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一直[台中腔][台中腔] 那台北腔呢?

ddt3000 wrote:
你會不會想太多我想是在分化吧...(恕刪)

同意這位大大說的.又沒人歧視幹麻這樣呢??
只是聽的出來哪裡來的而已
台中腔很酷呀!
因為我已經講了幾十年了

"真的假的??這一碗才三十?!"
我和我朋友因為發現台中腔的美妙和特色(我們都是台中人),常常在聊天就要穿插「真的假的』『厚』…等大家所謂台中腔的口頭禪,謝謝網友的特別整理,我們這些老台中人都不知道耶~~

不過我在高雄讀過書,高雄的朋友語末都會加『泥』 ,真的學不來
不用再講那裡的腔調了啦
下一代幾乎都快不會講了
我住彰化鄉下(平常都是講台語)
我們家那一隻小人從上了幼稚園後(現在上小一了)
台語講的越來越破

台語不輪轉
國語不標準 唉~

我覺得住鄉下怎麼可以台語不輪轉呢
我現在要求他在家都要講台語

我想都市的小孩更不用說了
大概只會那些教育部弄的那些奇怪發音台語書吧!
(我沒住過北部或許這就是台北腔?)

台北腔:一切依法行政,這我們會回去了解清楚、這我今天看報紙才知道呢、會懲處相關人員。。。。
經典:我不是來了嗎?

還有好多= = 改天看新聞 在學幾句
我在屏東讀書的時候才知道



打球吃蘿蔔乾 是北部人才懂的
我是嘉義縣人,來到台北數年。
dumby wrote:
台北匯集各地的人, 所以台北腔的特色就是 亂
真的是這樣~ (H)
附近鄰居問一問,沒一個是世居台北的,全都是外地來的,住最久的也只有 30 年。
這已經不只是中、南部腔,還有客家台語~(*) 更不用說北京台語、新加坡台語等等等。
最常見的其實就是「北京台語」,這我自己定的詞兒,像前面有朋友說的「國語化台語」。
不可說 wrote:
肥皂=薩文(北部)=茶摳(南部)
芭樂=拔剌(北部)=嶺拔(目前只知台南是這樣說)...(恕刪)
我家是講「薩文」(感覺像是日語的外來語?)。
少小離家,不確定故鄉鄰居怎麼講,但當兵聽很多南部人是講「茶摳」。
他們也是通稱洗澡和洗衣的肥皂,並無分別。
但如果不是這邊看到,我還以為只有我家講「薩文」,因為沒聽別人這樣講過。
想了想,覺得「薩文」也許真的是北部腔...*-)
我外公家那邊比較偏"日本系統",台北這邊好像也比較偏"日本系統"?
像「蛤蜊」,南部可稱粉蛤、 Hama ,但台北這邊大多只稱 Hama 。
近來我才知道原來 Hama 是日語(也許是從「濱」這個字來的?)。
→ 看來「薩文」滿有可能是北部流傳出來的。
但是在台北也還沒聽過......那是因為大家都講國語肥皂香皂...
我隨便猜的

