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人次搜山51天找不到人,山友兩天卻找到遺體(登山經驗談)


oggyoggy wrote:
剛才看了前面的文章....(恕刪)


就算學校社會政府拼命宣導 嚴厲檢查
遇上幾個字就全失敗:"林伯(祖媽)沒那麼衰洨"
還順便背上擾民刁難百姓的帽子...
一堆人出事前都是豪氣的說出這句話
然後...領便當回蘇州賣鹹鴨蛋去....
GOOGLE 大豹溪 您會發現很多故事 唯一不變的就是那句話!!
一個巴掌拍不響 兩造雙方都肯配合才有用...
pc011630 wrote:
標記一下,這兩天也是...(恕刪)

祝順利、平安~

未來幾天,北、中部有雨的機率高,記得做好準備~
WPWMSN wrote:
就像潛水有人帶喔

下水前
絕對會確認再三
你的經驗
你的基本知識
甚至要練習


何況沒人待又沒啥經驗

申請入山證
絕對有要求寫這些的
不應該准
支持國賠


有沒有照申請入山證時所填的內容入山呢?
打嘴砲 練身體

ace52950 wrote:
有沒有照申請入山證時...(恕刪)

討論到這邊,針對該事件,現在大家是支持國賠還是不支持呢?我看得很花.
連結一下文政救難小隊北港溪上溯記錄影像,
很遺憾他們未能抵達罹難者的地點.
可以看看現場環境,
需要什麼樣的裝備技術,
以及志願付出的勇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kbsT8Mx6-U

北極小螞蟻 wrote:
引用山友的話
通常在山裡迷路 就是真的沒看到路了...想回頭卻也走到沒路.....
而開始下切溪谷 ~~我想是有幾個因素的(但是~往往這就是最危險的開始.也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1.當都找不到路時..沒了喝的水...只好去溪谷喝水
2.都沒有路時.溪谷就變成最明顯的一條路
3.但台灣的高山溪谷因地形地茂落差真的太大..往往攀(爬)跳下去的那瞬間..就沒有回頭的可能了..(因為不論有無受傷都很難在大落差中爬回去的)...(恕刪)


+1
在台灣專家或老師常說, 在山上迷路萬萬不要下溪谷
一旦下去了, 往往就上不來了
既然上不來, 就只好繼續往下走
最後困在中間, 上不去, 也下不來了
但..爬山, 是極耗體力的運動, 換句話說, 他需要大量的水
沒水的時候, 不下溪谷找水, 沒多久, 身體脫水, 掛的更快
這就是為何大體總是在溪谷中找到的答案
死者為大, 請不要再說風涼話了
另, 有關國賠部份
小弟個人贊成家屬提出申請
目的或許真的不是錢
但若不這樣提出一個衝突的議題, 爆炸性的議題..
新聞不會報, 政府不會管, 繼續爛下去了…

封山多年了, 但當年小弟也有一張綠色的高嚮證
說實話, 山難搜救體系真的很混亂, 是該花些力氣檢討了


spencerk wrote:
+1在台灣專家或老師...(恕刪)

剛到其它論壇上爬了一下文,發現下面這段:

--------------------------------------------------
家屬也說了,
他們提出國賠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藉此喚醒政府機關重視救難資源、有效整合運用,並希望孩子是最後一個在山上的遇難者
--------------------------------------------------


我看不太懂是什麼意思?

那往後如果有人家裡遭小偷,過馬路被車撞,也可以比照辦理嗎?就說...是藉此喚醒政府機關重視警察治安資源、有效整合運用,並希望某某是最後一個在被偷竊,被車撞的人?

真看不太懂.
真是蝦透了!

政府又沒拿著槍要他去爬山~

這也要國賠~真是無言

要講國賠~也先把國賠法拿出來拜讀一下吧!

東方海皇 wrote:
討論到這邊,針對該事...(恕刪)


以前申請入山証要寫登山計畫包含人數,每日行程,地圖等.
如果申請是3個人結果只有一個人入山,
那要怪誰?

因迷路而下切溪谷想沿溪而走,
也不想想溯溪隊帶那麼多技術裝備是為什麼?
打嘴砲 練身體

spencerk wrote:
+1在台灣專家或老師...(恕刪)


想要錢想瘋了還扯一堆 國賠會過才有鬼

死了個兒子就不要亂放砲不然就只是更令人看不起他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