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SHOT8888 wrote:我覺得商周只說對了一半,政府負債14兆不是問題,...(恕刪) 這種雜誌真的看看就好,不用太在意,因為報導根本就不真實,想要轉移焦點,說不定想要藉由加稅來減低政府的負擔。
從90後期開始, 每個村里, 依照里長和地方民代夠不夠力來劃分,都會蓋一棟美倫美渙的里民活動中心, 有些地方明明就人煙荒涼, 也可以蓋個立體停車廠,文物館, 展售中心, 這些當初講是促進地方繁榮, 發展地區經濟的產物,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就是選舉綁樁, 於是一個文物中心可以拿到補助幾千萬,工程東切西割的弄成幾十個小標, 從上到下光是孝敬民代地方官員的就可能到3成,民代標了工程, 中間抽水後再轉給小包, 大官拿了, 換小官抽, 小官抽完了, 驗收的小小官還要拿,於是, 河沙換海沙, 鋼筋改用帶幅射的, 鐵鑄的水溝蓋改成塑膠的, 外觀明明當初設計是板岩, 被改成二丁掛,後來索性不貼磁磚了, 然後還大言不慚稱是日本風的"清水混凝土"的清水建築,小官收了錢了, 當然驗收放行, 有幾個有良心的不敢驗收, 隔天就接到大官或者的民代的電話問候祖宗三代,工程完工了, 大官來視察, 找了大官的老板一起來剪彩, 這時候老板捧大官, 大官感激老板, 大家嘴裡講的仁義道德,心裡其實正在盤算這攤賺完了, 還要想什麼明目未來再海靴一票,想到從捷運工程裡面撈油水, 幾個大樁腳說, 大家為選舉這麼辛苦了, 工程預算就想辦法拉高一點, 最好是可以避開政府採購法, 大家開開心心分贓,於是全世界首創的政府出資90%以上的BOT案出現了 (政府出90%以上這算個狗屁BOT), 大樁腳分到工程, 大官就弄個基金費大大方方的收回扣,小樁腳沒有肉吃也是有湯喝的, 外勞仲介管理的油水不高, 每個外勞一個月只有幾千塊管理費, 只好自己想辦法, 於是25人一間房的外勞宿舍誕生了,伙食預算跟政府收135, 但是採購壓在一天45元預算, 還是不夠?, 住宿外勞不能去外面買東西, 一律都在宿舍福利社買, 除了泡麵電話卡,還擺上五六臺小瑪麗, 上面大咖的筆一揮一賺好幾億, 小咖的只好從外勞身上吸血...眼看的該撈的, 該薛的越來越少, 好不容易遇到淹大水了, 於是一句為民所苦, 一句感同身受, 又忽弄了800億,整個政府工程的流程再玩一次, 鋼筋數量少個25%, 水泥磅數少個10%, 更扯的隨便做幾個地方剩下的就用土堆一堆, 什麼偷工減料?..這叫做"自然復育", 用的是"生態工法", 然後找幾個學者出來背書, 加上政府官員上媒體瞎扯, 吹捧生態工法, 什麼生態工法比較能做出長久的保育,但是水泥也省了大半, 鋼筋也沒一般工程的多, 預算卻是其它工程的兩倍, 老百姓懂個屁, 這是很高深的工法當然造價會比較高,於是大水又來了, 所有的生態工法都成了豆腐渣....這就是台灣...這就是我們愛台灣的政府
Nelson5 wrote:從90後期開始, 每...(恕刪) 請不要因為淹水就把錯全部遷怒到生態工法上。生態工法是真的有用,只是國內官員思想太保守。再加上國內的水利單位官商勾結情形嚴重。台灣的河川工程基本上都是被黑道所掌控。就連座大位的也沒有幾個人敢冒著生命危險去得罪這些商人。只敢做半套,規模也不夠大。要是真的用水泥就有效,用水泥就是最好的方式。那先進國家幹嘛要投入大筆經費研究生態工法來取代水泥護堤?麻煩自己做做功課,看一下什麼叫做生態工法,這些東西國外很多網站都找的到。不需要多專業的網站,維基百科就可以直接連結到這些網站。像德國、日本、荷蘭的水利單位,或者美國一些Landscape Design公司通通都把這些工法的資料放在官網上。看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工法規模有多大,甚至還要變更到都市計劃。做防洪工程不是只有水泥要花錢而已,你只有說對一句話就是"你懂個屁?"用水泥就只有方便一項優點而已,但只會讓充滿生機的河川成為一攤毫無生機的死水。照您的邏輯,把台灣的海岸線通通堆滿消波塊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