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附近出現成群超巨大(地球size)UFO

總算又走到互罵的文章盡頭了...不過這篇算是"極少數"到這麼後面(快5百樓)才出現 ,以人類壽命來算的話大概是90歲. 後事可以用辦喜事的方式做了...
我記得 在國小3~4年級的時候 學的加減乘除 都沒有帶入負號
當小的數字減大的數字 當時老師會跟你說沒有答案
等到五六年級的時候才會有人跟你說小的減掉大的 會變成負的

人類文明就是這樣
當還沒有到達下一個進程的時候
未知的領域 我們只能說無解
melbournebest wrote:
總算又走到互罵的文章...(恕刪)

發文,討論,筆戰,互訐,鎖文,發文
只是新陳代謝的一種,跟拉屎拉尿一樣
01帳號關閉. 離開網路論壇. 離開Mobile01...
科技之昌明百年銳於千載

學習科學就要像

胡適所說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慢慢的抽絲剝繭

排除一些疑問

答案可能






NASA在這個時間點派太空船,還蠻巧合的。

------------------------------------------------------

【聯合報╱記者田思怡/即時報導】 2010.02.12 03:44 am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美東時間11日上午10時23分發射Atlas火箭,將「太陽動態觀測」(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太空船送上太空,進行觀測太陽活動任務,目的是更了解太陽及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法新社)


【2010/02/12 聯合報】@ http://udn.com/

重點是討論..太陽旁是否真的有那些東西存在(1.照片有無動過手腳..例如不明物體是否合成..2.衛星鏡頭有無問題)

(外星人)科技不科技應該不是重點吧




大家不要模糊焦點了
潘達 wrote:
本來只想別再發言就好...
除非可以找到可以阻絕高溫(別說6000K,4000K就好了)的材料
(恕刪)


太陽的表面溫度是有那麼高,但真空是熱的不良導體,熱輻射沒有傳導的效率高,這些不明物體與太陽的距離還是有一些,但肯定沒有4000K這麼高,這種計算找一下搞熱傳的人用軟體跑一下就知道了!

此外,材料的一些特殊性是有的,也就是特殊的排列會有特殊的現象,不一定要特殊的元素就可以達成特定效果!

像鑽石的硬度最高,但成份也只是碳而以,只是其鑽石結構的生成條件太極端,所以才稀少!

搞材料的人其實都是在try and error,材料的未知領域還很多,別現在就把"地球上的科技"就限死一堆!

你這樣講會讓很多搞材料的教授沒飯吃,所以還沒這麼慘!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cnnljj wrote:
【聯合報╱記者田思怡/即時報導】 2010.02.12 03:44 am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美東時間11日上午10時23分發射Atlas火箭,將「太陽動態觀測」(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太空船送上太空,進行觀測太陽活動任務,目的是更了解太陽及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法新社)


【2010/02/12 聯合報】@ http://udn.com/


這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

事實上也不要太相信NASA(Never A Straight Answer)的話, 就算衛星沒拋錨, 真拍到ufo, 這樣的新聞也會讓人聯想到要送太空船去修衛星, 而真的以為衛星壞了
潘達 wrote:
(我是基於現有的科技,而支持者是基於未來或更高明文明的可能)。我舉出再多的現存科技的證據或反證,支持者只要說不能因為現在做不到,就說別人或未來也做不到。這是無法有交集的~~
...(恕刪)


真的是有夠瞎...
今天發生的事情如果是在你家隔壁, 你要用地球的科技來解釋那當然沒話講, 但是這件事情發生的地點在宇宙, 你還在固執的用地球現有的科技來解釋宇宙那邊發生的事情, 會不會太自我感覺良好?

就像你說的 甚麼東西在太陽旁邊不是燒毀就是被太陽引力吸走, 現在事實證明的確有東西在太陽旁邊沒燒毀也沒吸走, 以地球目前科技做不到這件事情, 那麼那些到底是什麼? 是外星科技 地球科技 這兩個哪個機率比較高? 是外星科技的機率再怎麼低也比是地球科技高吧!

潘達 wrote:
呵呵~~~~沒辦法避...(恕刪)


其實我是非常相信那是外星生命體或物體
只是我希望大家就算是不同的關點
也不用一定要說到對方跟你一樣同關點

到後面連狗x不通都出來了
這棟樓那麼有趣,我跟同事每天都在UPDATA這棟樓的新訊在討論
希望每位大大消消氣,好好閒聊,不要讓樓倒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