介,這道路同時也是自行車道,但不知為何,但可能太荒涼,生態館附近沒有出租店家,也沒看到有人騎自行車,但最有可能原因應該是當天下雨.因此亮魯前幾天為了躲雨,很多鳥照都是躲在車內開車窗縫實施炮擊.這感覺有點像侏儸紀公園的FU,慢慢開,慢慢炮...











以上,謝謝收看!



KingDavid520 wrote:
網路上就有了啊 麻...(恕刪)


鳥...看起來都依樣!!!
K大的老鷹我就分得出來的~~


亮哥+ wrote:
台灣二、三、四、五年級生(1931-1970出生呆胞)成長史



我一點都不熟悉喔~~~
不要拖我下水~~
我精的跟猴子似的!!
想挖坑給大嬸跳~ 嘖嘖嘖!!!


飯糰大小姐 wrote:
蜻蜓好漂亮


真的....
我還不知道蜻蜓有紅色!!!


Liebestod wrote:
一直以來這棟樓 貴氣逼人讓人好生羨慕
實質上 讓人敬而遠之


大門在左手邊...



achitsai wrote:
又沒有人是當官的……去那生貴氣???……


阿就自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吧....
才會覺得人家都高人一等!!!

像大嬸我自信都不知道高到哪兒去了~~


(我有收起不好的形容詞了.... 今天心情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3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