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免試入學 窮孩子難翻身

前朝政府頭子只是台大學士...
現在為政是哈佛博士...
教育部是哈佛大博士精選中的精英...永遠不會錯的...因為精英政府的遠見是they未受教育所不懂的...
所以以後規定早餐店員工一律要大學學歷,否則不錄用,

上班族至少要是碩士,研發人員至少要博士,

掃地清潔的大嬸沒有高中也不能做...

沒錢念大學的去撿垃圾吧!這樣窮人才有翻身的機會

賈雨村言 wrote:
所以以後規定早餐店員...(恕刪)


好主意。
わしが男塾塾長、江田島平八である!!!
cycer wrote:
李家同是個嘴砲王沒錯...(恕刪)

我覺得你言重了...
政府從沒有認真的公務員認真的擬定百年大計
一切都是選票考量,免費的字號一打就能贏得眼前的選舉....

我同事家境算不錯
卻後悔把小孩丟到南科國小讀書
因為一堆比他更捨得花錢家長讓小孩學東學西,而造成小孩間的比較問題

聯考,至少可以讓家貧,有頭腦,肯認真的小孩有一條路可走
(我不是鼓勵走回頭路,而是政府該有認真的公務員來認真的擬定多元發展的教育政策)
我看李家同說的沒錯阿,窮學生能讀書拼一點,
比別人付出更多用實力考上好學校,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取消考試會不會讓競爭力下滑,難不能大學以後也免試?
窮學生為了生活和個人環境不都得打工,此立基點是不變的。
其實學生時代還是相對單純的頂多打工和考試。

認為李家同是嘴砲王、考試就是智育至上,
那很簡單請提供免試如何給窮孩子機會及強化審核哪一育...
出社會就可以看到更多更黑的, 開放免試難保黑手不會伸進來。
曾經偶然在路上近距離遇過李家同,感覺是很精很嚴格的老先生。

本人也反對免試入學,以前考某個試曾吃過有面試的虧,去了飽受該系教授的刁難、言語攻擊與不友善,後來才知道該系要錄取誰早就內定好了,有面試只是為了應付學校跟表面上還有點公平性而已。某些學校系所招收研究生也有黑幕,這種不公平在臺灣很難避免。

看過有些推薦甄試入學的其實也不是真的對該門學問有興趣,而是像上面說的會弄很漂亮的甄選文件以及有看起來比較亮眼的紀錄罷了。
MAX-MAN wrote:
法國的教育算是充分執行免試入學,甚至是免費入學,從小學到大學都一樣,一切費用由政府支出,入校不必考試也不用繳費,全國學校都要走一樣的制度,這種作法徹底落實教育平等

當然政府敢執行這種教育也敢讓年輕學子休想鬼混到畢業,不能做校外考試但校內考試總能做吧

於是校內考試就會變的非常嚴格,尤其是大學的考試非常可怕,四學年下來如果有兩次考試沒有通過的話就會被要求退學,而且退學以後你想考到其他學校時不能再就讀該科系,如A校和B校都有電機系,你如果A校的電機系被刷下來時,你也不能再到B校考電機系。

簡單講法國的學校是"笑著走進去,哭著走出來",尤其高等教育情況更是明顯,雖然嚴格殘酷,但這樣才能培育優秀的人才

好方法!
問題是學界,家長接不接受?這才是問題所在!
Schwarzkopf wrote:
曾經偶然在路上近距離...(恕刪)

其實有面試的入學
背景真的佔很大比例
從交大清大有碩士專班開始
就有這樣的一個說法,任職大公司的員工,面試分數會高很多

這就好像人的家庭背景一樣,窮人家的小孩,面試吃虧是一定的
A Pink, Hello Venus
雖然說公家機關都在盡力避嫌 ,但這種文化一定少不了的,
像在職專班除了介紹人然後在找認識的掛個"經理"以上頭銜就有了.....
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方案

我一直覺得還是要像國小升國中一樣"學區化"才能解決問題

40年前國小升國中要聯考

後來九年義務教育 小學畢業就接著上國中(學區內)

大家也就習慣了 很少人會為了上某國中而搬家

現在如法炮製 -- 十二年國教

直接分發附近高中

再將所有高中職改名(在地化)

(譬如建中 改為南海高中 附中改為信義高中)(位於南海路、信義路)

師資全部打散

讓每個學校平等

真正要培養人才是在大學

大學當然還是要用聯考的

而且行行出狀元 並不一定要每一個人都是高學歷

台大依舊是台大 一樣會有優秀的學生進去讀

請還給我們小孩一個美麗的童年吧

(之前我們浪費太多教育資源了 一大堆人畢業即失業或投入不相稱的工作領域)

~個人拙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