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我家巷內鄰居他女兒的例子.他女兒要回彰化縣(鎮)國小考老師..名額1名..他考上了.但要口試(很多都要)..結束後等通知..不久後有相關人事來從旁告知要100萬..這是行規...我那鄰居當然不要接受..最後放榜是某某個鎮代女兒中榜...重點是那位中榜的..備取10名排名第10....不要說我抹黑...鄰居女兒已考上另一所國小...因為我們鎮的國小超級多...鎮內東西南北各一所..人口才幾萬人而已..整個鎮範圍加起來有約10所國小...重點是其中一所去年才新建..現在還在擴建...老師都快比鎮民還多了....
洋蔥果醬 wrote:而且~有時候我會覺得...教師資格是否應該加入 「有X年社會工作經驗」之類的資格才能考??就像 大前研一書中提到的...部分的老師沒有什麼職場經驗,教育體系出來之後花了很多精力在取得教師資格老師的社會經驗其實很少,而我們卻把教育孩子全部的部分都壓在老師身上... 換個角度想,我們各大學內的那些教授們,又有多少工作經驗呢?以小學來說,不過都是教一些最基本的內容,工作經驗要做什麼?還是小學已經開始要修企業管理這門課了?
改斜龜正 wrote:和你有過相同的遭遇,...(恕刪) 我同意,朋友中有些也是先考代課,可是代課兩三年後,還是無法轉正職,最後就甘脆換跑道!但是換跑道中是很辛苦的,必竟這些年學得很多都不是產業界要的!加油,樓主
Damien.P wrote:假設只有筆試公正性比較高 如果只有筆試,只會有假象的公平真正的授課,並不是只要紙筆寫一寫就能完成還是要多方面的評量,才能測出真正能力也不會因為偏重單一測驗而只讓某些人有機會不公平的問題是在於評審人本身就有利害問題即使只有筆試,也是有許多操作空間
來說一個黑箱作業的例子:去年的新聞吧!台東縣甄選國小音樂班教師,結果錄取的是拉胡琴的,學校音樂老師“不會彈鋼琴”,買尬!鋼琴乃西樂之首,要當國小音樂老師,鋼琴好歹要有某種程度之上。重點是,錄取後立刻借調教育局,原來職缺再找“代課老師”頂替,只能說這位拉胡琴的後台很硬。後來,台東議會某議員還把鋼琴搬到議會,質詢教育局官員,要他把“新錄取的音樂老師”找來現場表演,結果那位老師沒來,議員氣到把鋼琴給砸了,這就是我們的教師甄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要當老師的朋友們,實力不重要,後台很重要。
不管聯招還是獨招都要筆試只是獨招通常是申論題~七月底大概正式老師都考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八月應該都是考代課老師我該乖乖回醫院上班還是繼續考代課呢!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是轉換跑道要從事教職的...題外話...我媽好幾次語重心長的說嫁對人比考教甄重要多了家人很擔心我嫁不出去要幫我安排相親甚至找婚友社詢問婚友社的還說我有點年紀了所以入會費比較高若長的漂亮價錢還可以再談只是空間不大...果真女人的青春有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