「嶺拔」是什麼,恁爸?(H) 真的沒聽過哩...
會不會只是「芭樂」的「其中一種」? 例如泰國芭、珍珠芭、梨仔芭......有機芭

我聽過一個最好笑的腔,全國獨創的,聽說是在台南關廟,不知有沒記錯?
聽說那邊的「菜」是唸成「賽」~
菜市場叫做「曬蓆啊」(「市」的音也不同); 吃菜就變成「呷賽」
s740429 wrote:
番茄正確的台語讀音應該是:臭機仔...(恕刪)
就像幾位朋友所質疑,我也覺得有爭議,雖然是國寶所說的。
我家都講「甘仔蜜」無論大小。
我爸來台北去菜市場聽到大家都講臭機仔,回家也跟我們提起過。
他在南部也有聽過,但非常少。
greg6143 wrote:
例如台北人說拖地板是『七圖咖』,高雄人說『溜圖咖』...(恕刪)
這個與其說是北部腔,我倒覺得是不慣習講台語的人所講的哩 *-)
「溜」這個字,國語好像沒這樣的發音? 而且,除了拖地之外,似乎又很少用到?
於是很多人沒聽過 → 就拿比較常用的「七」來使用,我覺得是這樣來的。
在我家的話,因為有一陣子都用"一字形"的海綿拖把,所以變成講「嚕偷咖」(用推的)。
另外像「搓洗毛巾」...我猜台北的年輕人可能也直接用「洗」的,是嗎?
我家是用「蕊」的,蕊毛巾、蕊抹布,應該是這樣比較"傳統"吧?

慣用國語的人,那個「七」字還真的會發成國語「七」的音~ (H)
但實際上它是入聲,而非平聲。 我猜想是因為,目前的國語沒有入聲的發音所致。

還有另一個發現:類似「溜偷咖」的「溜」字,至少有三種聲母,都很常見。
一唸「ju 」 → 我覺得是台北這邊較常見。
我家是唸「ju 」,還有一種唸「gju」,很有趣~ (L)
這很多,像「認真」的「認」也是這種情況。
加藤老鵰 wrote:
前幾年柯林頓雪茄事件的台語新聞最爆笑了,女主播一直講素攬教...(恕刪)
真的嗎? 我不太相信
當時沒注意到,有沒有 Youtube 之類的可以看看?

我覺得,其實目前電視節目上的大多就是「台北腔」,連續劇、新聞。
澎恰恰聽說是嘉義人,仔細聽後確實覺得他講的腔調跟我家的比較接近。
寫一下我觀察到的一些差異:
▲ 有些韻母,南北剛好相反。
像「月娘」的「月」,南部韻母是,北部是; 「菓子」南部叫「龜季」,北部叫「季」。
但「逛街」,南部說_,北部說「水龜」;
「雞」,南部說,北部說「龜」。 又倒過來~ 很有趣~ (S)
(我用「龜」字但實際上不是韻啦)
這只是我觀察到的,也許已經混成一團不分南北了,不過至少這是兩大基本口音分別。
▲ 上菜市場,「斤」這個字,南部說,北部說。。
「銀兩」的「銀」也類似。
▲ 還有一個是 classic 的,聽說不知是泉州還漳州來的音忘了。
「去」唸成「科」(類似),「你」唸成「勒」(類似),「坐」唸成「責」等等。
很特別,只是之前在中南部從沒聽過,但是在台北這邊遇過五六次。
所以也許算北部腔吧,還是所謂的「海口腔」?

我覺得台語也和國語一樣,有「讀音」、「語音」之分。
布袋戲歌仔戲的台詞多為文言,應該是用讀音,有異口語的唸法。
只是我也很久沒留意,不知道現在"演化"到什麼程度 (C)
像有個成藥廣告「一陣風」,是很老的廣告了,照理說所用的台語應該沒問題。
但我最近才留意到,他是唸一「」風,我總覺得應該是一「尊」風才對...*-)
axr6902421 wrote:
有一次我在台灣問"阿你要去哪邊"..這句話說出來,所有台灣人都聽不懂澎湖人再說啥?
這句話我家鄉是這樣講的"阿謀陸妹酷多"
澎湖腔所有人都聽不懂...(恕刪)

這句不是專屬澎湖腔喔...
你問的人聽不懂,是因為你沒問到海口腔的人...
海口腔很多都有"日"為首的音,中文的"你"會念"日"或"陸",山地腔會念"力"...
最受不了的是台北人只要一出台北通通統稱"南部"
例如過年快到了...
就一定會有同宿舍的台北學生會問住台中的同學"你要回南部過年嗎?"
挖哩咧#$@%
各位如果這麼想知道台北腔的話

可以去問問看這個人

高級台北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